《论语》与《理想国》的理想人格探析

2016-09-19 06:23吴之声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想国哲学家正义

吴之声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论语》与《理想国》的理想人格探析

吴之声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理想人格是指人格的应然、完满状态。《论语》和《理想国》含有丰富的理想人格思想。词频的高低和比例显示,《论语》中的理想人格是“仁义礼知信”五位一体、动态互动的君子形象:以义为质、以礼而立、以知为基、以信为用、以仁为本。《理想国》中的理想人格典范则是以正义为核心,超越世俗欲望,节制、勇敢的哲学家。

《论语》;《理想国》;理想人格;君子;哲学家

理想人格是指人格的应然、完满状态。中西方的理想人格文化背景虽有不同,但塑造理想人格,追求人生价值,是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尤其强调通过自我修养成为理想化的人,其核心可以归结为教人怎样做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其丰富的人格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其他记载孔子生平的书籍之中。在西方古代文化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源头巨著。柏拉图致力于构建一个正义的城邦,其中实现人的正义,即学习以形成理想人格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条件。下文从《论语》和《理想国》的文本出发,从中西方理想人格思想的源头切入,旨在厘清二者的异同,探求中西方的理想人格追求。

一、《论语》中的理想人格思想

1.《论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论语》探讨了很多问题,其中关注的焦点则是“如何做人”,即修身之道,通过学习从而实现自身崇高的道德理想。著名汉学家狄百瑞说过:“孔子所说的学习之道,是一种修身之道,即自我涵养成为君子的德性的道理,也是自己如何去展现出为人的理想性。”[1]本文将围绕《论语》中的理想人格进行考察,试图把握《论语》理想人格的代表及特征,这是对《论语》原意的回归。

《论语》中出现的理想人格类型主要有两类:圣人、君子,其中出现“圣人”或“圣”8次,“君子”出现107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圣人是《论语》理想人格的最高形式,他们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要握有政治权力,能够照顾百姓。在孔子心中,只有尧、舜才是圣人。由于圣人的实现不仅要靠人的自我修养,而且需要有机会走上仕途并安民济世,圣人这一目标的达成就非仅通过自身修养可以实现,因此不能成为对个人的普遍性的要求,实现难度很大。于是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他自身也不敢自称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与“圣人”相比,“君子”则是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能够实现的人格理想,具有可实现性、普遍性。孔子对“君子”概念进行了改造,从特指身份地位的概念变为“道德之称”,但仍潜藏着某种地位的痕迹。“君子”是《论语》中的理想人格典范,是内在修养和外在规范和谐统一的个体,是超越实然人生的应然选择,是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2.君子的人格特征

《论语》中提到的君子人格特征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为抓住君子的核心特征,笔者首先对《论语》进行全文考察,通过词频大小确定君子最主要的五大特征:知、仁、礼、信、义;接着把《论语》中直接包含“君子”的条目整理出来,在其中对“知、仁、礼、信、义”分别进行词频统计,最后计算和“君子”直接相关的“知、仁、礼、信、义”占《论语》全文中的比例,从而找到和“君子”相关性最高的特征。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君子人格特征关键词出现频数及比例表

由表1看出,与“君子”的相关度由高到低的人格特征依次是:义、礼、知、信、仁,五者相互联系,如“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是仁与礼的关系;“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是仁与知的关系。下面对这五大人格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1)以义为质。《论语》认为君子人格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在和“君子”直接相关的条目中出现11次。《中庸》记载:“义者,宜也。”本含有应当之意,引申为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黄希庭先生认为:“‘义以为上’,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的人生追求。‘义以为上’是指一个人的人生应把道义放在第一位;生死、利害的取舍,是非善恶的判别,都要以道义为准绳。”[2]与“义”相对的是“利”,是指私利,二者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过孔子是肯定人逐利的本性的,并没有排斥人的欲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利”是否可求的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义”的要求。孔子强调“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因为“义”代表的公利,是群体的利益,君子应该把群体之利放在个体之上,不符合公利的私利是不值得追求的。以公利作为君子的追求,能有效避免个体因私利带来的纷争,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这种“重义轻利”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处理好公私、群己关系,体现高尚的道德品格。

(2)以礼而立。“‘礼’是结合了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一种美德”[3],而且内外在可以相互转化。在和“君子”直接相关的条目中出现19次,数量最多。“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求诸于内的“仁”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礼”来对人们进行约束,由此可见,孔子的“礼”是以“仁”为内在道德基础的,而不是生硬空泛的外在规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礼”是立身的基础,“人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4],礼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是行为的标准。

礼在不同情境下对行为的规范有不同的要求:第一,“礼”规范了家庭内部的关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生养死葬都应该按照礼的规范进行,只有做到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按照各自所被赋予的角色做事、家庭关系和谐,才是与“礼”相符。第二,“礼”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层面。“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论语》规范了君、臣、友等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方式,不能有任何的违背。第三,国家治理层面,“以礼节之”,以礼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礼通过外在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当礼的外在形式通过不断地践行进而内化为人的心理要求时,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自觉,成为君子的道德追求目标,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以知为基。“知”是孔子理想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论语中共出现116次。“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只有有知的人才会向往高尚的品德,才能分辨是非善恶,“知”是“仁”的必要条件。“‘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宰我问孔子如果仁者告诉他井中有人,会跟着入井吗?孔子说君子是不会被陷害的,即使有时被骗了,但是他不会糊涂。君子之所以不会被陷害,这不是因为他有仁德,而是因为他有“知”,智者不惑,否则仁者之仁将成为愚,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由此可见,知是君子人格的基础,以知为依托,才能有助于其他人格特征的认同和践行,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

(4)以信为用。“信”即诚实守信,是君子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之一,是仁的重要表现方式,在《论语》中出现38次。《论语》认为“信”非常重要,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在人际交往、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坦诚,才能相互信任,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在社会治理方面,“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只有取得人民的信任,百姓才会认同和拥护统治。诚信不仅关乎统治的稳定,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在一个彼此信任的国家才会有幸福感和归属感,否则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会使人精疲力竭,让社会缺乏安全感,因此“信”是对个人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

(5)以仁为本。“‘仁’被用来指称那些通过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5]“仁”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但是其和君子直接相关的比例却较低,是因为“仁”是君子人格的最高道德特质,它语义繁杂、内涵丰富,其涉及众多的人格品质。因此若仅以“仁”为检索关键词,忽略了“仁”所蕴含的其他品质特征,则它和君子直接相关的比例就因为它在《论语》全文的基数大而降低了。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仁”在君子人格特质中的重要地位。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一旦不仁就配不上君子之称了,“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特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爱人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因此“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是孝顺父母,悌是侍奉兄长。在这一基础上,《论语》将爱人的范围进行扩大,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亲戚,而是变成了广博的爱,即“泛爱众,而亲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随着人际交往的范围由亲人扩大到众人,想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则需要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因此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二、《理想国》中的理想人格思想

1.《理想国》理想人格的典范:哲学家

在《理想国》中,从个体来看,由于“哲学家”在良好天性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实现灵魂的完善,从而成为理想人格的典范;但从整个城邦出发,为了实现城邦的正义,建立善的城邦,哲学家必须成为统治者,他们“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理想国》),成为“哲学王”,因此“哲学王”是理想人格的典范。因为本文主要立足于个体的人格完善,所以认为《理想国》中理想人格的典范是“哲学家”。

哲学家的本质是做一个正义的人。柏拉图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当理性在灵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激情和欲望,它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便实现了人的正义。“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当他将自己心灵的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加以协调,仿佛将高音、低音、中音以及期间的各音阶合在一起加以协调那样,使所有这些部分由各自分立而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理想国》)真正的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热爱智慧的全部,眼睛永远盯着真理,能够把握事物的实在,他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善的理念,实现灵魂的完善,从而实现理想人格。因此只有当他成为统治者,才能让理智成为城邦“灵魂”的主导,从而实现整个城邦的正义。

2.哲学家的人格特征

(1)爱知。哲学家核心的人格特征是正义。正义即一个人以理性为领导者,激情为协助者,领导着自己的欲望,而正义的实现是基于他能看到关于实体的知识,拥有最高的智慧。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声色的爱好者,喜欢美的声调、美的色彩、美的形状以及一切由此而组成的艺术品。”“一种人能够理解美本身。”(《理想国》)这两种人前者拥有的是意见,在柏拉图看来这种人“如在梦中”。因为意见是种介于知识和无知之间的阴暗的能力,他们会把这些美的事物看作美本身,就像活在洞穴之下的人把“事物的影子”看作“事物本身”一样,他们迷失在生活中。

哲学家则不同,他们通过运用理性来追求知识,从而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那么他们探求什么知识呢?“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理想国》)善的理念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理想国》)因为有了善的理念,使得认知能力的主体和对象之间不再相互孤立,给了知识以光明。我们才能把善的知识转化为行动,从而追求完善的人格。当一个人没有知识的时候,他就不能了解善,也就无法用行动来达到善的要求。知识是其他一切德行的基础,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其他的德行的论证基本都是由“哲学家是真正的爱知者”推导出来的。

(2)无欲。哲学家是没有欲望的,节制的。“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理想国》)“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的和智慧的生活。”(《理想国》)他们由于置身于理念世界之中,沉浸于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思考,而没有欲望。他们就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在可知世界中探寻善的理念。这种节制不是他们刻意为之,而是他们的一种自由状态,他们用对于真理的渴望代替了世俗的欲望,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幸福和富有的,这是一种精神的丰满。

(3)勇敢。哲学家是勇敢、心胸宽阔的。“真正的哲学家无论在神还是人的任何事情上总是追求完整和完全的。”(《理想国》)较之于身体,哲学家更注重灵魂的修养,因为“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质达到最好”。(《理想国》)哲学家是勇敢的,因为他对死是不畏惧的。“那些真正爱智慧的人是仰慕死的,至少死在他们看来不像其余的人那样觉得可怕。他们对肉体十分不满,深愿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难道他们会不乐意前往那可望达到终生向往的目标——智慧的处所,不想避开与所恨的对象朝夕相处吗?”[6]哲学家不怕死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死是结束,而是灵魂得到了升华和超脱,因而对此十分坦然甚至欣喜。面对死亡,他们是勇敢的、无畏的、超然的。

三、结语

通过对《论语》和《理想国》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论语》中的理想人格典范是 “仁义礼知信”五位一体、动态互动的君子形象,以义为质、以礼而立、以知为基、以信为用、以仁为本。《理想国》中的理想人格哲学家则是以正义为核心,超越世俗欲望,节制、勇敢的人。君子和哲学家追求的道德品质有相似的地方,如节制、求知等,但其理想人格的逻辑框架却是有差异的,君子渴望成为“仁义礼知信”全面发展的人,其重点在于“仁”;而哲学家则是能够做到理性控制下的激情、欲望和谐发展的人,实质是实现人的正义。

[1](美)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J].朱荣贵,译.开放时代,2011(3):61-68.

[2]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9.

[3](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M].黄水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

[4]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1985:482.

[5]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6.

[6](英)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谢随知,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259.

On the Ideal Personalities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Republic

WU Zhish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The ideal personality is the perfect moral development of human. There is a wealth of ideal personality thoughts inTheAnalectsofConfuciusandTheRepublic. The level of word frequency and proportion shows that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TheAnalectsofConfuciusis the dynamic, interactive gentleman personality, consisting of benevolence (ren), justice (yi), courtesy (li), wisdom (zhi), and faith (xin): Justice (yi) is as the quality of person, courtesy (li) as the standing point, wisdom (zhi) as the fundament, faith (xin) is useful and benevolence (ren) is the core. The philosopher is the ideal personality model ofTheRepublicwho takes justice as its core beyond the worldly desires, and is restraint with courage.

TheAnalectsofConfucius;TheRepublic; ideal personality; gentleman; philosopher

2016-06-25

吴之声(1989-),男,广东湛江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哲学与思想教育研究。

B12

A

1008-469X(2016)04-0059-04

猜你喜欢
理想国哲学家正义
大理:梦游理想国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直销理想国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法律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