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东
(绥化学院 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梁广东
(绥化学院 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创新创业农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服务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构建一套创新创业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成为当前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文章以绥化学院农学专业为例,通过设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平台建设,培育“专业学习+社团实践”模式等措施构建地方高校农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82
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再一次凸显出农业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战略作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农业人才,成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内驱动力。因此,主动适应“三农”需求,构建一套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农学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追求。
农学专业作为重要的农科传统专业,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常态下“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学生主体性、异质化个人发展需求,不断摸索出一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农学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才能提升农业院校的育人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实践型农业人才。绥化学院作为有着10年升本历史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育背景下,不断顺应时代需要,根据绥化寒地黑土农业大市的现实要求,于2011年成立农学专业。几年来,绥化学院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绥化市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科学的农学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探索与完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提升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当前,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延伸和转变的时期,地方院校具有人才、专业、学科等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和自身内在资源优势,培养落地人才,开发立地成果,开展益地服务,将农学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落地在示范村、合作社、种植基地、家庭农场,培养高层次、精技能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能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提升地方院校农学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不仅是在于人才培养,还包括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真正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当前,由于教学方向、实践教学机制、社会外在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无法更好地服务地方实际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考虑如何更好服务地方“三农”的发展,加强与政府、涉农企业等机构和单位的合作,提高服务地方农业经济的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创新提档升级,构建高校与地方“三农”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1]。
(三)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
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使学生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有全面的职业技能,是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需顺应高校转型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体系,培养既懂得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此加快高校转型发展速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农业现代化人才需要问题。
(一)以专业课程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复合型人才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人才保证。本着培养基础牢、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广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体现农学专业内涵,使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结合,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充分展示当前农业发展特点。在农学专业原有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农学与物联网技术、农业装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生物技术前沿等课程,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趋向,又将社会的实际需要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习拓展”的创新课程体系,将农业科学、生物技术、管理科学、互联网技术等学科交叉组合,构建体系化、交融性的学科课程群,在打牢学生农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充分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型能力。
(二)以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为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高校应坚持基础性、综合性、自主设计性的原则,调整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深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2]。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地方高校实验实训条件,将基础性、综合性、自主设计类实验分占不同比例,对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少于25%,通过开设某一区域一年内种植方案,开设农学专业综合大实验,体现多学科的交融性、多教师的分类指导、多课堂的综合运用、多时段实践的特点,农学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强,这更说明了创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项目构建实验实训平台,构建以能力提升为主线,多层次、多模块无缝相连。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农业生产实习、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创新实践和学业水平考核(毕业设计)。农业生产实习过程,将生产实习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运作,不仅使农学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农业实际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三农”,激发学生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热情。专业创新实践通过严密布置、精心组织,制定详实具体的活动计划,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开展科普展览、印发农业宣传册、专题讲座、田间指导等集特色性、实效性的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3,5]。
(三)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农学专业教学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掌握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当前构建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能力。一是在实际教学中,加强了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土壤学、农业气象学、植物学等课程融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更新教学手段,微课已应用于多门专业课程,同时积极引入慕课,使学生可以享受到国内外知名农业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并直接获得相应专业课程学分。二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实践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常性地走进实验室,参与创新科研项目,通过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实验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数据整理分析、撰写材料等一系列完整的创新科研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三是创新实践也体现在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上,在学生评定体系中,专门设定职业技能分数,不同年级的学生需在每个学期通过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考核,获得相应的学分。大一学生可以开展普及性的专业技能,例如制作植物标本、显微镜植物组织切片等,大二学生可以在实验田自己种植作物,记录植物整个生育周期的情况,大三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
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的思想、意识决定着学生的成才。根据学院农学专业发展实际,先后从国内多所知名农业院校引进8名硕士做为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存在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相对缺乏的问题。学院邀请资深教师传授教学经验,还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农业企业实习,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他们与毕业实习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实践,使教师全面地了解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提升。
(五)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现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
重视协同育人实效,创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的平台、环境与资源。首先,学院与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就业实习单位等建立专业对口深度合作平台,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其次,聘请农业企、事业单位“资深人士”参与教学大纲、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内容的编写,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精准性;最后,吸收校外就业实习基地的优秀工作人员做为校外“导师”,进而优化教师结构,壮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使校企优势资源得以全面共享[7]。
(一)“专业学习+社团实践”模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农、爱农”的热情,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团建设有机结合,在促进专业知识不断内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兴趣,培育学生坚定的创新实践意识。2011年以来,在校团委和学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依托食用菌研究所、实验中心先后成立了“菌宝宝”食用菌社团、植物标本制作小组、“虫儿飞”昆虫标本制作小组、花卉种植社团等5个实践社团,其中昆虫标本社团和花卉种植社团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区,分别注册自己的公司,迈出创业第一步。“专社”的成立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平台,有力地助推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很多社团的创新项目被遴选为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得到经费和场地的支持,使项目得到更好的“落地”。
(二)“专业学习+企业实践”模式
学校积极与农业企业合作,构建“专业学习+企业”模式,依托企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学院与绥化苗喜肥业、绥化大地丰农业有限公司、青岛海利尔药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参观学习,开设“企业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近企业,企业工作人员的生动讲解,让曾经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利用寒暑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学生走上生产一线,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专业学习+科研实践”模式
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科研项目。每年都有多项学生科研项目获批,多人发表专业学术论文,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立,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在科研项目的计划、申请、研究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坚定了部分学生走科研道路、报考研究生的信心[8]。
(四)“专业学习+事业单位实践”模式
为加强学院与当地农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学院先后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绥化市气象台、绥化环保局、绥化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根据农时安排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每年的春季播种季节,组织学生到绥化农科院进行整地、播种实习,在7、8月份作物授粉季节,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作物授粉相关调查,深入绥化气象台、环保局了解绥化不同年份的气象、环境数据,学生和教师随农技推广中心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三农”调查,通过学院与地方事业单位合作的生产实习,学生们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加了对市情、农情的认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9]。
此外,为了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学院还探索了“学院+重点农业院校”的师资培养模式。学院农学专业成立晚,师资各方面比较薄弱,为了弥补不足,提升专业办学层次,学院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农业院校访问学习,邀请知名教授来校讲学、交流,使师生可以了解最新的农业知识、前沿动态,拓展了师生的视野。同时,针对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此外,学院还尝试推荐高年级优秀学生到重点院校实验室进行实习。校校合作的不断深入,为师资教学水平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1]崔保安.农科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5):3-5.
[2]张立新,檀根甲,吴冬梅,等.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9):46-49.
[3]梁广东.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8):18-19.
[4]陈映江,赵兴绪,马国军,等.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5(10):1-5.
[5]罗云建,杨益众,钟 磊.地方院校新建生态学本科专业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6(2):72-75.
[6]周平,唐天向,海梅荣,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学品牌专业打造——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60-64.
[7]陈宏涛,孙守钧.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9):78-80.
[8]吴升刚,刘文斌,刘锡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88-90.
[9]谢皓,潘金豹,陈学珍.都市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12(1):54-56.
[10]刘雷,王妍,梁广东,等.就业指导在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构建中的作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26-227.
(编辑:杨建肖)
2015-12-23
2015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生态发展路向研究”(编号:2015D024);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编号:JG2014011113);绥化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编号:JS20130031)。
梁广东(1979-),男,黑龙江通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2
A
1008-6927(2016)03-0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