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索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贫困生调查问卷分析

2016-03-06 11:52霍朗宁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资助

张 鑫,霍朗宁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北京 100083)



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索
——基于北京林业大学贫困生调查问卷分析

张 鑫,霍朗宁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等相关政策的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勤工助学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该文在调查问卷和深度辅导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就加强勤工助学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考,对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校学生;勤工助学;问卷调查;现状;发展路径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15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校学生资助的目标发生了转变,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到“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这个目标也带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资助工作中心由助困向育人转变[1-3]。勤工助学作为资助体系里的关键环节,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既助学又成才”成为时代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一种客观要求和重要载体[4]。本研究连续两年对北京林业大学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第一年问卷发放时间为2015年3月,有效问卷209份;第二年问卷发放时间为2016年4月,有效问卷为198份。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深度辅导,结合问卷数据对学生勤工助学的需求及意愿综合分析,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构建适应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相关措施和办法。

一、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现状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成本增加使得勤工助学收益更为重要。教育部曾在《关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与资助政策措施》中指出,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240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比例在5%~10%之间,助学解困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及各高校已建立起了奖、贷、减、免、补、勤“六位一体”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切实保障了大学生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问卷调查显示,近两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个月的花销整体上升200元左右,按照我国通货膨胀率2.3%计算,学生的生活成本有了明显的增加;根据深度辅导调查,以一名享受国家一等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平均每月生活等方面的支出在800元左右,主要由380元国家助学金、200元家庭出资、220元勤工助学补贴组成,其中勤工助学的收益占整体支出的27.5%,接近1/3的比例,能够有效、直接地缓解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

2.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初衷变化使得勤工助学形式更为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心理动机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问卷调查显示,87.1%的学生认为需要以个人劳动的形式获取补贴以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受欢迎的资助形式包括争取奖励性质的助学金(41.1%)、校外实习兼职(26.4%),而对于直接申请贫困补助的形式,由22%下降至4.5%,说明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渴望通过个人努力和劳动获得报酬减轻家庭负担,支持自己完成学业。根据深度辅导调查,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大部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也有部分家庭状况不能确定为贫困或接近贫困的学生,已有生活费可以解决基本的吃、穿、用等支出,仍然希望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生活质量,使生活水平达到相当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水平;或者因为丰富个人生活、提升社交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需要而从事勤工助学工作,成为部分非贫困学生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综合平台。

3.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使得勤工助学主体由学校向学生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勤工助学出现了由简单获取补贴到兼顾锻炼能力的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渴望通过勤工助学工作了解社会,认识自身不足,为今后求职就业打下基础。越来越多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以“互联网+”优化精准资助手段,使用勤工助学管理系统完成岗位信息管理[5],实现了岗位竞争公开化、岗位管理自主化;多数学生不再满足于等待学校安排岗位或从事清扫教室卫生、食堂值班、图书馆整理书籍等简单体力劳动,转而寻找实验助理、助研助教、社会调研等与专业相关,能够提升社会竞争力的岗位;同时,各高校围绕勤工助学工作成立“阳光爱心社”等相关社团,构建官方微信平台和微信群,凝聚大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管理勤工助学专项事务,自主开展宣传、沟通、分享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勤工助学功能由助困向育人转变。国家一批新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基本上保障了贫困生能够通过“奖、贷、减、免、补、勤”等资助体系完成大学学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高校肩负的重大或根本任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7]。因此,重点推进助学过程育人化,勤工助学成为了“济困育人”的有效手段。在勤工助学管理中,突出诚信教育,以诚修身,以信立业;在岗位工作中突出关爱教育,感受温暖,启迪心灵;在岗位考核评优过程中突出自强教育,扶贫扶志,立志解困;在整体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的培育,注重贫困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构成资助育人中重要的一环。

二、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有效有段,勤工助学难以精准发力。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了完整的解读,贫困认定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因此一些“特征明显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包括孤儿、烈士子女、单亲、父母病残)等界定相对简单且信息真实”,便于及时资助或安排勤工助学岗位[2]。但也存在部分并不贫困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假的贫困证明,占用助学岗位赚取报酬用于玩、乐,支持自己的超前消费;同时,一部分贫困生自卑,怕同学看不起而不做认定,或者不懂认定政策又不好意思咨询辅导员。更有甚者,一些偏远山区基层单位故意刁难,不给开具贫困证明,学校难以掌握贫困生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使贫困生丧失获得资助和助学岗位的机会;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贫困的标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由于各种变故等出现新的贫困,然而认定响应时间长、动态管理不足。以上原因造成了数据不准确,在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上,出现岗位不能完全覆盖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有限的岗位没有发挥最大作用,造成负面、消极影响。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增多、岗位少且来源单一,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高校扩招后,我国大学生人数增速极其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 625.3万人,按照10%比例计算贫困生人数将达260多万人;从“十二五”开始,国家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实行国家、地方、高校三大专项招生计划,使更多的农村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尽管各个高校都在不断拓展岗位资源,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来满足需求,但依然跟不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激增的速度;《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应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后勤服务等为主,各高校用于勤工助学经费的增长缓慢,自主造血功能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岗位设置的数量。大部分高校出于学生安全责任等方面的考虑,对在校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拓展和开发助学岗位等积极性不高,现有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以简单体力劳动型为主的勤工助学模式不能适应大学生发展需求。据某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46%的学生最喜欢助理类勤工助学工作,44%的学生倾向于技术类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希望从事技术含量高,可以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的勤工助学工作”[8]。一些贫困生在深度辅导中表示,很多勤工助学岗位是为完成勤工助学经费发放而设置的,实际工作意义并不大,既不能巩固专业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工作的热情。目前,高校主要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多数为清扫教室卫生、食堂值班、图书馆整理书籍、收发报纸等低层次、重复的体力劳动,与学生学业发展、专业提升相关的一些知识型、创新型的岗位明显不足,缺少技能锻炼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没有建立起支持贫困生长远职业发展的助学体系。

4.过多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忽视了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落实,资助范围广、力度大,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不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还解决其就读期间生活需要。2007至2011年,全国各类学生资助资金为3 526.17亿元,促进了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分布以及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学校缺乏把勤工助学作为实践育人的政治高度,还是停留在提供低层次劳动型岗位上,对贫困生缺乏正确成才引导。另外,助学资金“无偿性”的简单赠予方式,使一些贫困学生思想上产生“等、靠、要”的懒惰心理,认为国家、学校提供资助是应该的;部分贫困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周围老师、同学知道自身情况,逃避勤工助学及其他资助;一些学生觉得家里穷就低人一等,孤独无助,甚至对前途失去希望;有的贫困生由于经济、学业及就业方面的压力表现出偏激、焦虑,甚至抑郁现象较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更高[9]。一系列不良情绪和心理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造成严重困扰,并且对社会产生消极心理。

三、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发展路径的思考

(一)科学谋划,健全勤工助学工作体系

高校应该加强勤工助学专门机构的建设力度,要对照《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暂行管理办法》,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配备专业化、职业化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依托校院两级学工组织建立家庭困难学生信息采集、核查、反馈和助学成效跟踪、评估制度,科学规范勤工助学工作;建立一套立足高校自身校情、生源构成的贫困生认定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既遵循文件要求基本条件(贫困证明),又考虑家庭经济(收入负债、成员健康、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等)、生源地经济等因素,借助“大数据”及相关技术,通过对在校生、重点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园一卡通、校园网、手机等消费记录以及参与勤工助学岗位、取酬等数据资源进行分析,结合辅导员、班主任日常深度辅导,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完善贫困认定和等级划分的科学化指标体系,提高勤工助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精准扶贫”。

(二)强化责任,拓展勤工助学工作路径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原因,在整合资源、寻求岗位方面处于劣势,高校应该有责任帮助他们拓宽助学渠道、提升岗位层次、支持有能力的学生创业。高校要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推进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发展新型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和不断深化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拓展眼界与能力。例如依托科研项目,招募学生作为项目助手处理简单数据、参与野外调查等,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提升专业技能;设计“学业帮扶计划”,招聘成绩优异的贫困生为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既增进友情也赢得自信和尊重;依托创业项目,建立学生书店、咖啡店、网络超市或水果快递等经济实体及网络营销平台,吸引贫困生加入到创业项目的岗位中来,带动学生创业热情。其次,学校要挖掘校外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可采用订单培养或顶岗实习的方式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来校挑选所需人才、出资培训,按照岗位性质和工作时长发放工资,不仅能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培养动手能力、增加社会经验,还能为他们未来求职就业搭建桥梁。

(三)转变思路,搭建贫困学生全面成长平台

随着勤工助学理念的发展和变化,一些非贫困学生也参与其中,学生对自我锻炼、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需求更加强烈。高校要将勤工助学与“二课堂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广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结合思想教育、专业研学和求职就业等因素,使之成为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和途径;充分利用大学生资助体系现有政策,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学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加强互动研讨和思想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增强适应多种岗位工作和社会竞争的能力;高校应紧抓“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契机,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选修课程体系,鼓励有创业意愿的优秀学生挖掘身边资源,选派教师指导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创业扶持资金等,自己创造新的助学机会;辅导员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对贫困学生开展深度辅导,引导他们多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集体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发掘学生的优势或特长,激发成才热情和自信心,使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未知的挑战。

(四)育助并重,深化贫困学生人格塑造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难题,更要注重扶志,要组织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活动,加强自立成才的舆论引导,强化学生知礼感恩、诚实守信、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意识和信念;要高度重视勤工助学工作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班主任要定期对贫困生深度辅导,做好困难帮扶和心理救助的同时,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主动搭建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建立直面困境的勇气和信心,着重培养贫困生独立自强、团结协作、诚信感恩的品质;强化“勤工助学”的价值培育,使贫困学生感受到助学过程既是“按劳取酬”,又是“助人为乐”,既是“解困境”,又是“促成长”,形成“经济扶持、精神激励、自我悦纳”的良性循环,实现心理和精神脱贫;充分发挥高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老先生、老教授宝贵经验,与贫困生建立“一对一”帮扶,经常开展信念教育、学业引导和心理疏导,培养品格健全、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高校要高度重视勤工助学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安全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研判、创新模式,加强勤工助学体系建设,促进勤工助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支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引导青年学子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623615.htm,2007-5-23.

[2] 杜坤林.从基本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85-88.

[3]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六级联动”育人体系,资助与育人协同发展——北京市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EB/OL].http://www.xszz.cee.edu.cn/liluntantao/2014-10-29/2117.html,2014-10-29.

[4] 王复明,聂红,袁蓉,等.高校勤工助学绩效考核体系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2):46-50.

[5] 华南理工大学.“互联网+”五步曲助力学校精准资助[EB/OL].http://www.xszz.cee.edu.cn/liluntantao/2016-05-09/2529.html,2016-5-9.

[6] 梅荣政.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高校建设的根本目标[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210/c1003-26541108.html,2015-2-10.

[7] 孔祥年.协同学视域下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研究[J].学园,2015(36):6-7.

[8] 杨玉,邹伟,秦小云,等.高校学生校园勤工助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97-103.

[9] 刘振洋.高校贫困生新林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138-140.

(编辑:杨建肖)

2016-07-01

张 鑫(1981-),男,甘肃平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

A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