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康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 重庆重庆 404100)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和解题技巧
董建康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 重庆重庆 404100)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能力的一门学科,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而言,难度就加大了,导致好多同学对这门课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和解题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本文就此谈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 激发 目标 技巧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是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只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所了解,从而产生探究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所以我们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在课前备课时应确定好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只有了解透教材,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重点内容来逐步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来。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将课的重点用简短的语言写在黑板的右上角,以便在上课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注意。整堂课的教学高潮部分,应是讲授本节课重点内容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应用多媒体软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解选择题只要选对就行,不管是什么方法,甚至可以猜测。但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弄清每一个选择支正确理由与错误的原因,这样,才会在高考时充分利用题目自身的提供的信息,化常规为特殊,避免小题大作,真正做到熟练、准确、快速、顺利完成三个层次的目标任务。
所谓直接法,就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运用有关的概念、定义、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与计算来得出题目的结论,然后再对照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对号入座”。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排除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项提供的信息或通过特例,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归纳推理分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两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只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的共同性质,推断该类事物全体都具有的性质,这种推理方法,在数学推理论证中是不允许的。完全归纳推理是在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后归纳得出结论来。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推理方法,在解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个递推的数学论证方法,论证的第一步是证明命题在n=1(或n )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假设在n=k时命题成立,再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这是无限递推下去的理论依据,它判断命题的正确性能否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实际上它使命题的正确性突破了有限,达到无限。这两个步骤密切相关,缺一不可,完成了这两步,就可以断定“对任何自然数(或n≥n 且n∈N)结论都正确”。由这两步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是由递推实现归纳的,属于完全归纳。
对于题意比较复杂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和题意有关的图形,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图解法或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对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
总之,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而是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只要学生通过比较科学的方法合理归纳,就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进而更好地完成解题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明确教学中心和重点,将解题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享受解题的过程,进而牢牢把握知识。教师应该充分将一些科学的、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思路传授给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要通过数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