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对比分析《小王子》的两个中译本

2016-03-06 04:42梁晓明董海琳
关键词:连贯目的论小王子

梁晓明,董海琳

(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从目的论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对比分析《小王子》的两个中译本

梁晓明,董海琳

(华北理工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目的论;儿童文学翻译;《小王子》

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全意为儿童读者服务,以儿童的视角为基准,进行翻译活动。以目的论为视角,对比分析儿童文学《小王子》的两个汉译本,并举例分析两译本中所采取的不同翻译方法。研究认为,儿童文学译者在翻译时应牢记自己的翻译目的,两译作并无优劣之分,柳鸣九的译文较适合儿童读者。研究表明,目的论是一种分析和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受环境和研究等限制,学术界对于儿童文学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共识。但儿童文学作品的受众是儿童,其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明清晰,表达生动有趣。(Myles McDowell, 2008: 65-66)[1]从语言角度来看,考虑到读者群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儿童文学的创作必须契合儿童的用语习惯。因此,为了便于儿童理解,多用简单词汇,简短句式以及描述性语言。从文化角度来看,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儿童对世间万物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作者必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同时,也为了引起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多引用典故或卡通形象,增加作品的诙谐幽默程度。

然而,儿童文学的译者通常都是成年人,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哪些呢?首先,译者必须牢记自己的翻译目标:为什么要翻译,为谁而翻译?然后,译者必须熟知目标读者的特点,包括语言特点和需求等,并且在最大程度上遵循这些规律,满足读者需求。那么,作为儿童文学译者,在翻译中必须遵循儿童用语的特点进行翻译。为了引起儿童的兴趣,要运用儿童能够看懂的文字,简单但生动又形象的描述。

从古至今,翻译原则不断发展变化,而德国弗米尔等人提出了翻译"目的论"。"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他们认为,翻译不单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而是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目的论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后两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要求译者首先考虑译文在目的语中要实现的目标,根据语境,文化背景,受众群体,译者自身条件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是直译还是意译,增译还是省略,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切忌无条件忠实原文。否则不仅会降低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也会另翻译失去意义和预期的效果。

1.目的原则要求目标读者能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充分理解译文。目的原则对翻译行为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使用。(Christiane, Nord,2001:103-104)[2]

2.连贯原则要求译文须做到语内连贯。连贯的译文在读者看来一定是可读,可理解的,并且能够感受到译文在文化层面的交际意义。

3.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同原文保持语际连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其翻译的目的。(于卫,2010:22-25)[3]

不仅儿童文学创作者需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译者更需要熟知儿童文学的特点。翻译儿童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中国儿童读者了解外国文化,使他们参与并领会故事的精彩,获得一些启示,激发其对外国文化或语言的兴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把目标读者放在中心位置,牢记翻译目的。

目前形式来看,目的论指导儿童文学翻译是很有价值的研究。

二、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小王子》的两个汉译本儿童文学《小王子》是十分值得研究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有意义的感人故事,儿童和成年人都是它的读者,不同读者群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它。孩子们可轻松享受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趣事;成年人则可以领略故事的深层含义,如对社会某种现象和某类人的讽刺,人类责任感的培养等等。译者若能以孩子的口吻来讲述故事,表现出儿童的思想情感和相应的语言特点,就更能够体现出翻译的艺术性。除了教育功能外,儿童文学主要用来给儿童提供乐趣,作者可用特殊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译者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体现这些技术,以达到和源语读者所获得的同等的效果。

本文选取了分别由柳鸣九和周克希翻译的《小王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翻译目的,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

(一)目的原则在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柳鸣九曾说过:2005年,某出版社来约稿,称计划出一套精装绘图本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柳鸣九,2009:10)。[4]他认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可以为四岁的小孙女做点什么。因此他在译本前言中说明:为小孙女艾玛而译。可见,柳鸣九翻译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并无任何附加目的,单纯为了孩子,为了他的小孙女。

但是,周克希曾在他的翻译前言里做出说明:"《小王子》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周克希,2009:1)[5]可见,他的目标读者不仅限儿童,还有成年人。

例1原文: I had let my tools drop from my hands. Of what moment now was my hammer, my bolt, my thirst, or my death?

周译:我才不在乎我的锤子、我的螺丝钉,还有将要来到的口渴与死亡.也都去他的! (周克希,2009:7)[5]

柳译:锤子呀,螺钉呀,口渴呀,死亡呀,我全都丢在了脑后。(柳鸣九,2007:5)[6]

从例1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译本在用词上的不同。比较两译本,原文作者连用四个"my",句式整齐,语义通顺连贯,那么译文如何体现语言的连贯,迎合儿童读者的审美呢?周将其译为"我的",比较忠实于原文;柳则专门为孩童翻译,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译者选择的语言必须生动有吸引力,便于理解,柳在译文中连用四个语气词"呀",将这一问题处理的恰到好处,使小说译入语读者获得了与源语读者同等的效果。较之,柳的翻译更适合儿童读者,而周的选择较复杂更倾向成年读者。

例2原文:No. This sheep is already very sickly.

周译:不对!这只羊已经病得不轻了。(周克希,2009:9)[5]

柳译:不行!这只羊已经病歪歪的啦。(柳鸣九,2007:7)[6]

例2这一简短的表达中,周译"病得不轻了"较为口语化,也通俗易懂,但柳译"病歪歪的啦",采用叠词,这一措辞更加贴近儿童读者的用语习惯。周在翻译时针对的目标读者包括成年人,因此译文整体较为正式;而柳的目的读者就是儿童,所以其译文相对更加灵活,用词丰富多样,体现以儿童为中心的翻译过程。

(二)连贯原则在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连贯原则也称为语内连贯。受中西文化差异影响,翻译不止是字面层次的转换,更是语义上的传达。(李鑫,2015(15):14-16)[7]连贯原则要求译入语在目标读者看来句法通顺,语意连贯。译本为受者而作,并因受者而有意义。只有读者看懂并接受译文,译本才有意义,才是成功的。

例3原文: I stared at this sudden apparition with my eyes fairly starting out of my head in astonishment.

周译:我吃惊的瞪大眼睛瞧着他。(周克希,2009:13)[5]

柳译:我非常惊奇,把眼睛睁的大大的,盯着这突然出现的神童。(柳鸣九,2007:11)[6]

例3原文中出现了"apparition"一词,考虑到中国儿童从小听一些神话传说,不乏对拥有超能力的形象的认知,在中国,我们称拥有出众本领的儿童形象为神童。周直接译为"他",而柳将之意译为了"神童",前者稍显平淡,后者恰与中国儿童文化契合,符合中国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实现了文化背景知识上的衔接,体现了译文与原文在语义上的连贯性。

例4原文:She did not wish to go out into the world all rumpled, like the field poppies.

周译:她不愿像虞美人那样一亮相就是满脸皱纹。(周克希,2009:34)[5]

柳译:她不肯像罂粟花那样皱皱巴巴地舒展。(柳鸣九,2007:31)[6]

例4原文里的"poppies"指的是北半球罂粟科的植物。周将之译为"虞美人",即使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切实理解这一意象,更别说儿童。儿童的知识背景有限,一看到"虞美人",儿童读者很可能理所当然的产生一种疑问"这是怎样一种人呢?"但是柳将其直接译为罂粟花,儿童读者看见"罂粟花"时,也许不明白什么叫"罂粟",甚至不认识这两个字,但是他们却可以立刻产生"这是一种植物,是一种花"的想法。无疑,后者更能达到同原文对源语读者带来同等的表达效果,也更为适合儿童读者,达到译文在文化层面的连贯。

例5原文:The idea of the herd of elephants made the little prince laugh. "We would have to put them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he said.

周译:领一群大象来的想法,惹得小王子笑了起来:"那得让它们叠罗汉了......" (周克希,2009:28)[5]

柳译:一提到象群,可把小王子逗得笑了起来:"还得把那些大象一头一头摞起来呀......" (柳鸣九,2007:26)[6]

例5中,对于"put them one on top of the other"的翻译,周译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的"叠罗汉",而柳的译文"一头一头摞起来"更容易被儿童这个特殊读者群所理解和接受,符合中国儿童的思维习惯,文化背景及口语表达习惯,体现了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

(三)忠实原则在两个汉译本中的体现

翻译不仅要以目的为中心,还应当忠实于原文,即译者要尊重原作者,适度意译,要最大可能地去忠实于原作品,达到二者在语内层面的连贯。

例6原文: You become responsible, forever, for what you have tamed.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your rose..."

周译:对你驯养过的东西,你永远负有责任。你必须对你的玫瑰负责。(周克希,2009:42)[5]

柳译:凡是你培植过、驯养过的一切,你对它们是负有责任的。你要对你那朵玫瑰尽心尽责..... (柳鸣九,2007:40).[6]

周在前言中阐述把每个词都翻译成口语化是不容易的,"tam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故事中出自小狐狸之口,根据字典可译为"驯养"或"驯服",但问题是如何选择。为解决这一问题,译者需考虑上下文选择恰当译法。译为"驯养"或"驯服"略显生硬,但再三考虑要翻译出小狐狸平易近人的特质,一些译者建议译为"跟……处熟"或"跟......要好"。这样较易于理解,但缺乏逻辑性。经考虑认为最佳译法为"驯养",也忠实于原作者。

该故事中有很多关于花、宝石等事物的描述,尤其当小王子到各星球旅行的时候。儿童读者青睐于这些美丽的物象,但他们会因词汇和知识受限而为这些名字苦恼。植物、花、宝石的名称带来的困难会影响读者,尤其是儿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译者为保持原文的风格,在翻译中保留了原作者的风格。

三、结语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必须明确翻译的目的,不能无条件忠实于原作,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牢记目标读者群的要求并以此为目的,更好的为之服务。通过对比分析《小王子》的两个汉译本,不难发现,对于不同译者,其翻译目的不同,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措辞方面也就会产生差异,柳鸣九的译本更适合中国儿童阅读。目的论在翻译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在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用语习惯,特点等需求,并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

总而言之,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可以较好实现译文所期待的效果,实现语内语际的连贯。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实用性更强,同时,目的论是指导翻译儿童文学的一个新方法,新思路。

[1]Myles McDowell. Fiction for Children and Adults: Some Essential Differences[M]. London: Routledge, 2008.

[2]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于卫.探析翻译目的论[J].赤峰学院报,2010,(9):22-25.

[4]柳鸣九.为小孙女做一件事--我译《小王子》[M].长沙: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5]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柳鸣九.小王子[M].长沙: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7]李鑫.目的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语言表达[J].英语教师,2015,(15):14-16.

On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rom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Little Prince

LIANG Xiao-ming, DONG Hai-l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Little Pri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should translate from children's stand of view so as to offer a better service for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zes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Little Prince by comparison, and gives example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should be kept in mind by translators. It's not right to tell which version is better, but it's sure that Liu Mingjiu's work is more suitable for children. All in all, skopos theory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in translating.

2095-2708(2016)06-0145-04

H315.9

A

猜你喜欢
连贯目的论小王子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小王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小王子的圣诞节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呆萌小王子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