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

2016-03-06 08:40韩洪文董银苹
关键词:贸易往来时期民间

韩洪文,董银苹,唐 振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及当代启示

韩洪文,董银苹,唐 振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日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增进中日贸易伙伴和国家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梳理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初始—发展—鼎盛—衰退”四个阶段,归纳了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特征,得出了3点启示:第一,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是中日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第二,中日正常文化交流是新背景下中日贸易发展促进剂;第三,中日经贸关系依赖性强,应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

中日;经贸关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中日海上贸易航线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起航线,这条海上贸易路线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形成,并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加快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再提速,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重新审视历史、探寻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其历史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改善中日两国关系,加强两国合作与共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始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重视商业活动,“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使“齐冠带衣履天下”,齐国纺织业迅速发展并遍及周边国家;另外,齐国重视海外贸易,并推动了中日贸易往来。日本考古学家“在佐贺县高来郡三会树景化园的弥生文化……的墓葬中发掘出了最早的纺织品,经测定,与齐地所产丝绢大体相同”[1]。当时日本处于新石器时代,并未产生自己的丝绸纺织品,这证实了战国时期的齐国已经向日本输出丝绸了。

秦朝时期,《史记》中记载徐福遣三千男女东渡日本的史实,这也是早期中日民间交流的重大事件。另外,秦汉时期的持续的战争动乱导致较大规模的中国移民集团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入日本,并带去了先进的养蚕及纺织技术,使日本的丝织业得到了发展[2]。

西汉时期,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同时,汉武帝又开拓了南海进行对外贸易,从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航线。据《汉书·燕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可以得出在西汉武帝时中日已存在官方形式的朝贡贸易。

东汉时期,《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了倭国王(伊都国)帅升为东汉献上奴隶一百六十人,并获得东汉铜镜、绢帛、铁器、玻璃玉等回赠物品的事迹。伊都国向东汉称臣纳贡,而东汉给予相应的回赐物品,这实质是对外贸易的一种形式——朝贡贸易。此外,《文献通考》记载了中日朝贡贸易路线:倭奴国及伊都国与东汉往来的大致沿海北道到达带方郡,再由陆路至辽东半岛南端,由海路山东蓬莱登陆。

三国时期,中日民间贸易已经产生。《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有徐福后人“时至会稽货布”。据相关专家考证,弥生时代位于九州的狗奴国,他们通过海路同中国江南地区进行民间贸易往来,而位于九州北部的国家则以朝鲜半岛为中介同中国北方地区开展贸易往来[3]。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地区考古出土了三国时期的中国钱币,也证实上述民间贸易往来确实存在。

魏朝时期,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先后4次遣使对魏进行朝贡,献上绎青嫌、倭锦、帛布、绵衣等丝织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等,魏朝回赠物品包括丝织品、铁器、铜器等在内的生活用品,并赐倭国以及使者印绶。这一时期双方展开了比较频繁的交往(如表1)。

晋朝时期,日本的发展水平远低于中国,尤其对中国的生产资料、丝织品、奢侈用品的需求量非常大。朝贡贸易作为一种获得这些所需物品的重要途径,而中国统治者又试图借朝贡回赐物品来彰显国威,因此这种朝贡贸易关系保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南朝时期,大和国与南朝官方往来密切。相对魏朝时期北路而言,大和国与南朝往来的路线被称为“南道”。该航线具体是经过壹岐、对马岛,途经金海、沿朝鲜半岛至百济,经渤海、山东半岛到达南朝的首都建康(今南京),此时期该航线是一条纯粹的朝贡贸易路线[4]。

这一时期,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初始阶段,中日贸易往来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商业贸易活动。尽管中日民间贸易已经产生,但中日贸易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即朝贡贸易占据主导。这一发展阶段受到了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的限制,加上两国人民进行商品贸易意识浅薄,这一时期的民间贸易充满了偶然性和非定期性,贸易形式是原始的以物易物,但它却是中日贸易往来的源头,这一阶段海上丝绸之路的进展为中日间大规模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发展阶段

隋朝时期,隋炀帝时期的中国贵族对外国奢侈品的需求增加,隋朝不断派出使者出使西域、南洋、东方和北方。此时,日本“遣隋使”的出现延续了中日的朝贡贸易。史书《日本书纪》中描述了倭王接见隋朝使者裴世清的场景,“大唐之国信物置于庭中”,可见当时中日官方贸易仍是两国间的主要贸易形式。

表1 魏朝时期中日往来统计

唐朝时期,自贞观四年至乾宁元年,日本前后派遣了二十次“遣唐使”,唐朝政府也派遣使节回访日本。两国使团互访,为彼此间建立直接联系提供了条件。日本“遣唐使”在唐朝期间开展多种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两国间的贸易渠道,扩展了商品种类,扩大了贸易往来的规模。唐中叶后,遣唐使贸易逐渐衰落,新开辟的东海航线(从扬州或明州出发,东渡东中国海,到达值嘉岛,从此进入博多津)使得中日商船活跃起来,中日海上贸易逐渐繁荣兴盛。据笔者统计,自唐开成四年至天佑四年间,史料记录的来往中日间的商船有37次[5]。输入日本的货物多为书籍(包括佛经、诗词等)、画卷、丝织品、香料、工艺品等,输出唐朝的日货主要为砂金、水银、绢、绵等。此时期日本对唐贸易的主要港口是博多湾,货物到岸后在大宰府鸿胪馆周围就近被交易,使得那里形成商业市区,可见当时唐日贸易的繁荣。

“五代十国”时期,日本未与此时期的中国封建诸国建立政治联系,并禁止日商远洋中国进行贸易活动,但中日民间商贸往来并未因此而中断。经贸往来方式上,由于日本不再派遣使节,以中国商人为主导的民间贸易取代了政府间官方贸易。

该阶段中日海上贸易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尤其在东海航线被开辟后,频繁往返两国间的民间商船改变了以往中日间贸易形式仅限于官方贸易的状况,民间贸易在一段时期内超越了官方外交贸易。另外,唐日贸易交往的货物由简单的丝绸纺织物等生活用品演变为书籍、佛经、宗教物品、药品、香料等物品,丰富了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内容。正是在隋日和唐日官方交往刺激了民间的商业往来,并进一步繁荣了中日海上丝绸之路。

(三)宋元时期——鼎盛阶段

宋朝时期,由于西域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西夏等国的阻碍,为了振兴贸易,宋朝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而北宋时期的日本禁止商船私自到海外,直到南宋时期,平清盛执政后,日本解除了锁国状态,大力鼓励日商进行对外贸易。南宋商船一般自明州港启航后穿越东中国海,抵达日本的博多港和神户,宋商在靠岸后通过陆路至京都开展商品贸易,且日商前往南宋商船的航程与宋商基本一致。宋日通商的繁荣时期,每年两国来往的商船达百艘之多。此时期宋朝客商带去的商品主要有香料、茶碗、锦、苏芳(染料),日本输出的物品有水银、锦、绢、布、沙金等物品,等到了藤原时代,日本的金银描金、琥珀、水晶、扇子、屏风等美术工艺品开始受到宋朝的欢迎。两国商业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货币的支持,对外贸易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极大,稳定性较高的宋钱充当了交易货币的角色。

宋朝时,中国造船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沿海的广州、福州、泉州、明州等地的造船业十分兴旺,加上罗磁盘(指南针)的广泛地使用,从此中国古代航海由“原始航海”时代过渡到“定量航海”时代[6]。通过引进中国先进造船及航海技术,日本造船业和航海业获得了很大发展,自南宋起大量日商远洋赴宋,两国贸易往来的双向流向开始形成。

元朝时期,政府支持海外贸易,实施了“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的奖励海外贸易政策。此时期两国主要的贸易港口分别为庆元港和博多港,商品比以往更加广泛,贸易往来也更加频繁。赴日的元商船多载有铜钱、香药、经卷、书籍、唐画、瓷器、茶叶、杂器以及金襕、金纱、唐绫等纺织物品。同时期,日本的硫磺,木材、倭刀和折扇,都颇受中国市场的青睐。

这一阶段是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鼎盛阶段,民间贸易取代了官方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两国贸易真正实现了物品的等价交换。由于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自然原因已经不是阻碍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中日贸易往来的频繁,宋朝的货币成为中日贸易中通用的货币,推动了日本货币改革,中日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四)明清时期——衰退阶段

明代前期,明政府实施勘合贸易政策即明朝政府规定了定期与外国进行贸易的时间和地点,并禁止中国人与外番往来。到明中期,中日勘合贸易开始衰落,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一些“海寇商人”主导的走私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走私贸易港口(如浙江宁波外舟山群岛的双屿港,附件漳州附近的月港,闽粤交界处的潮州港和南澳港等)的繁荣[7]。直到隆庆年间,明政府方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走私贸易方才合法化。在海禁时期,除了民间的走私贸易,两国贸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增加了经过东南亚诸岛的转口贸易、经荷兰、葡萄牙等国联络的中介贸易。贸易涉及到的货物更加多样,主要包括纺织品(包括绢丝物、棉布等)、书籍古画、茶叶、铜铁器、瓷器、香料、药材等。

自清朝康熙二十三年起,政府取消海禁政策大开国门,往来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逐渐增多。这些商船不仅包括从中国各港口驶出的商船,也包括从东南亚地区转贩货物到日本的中国商船。由于日本出口货物以金银铜为主,日本政府于先后提出限制双方贸易往来的“限额贸易”和“正德令”,两国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制约,随之是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没落。

明清时期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也一度焕发强大活力,先是在海禁这样不利于开展贸易的环境下出现走私贸易,接着出现辗转多地进行的中介贸易和转口贸易,海禁政策放开后是一片繁荣的自由贸易。由于两国政府实行的海禁政策,导致中日海上丝绸之路走向衰落,尤其是清朝后期以后,羸弱的清朝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失去了优势地位,在经济上受到了帝国主义的严重侵蚀,最终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二、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征

(一)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受到生产力、政治关系、对外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初始—发展—鼎盛—衰退4个发展阶段,它是随着生产力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元代及之前的时期,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同两国的生产力水平(包括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等)发展大致是一致的。由于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倭患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受到严重的限制,随之呈现出衰落的趋势。总结发现,两国关系和对外政策成为了十分关键的因素。在唐朝和元朝,由于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不仅中日官方往来不断,来往中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日民间商船也络绎不绝,中日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发展的趋势。到了明清时期,受两国关系和双方对外政策的影响,直接导致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走向衰败。

(二)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构成形式多元化

按照贸易的对象来分,中日贸易形式有以朝贡贸易为代表的官方贸易,还有包括了合法贸易和走私贸易的民间贸易。自西汉武帝时期中日官方贸易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后,中日官方贸易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包括了从西汉时期开始并一直存在的朝贡贸易,隋唐时期的遣隋使和遣唐使贸易,明朝时期的勘合贸易以及其他时期官方贸易等。民间贸易的形式有偶然的漂流船贸易、定期来往的民间合法贸易、走私贸易等形式。中日官方贸易为民间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民间贸易往来。民间贸易则是官方贸易的重要补充部分,并在中日无官方外交的情形下代替了官方贸易的功能,如明清时期海禁时期的走私贸易。按照贸易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而间接贸易又包括了转口贸易和中介贸易。直接贸易作为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而间接贸易作为直接贸易的补充形式,体现了中日商人的商业智慧,创造出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世界各国商品的流通。正是在多种贸易形式的共同作用下,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被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华美篇章。

(三)中日贸易往来由单向性逐渐过渡为双向互补性

在中日两国交往过程中呈现出经济往来的单向性逐步过渡为互补性的趋势。即从初始阶段以中国为主导的单向性商品输出,到后来各取所需、相互借鉴的互补性经贸往来。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在一定阶段远远领先于日本,日本则迫切需要从中国进口商品。另外,日本通过引进技术不断模仿学习并加以创新,制作出来的产品精美程度甚至超越了中国原产地的水平,并实现向中国的反出口,如漆器工艺品等。由于中日两国作为东亚的重要成员,中国则把日本作为东亚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主要面向的市场就是中国,加之两国的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双方对彼此的依赖程度高(如表2)。

表2 中日两国各阶段商品贸易情况

三、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的当代启示

通过梳理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双方贸易政策是影响中日贸易的决定性因素,处理好双方政治关系则是制定积极主动贸易政策的前提,也是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实施“一带一路”的新背景下,我们应当借鉴中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经验,努力打造中日经贸合作与发展的升级版。

(一)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是新背景下中日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

历史经验说明当中日两国关系处于冲突时期,双方经贸往来就不能继续,就不能实现中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今时代中日两国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于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中日两国在贸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争端和摩擦,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也蕴含着进一步深化两国战略互惠的重大契机。中日两国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经济贸易对话机制,努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贸易伙伴之间的争议。中日两国应坚持兼顾和平衡各方利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体制内,利用多双边渠道,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议,维护双方经济贸易的稳定,并实现中日经贸关系新的发展。

(二)中日正常文化交流是新背景下中日贸易发展促进剂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贸易往来历史中,双边文化交流在维护了中日关系稳定,并促进了中日经贸的发展。由于中日两国同处于东亚文化圈,对彼此的文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因此文化往来成为改善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手段。中日文化交流有官方和民间两种渠道,其中中日民间团体主导的民间交流在改善两国关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日政府应该鼓励中日两国民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摒弃民族偏见,增加两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宋代的旅宋日僧,为我们展示出来文化输出对于旅游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中国在对日本输出优秀文化的同时,在旅游签证等政策上也应适当的放宽,促进双方民众的民间往来。对于日本来说,中日民间往来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带来巨额收入。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中日正常文化交流将是中日贸易发展的促进剂。

(三)中日经贸关系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和互补性

在中日交往的两千多年中,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出现过多次波折和危机,但最终两国经贸关系依旧保持良性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中日经贸关系对两国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秦汉以来,中日无论是官方贸易还是民间贸易,双方的贸易有着较高的互补性,两国对彼此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当前,尽管中国和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两国经贸关系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贸易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中日两国在产业结构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依旧有着较大优势,并可以满足日本对于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需要,而日本产业结构可以弥补中国在资本和相关技术上的不足。总体来说,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上依旧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正促进新的贸易互补性关系的形成[8]。

[1]李英森.齐国经济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赵越云,郭风平,李文丽.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农业移民对日本列岛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3(4).

[3]王勇.日本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邵艳平.宋日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J].兰州学刊,2014(1).

[6](日)田久川.古代日中关系史[M].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

[7]杜瑜.海上丝路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8]王久乐.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

F129

:A

:1009-2447(2016)03-0124-05

2016-06-27

韩洪文(1962-),男,山东昌邑人,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贸易往来时期民间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关于国际贸易学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凝聚三大发展核心
探究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关联性分析
高人隐藏在民间
略述茶马互市对昌都的经济影响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