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上海市奉贤区齐贤学校)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探究
陈晓燕
(上海市奉贤区齐贤学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改善了授课方式以及让知识的传递形式更加多姿多彩,这就为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打造小学英语生态课堂。
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英语词汇、英语句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实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效果,这种知识传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生态课堂需要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教师的课堂角色即劳动者,对英语知识的讲解和传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知识体验和情感收获,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演示各个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网络平台来拓宽英语教学的资源,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专业的操作步骤,进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这是小学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最基本步骤,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文稿演示。教师能直接从多媒体素材库或相关的辅助软件中获取对应的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并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归纳,编织成形式多样的图片、动画、短视频等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从而创设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2U1“Sports”的教学中,当讲解一些关于游泳的技巧时,教师通过语言讲解或动作模仿也是难以让学生搞明白的,并且条件也不允许教师将学生带到游泳池进行教学,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关于游泳技巧介绍的短视频,可以制成动画,并配有简单的英语词句配音,这样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以及词汇量的同时,还能教会学生基本的游泳技巧。这种知识呈现的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都全神贯注地观看动画,有些学生还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生态课堂必定是充满情感的,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和碰撞,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完全释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其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运用肢体形态和语音语调等展开交流,而学生的学习情感往往都是以师生互答的方式进行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上都是模仿老师。此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模仿对象,播放一系列西方英语国家人们之间交流的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对话近距离地感受西方国家人们在英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表情、动作和神态,这相比于教师的模仿表演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趣,会给学生一种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冲击,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这样也给了学生真实的知识体验,让学生在快乐的模仿中学习英语的发音、语调等,让学生的英语口语更地道。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学会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才华的平台,并多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2U1“Jill’family”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首英语歌曲“The Finger Family”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在聆听这首歌曲的过程中都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且开始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了。当讲解完本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父母辛勤劳动的画面,并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的父母,并配上深情的伴奏乐。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小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争吵的画面,以及小孩子对父母的不孝敬行为,让学生进行反思。最后,教师再用PPT课件播放一些关于歌颂父母的诗歌,让学生对着PPT进行朗诵,学生都是饱含激情、富有感情地诵读每一个词句。这就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释放,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懂得了要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总之,新课改提倡小学英语教学要打造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本,教师转换课堂教学角色,营造出师生互动、和谐平等、开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综合能力,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英语知识,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生成生态化的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中得到全面发展。
[1]冯海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8).
[2]李潇潇.营造和谐、轻松氛围构建生态、高效课堂:浅谈小学英语生态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
·编辑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