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峰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①
刘秀峰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其一是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以城带乡之路;其二是结合本土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其三是撤并乡村学校,扩大城镇教育资源的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路。以城带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又过于极端化,发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直接进城的不足,应该成为今后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教育;小城镇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育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以城带乡之路、特色化发展之路、直接进城之路,这些模式各有优势与局限,以城带乡之路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有治标不治本之嫌,直接进城之路又过于极端化,在当前发展小城镇教育可以弥补学校直接进城的不足,应该成为今后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的一条发展之路。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这样一种模式,所谓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是指将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新学校联合起来,利用城市优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这种模式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该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城乡互动发展的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教育生源流失的趋势,还具有着自己固有的局限。
一方面,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无法遏制农村人口的向城性流失。以城带乡的乡村教育城镇化之路,思路是很清晰的,试图通过城市优质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帮扶,通过品牌、师资的输出,带动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农村自身的发展,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并不能够直接促进农村的发展。只要城乡之间存在差距,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存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大要素学生和教师就有着向城转移的“动力”,好的生源流失后,再好的教育帮扶都无济于事。因此,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成效好坏的关键在于农村学校生源的稳定性和生源的质量。对于生源较为稳定的农村学校,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办学质量会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于农村的新办校而言,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农村新办校在选址上多考虑了附近的生源情况,至少生源不存在问题。但是对于生源无法保证、生源流失成为常态的学校,城乡教育互动发展模式是难以发挥其效果的。
另一方面,靠行政手段推动教育资源的“向农性”流动不可靠。以城带乡是我国当前城乡关系的基本形态,但是这种形态的维持主要靠资金的向农性流动来实现,而教育领域的以城带乡却与其他领域的以城带乡不同,教育上的以城带乡更多是靠人员的流动来实现的,人员的流动不同于资金的流动,人员的流动更具有自主性,因此,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就只能够靠行政的手段去推动,就需要“突破单纯市场化的城乡教育要素流动机制,完善行政化和道德化的城市反哺农村教育的制度安排”[1]。这样,城乡教育互动就变成一种强制化的制度安排,容易走向形式化。现实中,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上级的一种任务,学校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被动者角色,被动地完成着上级要求完成的交流次数和人数。
在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中,推动优质教师资源走向农村应该是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最为直接的办法,虽然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如“县管校用”等教师管理模式来破除教师流动的制度障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流动显得很是无力。一方面,城市学校并不想让优质教师资源流向农村,正如某些校长所言,“也不是我们不愿意,得问问学生愿不愿意,家长愿不愿意”,诚然,城市学校家长是不会同意优质师资流向农村地区的。即使有一些优质教师资源会在某种程度上“走教”,但更多时候,这种“走教”背后隐藏着职称评定和职位升迁等利益交换,这样的教师流动在实际操作中徒留“走教”的驱壳。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不一定完全认可,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在农村生根。在受帮扶学校的教师看来,这些支教老师多为在城市学校中“没多大用处的”教师,城市学校不会将自己的主干教师派到农村来支援农村的。一些本地教师反映,城市支教教师每月有好几百的支教补贴,而作为长期在偏远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反而没有补贴。可以看到,城市教师支教农村,让农村教师更清楚地看到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距,也可能更会刺激他们离开农村的想法。
身处弱势环境的农村教育在“城市中心”的大背景下,从未停止过思考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强势的城镇化浪潮和生源的“向城性”流动,农村学校从未停止过“本土化”和“农村化”的尝试,这种尝试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结合农村本土资源,开门办学,将普通教育与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结合起来,让农村教育为农村本土服务,让农村教育培养乡土少年。这种探索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在“为农”还是“离农”这样的悖论中选择了乡村教育应该“为农”。这里列举两个近年来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案例。
一个是被誉为“茶乡模式”的四川省蒲江县成佳中学的教育改革事迹,该乡镇中学基于当地乡镇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学校与企业联合,为企业培养懂茶叶生产的新型农民,进而带动当地社区、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创造性地将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宽了学校的社区教育功能,不但为企业培训了懂技术的学生和家长,而且还充分利用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广泛组织社区群众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强化了农村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学校将茶文化引入学校课堂,以“茶人同道,自然成佳”为办学理念,开设“茶·人”礼仪校本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浓郁的茶文化环境中受到浸润,知茶情、懂茶礼,传承茶艺茶道,激发学生热爱茶乡,建设茶乡的感情,丰富了农村教育的内容。
另一个是被誉为“纳溪经验”的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的教育改革事迹,纳溪教育充分利用农村地区广阔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社会资源,打破学校的“围墙”,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有兴趣特长、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所谓“茶乡模式”和“纳溪经验”,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农村教育立足本土,结合本土优势的自然、社会资源,开门办学,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虽然这种模式在探索之初会对当地教育乃至社会发挥一定的效力,也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这种模式不免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如茶乡模式在其探索的初始阶段确实对农村教育乃至农村社会的发展起到过作用,如可以为茶叶企业培养茶农,能带动整个社区的文化,能让学生感悟到茶叶文化,但是学校发展到后面,这种作用相信越来越微弱。这一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的颓势,无法遏制农村人口的流失,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会随着农村生源的流失,而悄无声息地湮没无闻。20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的山西前元庄模式就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前元庄乡村学校一改过去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需要的路子,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建设服务的新路子,这就是村校一体、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由校长兼任村长,农村发展和教育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相互促进。在教育内部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经过改革,前元庄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1994年,经过7年的改革实验,前元庄摘掉了历史上“贫困”的帽子,经验收前元庄村基本扫除了文盲,适龄幼儿全部入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然而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富裕起来的村民再也不愿意将孩子送进为农村本地服务的前元庄实验学校,而是将孩子送进更好的普通中学,为升大学作准备。同时随着农业效益的低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前元庄村生源流失相当严重,“如今的前元庄实验学校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当初那场轰轰烈烈的变革竟像从未发生过一样。云也似的蹒跚地变得遥远,连记忆都变得模糊了”[2]。反观历史经验和城乡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为农”教育的探索在当初是多么的信誓旦旦,终免不了“有始无终”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少地区摒弃了城乡教育互动的方式,而是通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的方式,让乡村学校直接进城,从而一步到位地实现了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尤其是面对乡镇初中发展薄弱、生源流失严重的状况,很多地区启动了“农村初中进城工程”,将县域内的乡镇初中全部撤并,通过新建和扩建县城初中的方式,使乡镇初中全部进城,让农村孩子直接享受到了城镇化的教育,根本上实现了教育的均等化。
乡村教育直接城镇化有几方面好处:第一,可以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同享一样的教育,至少实现了入学机会的均衡化。城乡学生同读一所学校,可以有力地规避“以钱择校”和“以权择校”等带来的社会不公,响应了家长的择校需求。通过学校直接进城至少可以在教育机会上实现城乡的均衡。第二,学校进城后,改变了以往教师“候鸟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与乡村有着很大的疏离,这些教师的家往往在县城,但工作却在农村,每天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很多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的教育当中去。
当然,人们对乡村学校进城也有很多疑虑:第一,学校进城会导致县城配套跟不上人口的突然增加,带来社会安全隐患;第二,学校进城后,父母陪读、租房会增加家庭的潜在负担;第三,学校进城后造成亲情的缺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第四,学校进城会造成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课堂质量受影响等;第五,打破了教育的多元化生态,不利于教育的竞争生态的形成。可以说,以上几点有扩大乡村教育直接进城之弊的嫌疑,如果处理得当,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比起家长对“好的教育”的需求,乡村学校进城的这些弊病可以说微不足道。
但是从长远看,乡村教育直接进城对城镇化方向的影响却不得不加以重视,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城镇化的引擎,试看很多城市的新区建设,教育的布局总会优先于其他产业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学校布局能够带动人口的聚集,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学校会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区域内人口向学校集中,直接带动学校周边城区的城镇化,如果将学校仅仅布局于县城,这会抽空乡村乃至乡镇的人口,进一步加剧乡镇和乡村的空心化,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城乡互动发展与学校进城两种乡村教育发展路径的分歧所体现的人们对农村走向的论争。坚持“以城带乡”者认为农村并不会一直衰败下去,未来的农村将再次走向繁荣。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3]因此农村教育不能全盘进城,而应用以城带乡的方式来稳定与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坚持学校进城者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城镇化发展的正常现象,学校进城也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然走向。本文认为,试图通过城乡教育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农村教育的思想较为理想,即使未来我国的城镇化也会走上“逆城市化”的阶段,但我们切不可以牺牲这一代人的教育来“守望”逆城市化时代的到来,同时学校直接进城又略显激进,容易将我国的城镇化继续带入“摊大饼”的歧途上去。
综合考虑我国城镇化的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教育是可行的一种弥补方式。小城镇是界于乡村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从实体形态上看,可泛指规模较小的城市、建制镇和集镇。小城镇对于承接农村转移人口,缓解大城市压力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费孝通形象地比喻为“人口的蓄水池”。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的东南沿海较为迅速,当时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小城镇实现了农村人口“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聚集状态。但是,就全国而言,区位并不具优势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相当缓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就会发现,我国的城镇化总体而言依然走的是一条大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城市摊大饼式地向外拓展,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陷入“内卷化”的状态,其发展速度较大城市的发展滞后很多。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城市病逐渐凸显起来,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地价过高等问题日益严峻,一些大城市的产业布局已开始有向周边的城镇转移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落实,小城镇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按照城市布局理论,城镇功能的发挥和城镇规模的关系密不可分,“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才能够对镇域经济起到集聚和扩散作用;人口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人口达到15万以上,其规模经济效应方能充分显现,真正成为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4]。而我国当前的小城镇发展,一方面规模偏小,不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科技和教育等配套设施,无法发挥城镇的集聚作用,城镇的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另一方面,小城镇布局过密,各城镇之间缺乏有机的分工与协作,直接导致了区域内争夺资源,重复建设和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影响了小城镇整体发展。因此,重视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要全面开花,而是应该在县城所在镇之外,选择若干具有历史影响、交通便利、产业发达、人口集聚的一些中心镇重点发展,使这些重点镇成为城镇化推进的重心,成为农村教育布局上移的承接点,成为缓解县城教育压力的承载地。
综合全文分析,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发展路径各有优势与局限,城乡互动发展对于新校发展较为有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的面貌;农村教育特色化发展具有时效性,在探索之初会有效,长远看也扭转不了农村教育的面貌;学校直接进城可以至少在入学机会上实现城乡的均衡,但会使城镇化布局走向不合理化,应以发展小城镇教育弥补之。在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综合考量,不可孤掷一注地采用某一种路径或模式,应分学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暂时性地通过城乡教育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在初高中阶段,具备条件的地区仍应进行撤并调整,推进学校直接进城的同时,注意将学校向一些小城镇布局,有序推动区域内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3]邬志辉.农村教育不能一味城镇化[N].中国教育报,2012-09-21(8).
[2]李鹏飞.山西前元庄教育模式的兴衰[J].记者观察(上半月),2009,(2):45.
[4]翟毅.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2008,(11):100.
(责任编辑:于翔;责任校对:杨玉)
On the Path Selection of Rur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LIU Xiufeng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68)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rural education presents three relatively typical development paths. The first one is town-driving-country policy that is using urban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drive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ir interaction. The second one is characteristic rural education policy that is opening rural school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The last one is rural schools directly into the city policy that is expanding urban education resources by dismantling and merging rural schools. Town-driving-country policy and characteristic rural education policy are palliative solutions while rural schools directly into the city policy is too extreme. So developing small-town education should be a path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urbanization;rural education;small-town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5-0039-04
基金项目:①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县域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的问题与走向研究”(CJF15012)。
作者简介:刘秀峰(1985-),男,山西岚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