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 邹国梁
信息技术下的体验式学习让古诗教学更有效
□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邹国梁
古诗词是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音律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也就承载了宣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对于小学中年段古诗词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诵读、绘画体验。本文以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为例,阐述信息技术下的体验式学习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四时田园杂兴》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该组课文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生活”这一专题编排。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辛劳,也充溢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课前,我在微信群里推送微视频、古诗平仄韵律PPT、名家吟诵音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古诗的平仄、体验古诗吟诵,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古诗配上图画,并用“为你读诗”录制诵读音频,上传到微信群。借助微信群、“为你读诗”等信息技术平台,我在课前了解到学生学习的体验情况:
1.“昼”“耘”“供”“傍”等字容易读错;
2.古诗朗诵的平仄节奏不恰当,“平长仄短”不明显;
3.大部分同学只画了部分场景,没有准确地体现古诗的意境。
微信群快捷方便,能快速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实现一对一的学习指导,能在课前纠正部分学生不正确的读音;“为你读诗”是一款专门用于诵读的APP软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配乐,自由反复练习诵读、录制上传,还可以反复听录音并不断改进。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体验情况,可以找出差异,预设课中学习目标:A层次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悟诗意诗情,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B层次学生——比较流利地诵读古诗,领悟诗意诗情,初步领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游戏导入,巩固字词;
2.诵读古诗,吟诵欣赏;
3.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4.为画配乐,感悟诗情。
我以游戏引入新课,把课前同学们容易读错的字词,用iPad中的iBooks软件制作“闪视记忆”“火眼金睛”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字音、字形,激发学习兴趣。
课中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读诗形式”,从传统的朗读、到诵读、再到吟诵,结合课前的体验说说“诵读”“吟诵”的不同之处,并现场配乐吟诵,体验吟诵的乐趣;在iPad中用“为你读诗”软件为自己的吟诵录音,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大家一起感受夏日田园风光及农忙时的村庄儿女的质朴生活。
至此,学生还不能深刻感悟诗情诗意,需要进一步体验——为诗配画。课前的配画,大多数学生停留在对诗句字面的理解中,没能整体了解古诗意境。我挑选出最能体现“童趣”的一幅画,让画的主人回答“为什么这样画?”并让小组讨论这幅画表现了什么?从而体会“童孙种瓜”的乐趣、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扬。这时让学生在“为你读诗”中选择喜欢的配乐进行朗诵、吟诵古诗,把学习推向高潮,充分体验诗情诗意,让古诗教学更有效。
这节课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古诗词可以通过“读中画、画中悟、悟中吟”的方法去学习,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迁移到其他古诗词学习中:用这种方法学习范成大的其他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并开展吟诵比赛,用“为你读诗”录制,在微信群中分享、投票,落实新课标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体验式的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体验中习得知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