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琴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来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事件,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探究其规律。结果:男性发生不良反应高于女性,中老年患者为高危人群;用药过程中,前3d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高峰期;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方式是导致不良反应主要途径;以单一用药导致不良反应为主;患者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不良反应,患者经相应处理治愈12例,好转48例。结论: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应重点关注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前列地尔;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
前列地尔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广谱生物活性扩血管物质,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肝细胞等,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但在前列地尔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效果、预后均造成负面影响。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必须要掌握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掌握其发生规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能够做到有效规避。为此笔者就回顾我院近几年来前列地尔造成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特点,明确其规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检索统计我院2010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所记录的药品不良反应,明确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60例。
1.2方法
分析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事件等,明确药物用法、剂型;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时间、处置方法、合并用药等,整理总结其特点及规律。
2结果
2.1患者性别与年龄分析
6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8.4±1.3)岁;20-39岁12例;40-60岁20例,>60岁28例;可见,男性不良反应高于女性,其发生阶段多为中老年患者。
2.2前列地尔致不良反应时间分布
60例前列地尔致不良反应中,第1d发生21例,第2d发生10例,第3d发生8例,>3d发生21例,可见,患者用药前3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9/60),是不良反应发生高峰期。
2.3既往不良反应
60例患者56例患者无既往史,2例患者既往史不详,2例患者有前列地尔引起的不良反应。
2.4前列地尔剂型及给药途径
60例患者中注射用前列地尔11例,占18.3%;49例前列地尔注射液,占81.7%。4例患者为静脉注射,56例患者为静脉滴注。
2.5合并用药
60例患者单一用药41例,合并用药19例。19例合并用药中,13例奥扎格雷氯化钠注射液,3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2例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
2.6不良反应
60例患者中共出现不良反应72次,循环系统不良反应48次,占66.7%,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心动过速、心慌胸闷、面部潮红;神经系统反应10次,占13.9%;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口干;皮肤及其附件反应10例,占13.9%;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黏膜水肿;3例消化系统反应,占4.2%,表现为恶心呕吐;1例免疫系统反应,占1.3%,表现为寒颤。
2.7处理及预后
60例患者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6例患者症状轻微可耐受,数小时后自行消失。12例患者经调慢滴注速度或热敷后好转;30例患者经停药后症状好转;7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如推注地塞米松、口服左西替利嗪片、硫酸镁粉外敷。12例患者完全治愈,48例患者好转。
3讨论
前列地尔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用药安全性。在此次研究中,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发生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通常男性易合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年龄分析中,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患者年龄增加,各脏器功能降低,逐渐增加了患病机率[z-3]。且用药品种多,药物代谢慢,促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既往不良反应中,2例患者存在既往不良反应史,56例无既往史,因此需加强无既往史患者监测强度,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
患者在用药时,前3d为发生高峰期,尤其是第1d,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因此在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时,必须要密切注意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便于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其中有19例患者为合并用药,以奥扎格雷氯化钠为主,通常患者合并用药,其复发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在临床使用期间需要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次数,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本组60例患者不良反应中主要以轻度为主,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主,表现为静脉炎、皮疹、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其中少数患者症状轻微,不予于处理或停药后即好转。通常前列地尔造成的不良反应与扩张血管相关,出现心动过速、头痛、面部潮红等,同时会收缩胃肠道平滑肌,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在静脉滴注期间,需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必要时减慢滴注速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