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拉珍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高中语文教学新反思
旦增拉珍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 西藏日喀则 857000)
在针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双主”的作用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重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创新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愉快地接受、领会、积累知识,且能拓展思维和开阔视野是关键的。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感触颇深,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切磋。
语文 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提高到什么程度一直研究不够,教学大纲上的表述也很模糊,大部分内容难以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容易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广度和深度的不明确,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封闭主义和形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高中阶段受升学考试的左右而视野狭窄,同时又因教学形式方法的单调而浅尝辄止,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学语文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几页练习题,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和练笔习惯,课堂学习消极被动:浮在知识的表层无法深入等等,这就是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等等。当然,这都是深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很复杂的问题,一时恐怕解决不好。但是都是们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来研究这一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能够在新的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展开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的藩篱。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大力推广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教学中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提倡教学媒体的多元化,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训练式为开发式,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应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丰富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进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分层次教学。其特点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一班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和考核,因材施教,分层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死板、冷漠、缺乏学生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因而教师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思路、新方式,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这样就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范围,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高中的语文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意味着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他们继续进行专门深造和谋求职业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语文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具备了参与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语言运用和语文学习能力。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当然,高中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决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标签,它理应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比如:高中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高中的语文教学与国际大教育环境的关系问题;高中语文课程自身的现代化问题,等等。语文教学不应是孤立的、封闭的,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更为接近,高中的语文教学思想如果缺乏现代化的内容和精神,那将会永远走不出封闭的、形式主义的小圈子。
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正是适应了这一新的形势需要。有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希望语文教师既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和高超的见识,又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同时,他们还渴望教师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然而,在不少地方,有的语文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无法和教师进行深入探讨。大部分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教学思想保守陈旧,教学方法刻板僵硬,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愿望,难以让学生满意。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滞后已影响阅读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真正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