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明 刘巨保
以“三跨”模式培养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
孙明明刘巨保
摘要: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学校构建和实施“三跨”培养模式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益做法,总结了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三跨”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东北石油大学
自2009年以来,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定位、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差别较大,特别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实践教学有着明确要求。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培养单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建立并不断完善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大庆市,是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石油院校。学校2001年获得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2009年开始招收首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工程硕士生”)778人,分布在15个工程领域。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道路,与大庆油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利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共建了7家高水平的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了大批油田技术和科研骨干。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研究生创新创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的先天不足,导致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完全适应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1.传统的培养模式比较僵化,“学以致用”效果不佳
传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一般是三段式培养,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各校三段式培养的时限不一,“1+1+1”模式比较常见,即一年在校学习、一年专业实践、一年学位论文研究,三个培养阶段基本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培养基地“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方式的引入,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出现交叉,但研究生的大部分课程学习仍然是进入基地前在校完成的,导致研究生课程学习内容与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联系不够密切。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知识不一定是研究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研究实践同样不能将课程知识及时加以验证,“学以致用”的效果不理想。
2.实践基地生源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空间萎缩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时间与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开展的时间有冲突。实践基地的科研项目开始时间一般在年初,此时研一学生刚刚开始春季学期的课程,无法进入基地学习。待当年7月份课程结束,基地的科研项目进行过半,他们很难再参与其中。转年年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已经确定,与基地科研项目对接的几率很小。此时如果进入实践基地,研究生就要同时完成基地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研究,精力难以保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传统的培养模式的束缚下,基地很难吸引到优质生源,校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实践能力不足
工程硕士教育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1],但是大部分高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原有的课程偏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授,未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有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系统性、前沿性不强。实践课程开设不足,缺乏基地现场实践教学环节,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设置中,相关领域或方向开设的课程比例较低,管理、法律、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也较少,研究生只对本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较熟悉,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融会贯通的能力未得到锻炼,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不够。
由于产学研合作培养遭遇瓶颈,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经过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学校提出并实施了“三跨”培养模式。“三跨”培养模式即“跨时域、跨地域、跨领域”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有单一僵化的培养体制,将研究生从固定的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专业实践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位论文研究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与运行方式,它表达的是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要素“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两个基本问题就研究生培养诸环节中的解决方式[2]。它是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培养环节、管理制度、质量评价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
“三跨”培养即跨时域培养、跨地域培养和跨领域培养。它是一种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打破时间、空间、学科领域对研究生培养的束缚,学生在读期间可以选择在任何时段修习课程,可以选择在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可以选择跨领域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掘学生科研的创造性,推进人才培养的复合性。
1.跨时域培养
跨时域(阶段)培养突破了一般的先课程学习、后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安排,以学位论文研究为主线,选择相关课程学习,做到学和用并存融合。实行跨时域培养后,研究生可以选择原有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研究;也可以根据培养基地的需要,先进入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然后再回校进行课程学习,只要在答辩前修够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或者可在入学后集中学习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选择与专业实践内容和学位论文方向关联度高的课程,在整个培养阶段内逐步完成。跨时域培养与2014年底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支持研究生根据培养需要在论文工作阶段修习部分相关课程”的精神相契合。跨时域培养为研究生创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但研究生选课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为课程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和挑战。为此,学校作了相应的教学改革。
(1)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采用跨时域培养方式是希望对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均有所助益,使研究生将科研论文中遇到问题带回课程学习中去,这对课程本身有相当高的要求,课程建设方面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加强针对性。通过省级和校级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的立项,划拨经费重点对各学科领域的实践课程、核心课程、案例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鼓励并支持授课教师通过多元化的途径,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2)优化研究生教务系统。在研究生教务系统中增设模块,引导研究生合理安排选课次序,提示研究生合理安排学习进度。部分课程存在递进式关系,如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才能选修专业课程。为此,系统会自动限制部分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学位课程的修习,研究生必须在相应基础课修完后方可选修。跨时域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开学初对学业有整体清晰的规划,合理统筹各个培养阶段。研究生教务系统还特别开通了提醒功能,提示研究生学期中未完成的学习计划,避免出现漏修课程、学分不足的现象。
截至2015年10月,已有124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选择了跨时域培养,其中82名研究生是为了进入基地学习,25名研究生为了个人学习需要,17名研究生为了创新创业的需要。可见,跨时域培养满足了校企联合培养的需要,满足了研究生创新创业的需求,激发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跨地域培养
跨地域培养,即与校外企业、科研院所和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融合更多办学资源,提升办学实力。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培养基地”)是实现研究生跨地域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一直秉承“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理念,通过校企互惠的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增加基地数量和提升基地质量。
(1)完善基地运行机制。加快培养基地建设步伐,强化基地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形成了“一二三四”管理运行机制,即一个目标、二类导师、三类学生、四项工作。“一个目标”为通过在培养基地进行论文研究、科研攻关、实践训练、生产实习、课程学习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类导师”是将校外导师分为专业导师和论文导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两类校外导师进行激励与管理;“三类学生”为单列计划生(黑龙江省首批基地单列计划招生)、中期选派生和短期实习生,针对每类研究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意见和培养计划;“四项工作”为基地课程建设、学位论文研究、深化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成果推广。通过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稳步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层次。
(2)拓展基地功能。拓展课程开设、实践实习、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研发等渠道,实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成果转化等功能的全面提升,实现学校、研究生、基地所属单位的三方共赢,提升社会贡献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基地单列计划招生。培养基地运行需要优秀和稳定的生源,而学校的导师由于科研任务繁重不愿选送优秀研究生去基地学习,造成了基地优秀生源不足的突出问题,阻碍了基地的发展。学校积极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了单列基地招生计划,即将基地作为招生单位列入招生目录,全程参与研究生复试、录取到培养的全过程。2014年和2015年,学校培养基地单列招生30人,分布在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基地招生计划单列对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加强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开设基地课程。重点开发建设专业前沿系列讲座课程、实践操作课程、工艺流程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典型案例课程等五种课程。为使研究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技术、拓展知识结构,学校省级示范基地——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8位高级工程师联合开设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前沿技术课程“钻采工程前沿技术”。该课面向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开设,也有大量学术学位研究生及学校教师旁听。课堂上座无虚席,校企科技知识和成果得到充分交流和展示,激发了研究生向前沿领域探索与进取的热情和信心。
设立基地创新实践项目基金。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基地生产技术问题,每年定期向基地申请项目,经基地专家审批后,研究生不仅可以无偿利用基地条件开展研究,而且可以获得校方基金的支持。由于选题是自选的,研究生往往具有很强的探索热情和动机,在导师指导下,较容易实现知识迁移,释放创新能力,从而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3)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以校内导师校外实践、校外导师校内授课的方式促进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实现“培养方案基地参与制定、实践课程在基地教学、学位论文在基地完成、论文答辩在基地举行”的合作培养格局和“生产实践提供论文选题、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发展”的共赢机制。
学校专门出台了《东北石油大学创新实践培养基地研究生双导师制管理规定》。校外导师聘任分为专业导师和论文导师。专业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聘期为三年,聘期内可指导多位研究生。论文导师则是每生一聘,重点指导所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校外导师原则上与校内导师应有共同的研究方向或合作的科研课题。除了基地单列招生计划的研究生实行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为辅的双导师制,其他研究生培养均采用研究生学习工作所在地导师为主导师的双导师制,即学生在校上课阶段,校内导师为主导师,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学生进入基地后,校外导师为主导师,校内导师为副导师。对校外导师资格每3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履行导师职责或未招生的导师及时进行调整。从2009年至今,学校共聘任了50余名校外导师,专业导师占65%左右。目前基地双导师制运行良好,为校企知识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和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跨领域培养
跨领域培养是指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论文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本领域的基本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还应对其他领域相关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有选择性的学习和应用。跨领域培养,有利于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对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有积极意义。跨领域培养既可以是学校内学院之间的联合培养,也可以是校企间的跨领域联合培养。跨领域培养要求联姻领域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位论文研究时容易找到契合点;联姻领域实力要相当,双方要有联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双方导师要加强沟通,合理分工;相关职能科室要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1)实现跨领域无障碍选课。鼓励研究生跨领域选修课程,改进了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打破了专业内选修课程的限制,研究生进行跨领域选课时可以从所有专业的全部课程目录下选择需要的课程,实现了无障碍选课。
(2)建立基于项目的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主线,成立由双方导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成员可依据项目涉及的领域进行选择和组建,突破组织界限,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完成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在项目科研攻关的过程中,高校达到了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的目的;企业(科研院所)完成了技术攻关和后续的人才储备,产生了客观的经济效益;研究生完成了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升了工作能力。
(3)健全跨领域联合培养管理机制。跨领域联合培养的基础在于领域中某一研究方向的契合。基于契合点,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双方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既要起到桥梁作用,促成双方联合,同时还要提供制度保障,理顺各个培养环节。
对于校内跨领域联合培养研究生,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学院的导师为主导师,招生学院的导师为副导师。培养方案由培养学院牵头制定,招生学院把关。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必须选择招生领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选修课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其他领域或增设的课程。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由主导师具体负责,副导师把关;研究生的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均由双方组成联合小组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生活、评奖评优、年度考评等日常管理均在培养学院进行。此外,还形成了跨领域培养研究生座谈会制度,跨领域培养的研究生、导师、所属领域负责人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次座谈会,交流上一学期联合培养的感受、体会,并就联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2013年以来,学校共招收了15名跨领域联合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其中石油工程学院分别与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联合培养了10人,地球科学学院和电子科学学院联合培养了5人,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和跨学院联合培养并进的格局。
为了更好地推行“三跨”培养模式,学校还建立了与“三跨”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考评体系。每年考核研究生培养效果,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素质(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等。学校全面修订了《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年度综合考评办法》,为“跨时域”修课和“跨地域”、“跨领域”培养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标准,有效激励了“三跨”研究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如“跨地域”和“跨领域”培养中,在双导师带领下获得科研成果都可计分;“跨时域”培养中,每个研究生修习的课程学分均不相同,需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课程学分,保证兼顾到每位研究生的利益。
1.实施效果
2011年起,学校开始实施“三跨”培养模式。“跨时域”、“跨地域”和“跨领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研究和专业实践的时间,也可以自由选择基地联合培养、跨学院和跨领域联合培养。“三跨”培养模式让研究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的学习、创新提供了更多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顺应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理想的研究生教育应兼具多样化和灵活性: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个性化,管理制度的弹性化,质量标准的多样化[3]。在我国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一直强调培养规格的共性,强调管理制度的集中统一,致使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革。为适应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学校推行了“三跨”培养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实施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和个性化的教育,探索与培养模式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三跨”培养模式是学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成果之一,在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石油高校学术研讨会等高级别论坛上作过汇报交流,获得了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2)提高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是“三跨”培养模式的最大受益者。跨时域培养增加了学习的自由度,使研究生的学习有的放矢;跨领域培养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跨地域培养提高了研究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在“三跨”培养模式下,75%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现了在校外进行专业实践的目标,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学校2012届地质工程领域毕业生刘笑莹同学因其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实习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特高含水期二、三类油层水驱控水挖潜综合调整方案》对现阶段大庆油田萨中区块的开发具有助益而获得了全国第一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的荣誉称号。
在2013年、2014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共有5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获得国家二等奖,6位获得国家三等奖。在2014年、2015年两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获得团体总分银奖1项和优秀组织奖1项。研究生实践研究硕果累累,以2012级研究生为例,共发表论文143篇,其中Ei收录21篇,SCI收录8篇,中文核心期刊32篇。
由于在基地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全日制工程硕士到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快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4]。从2013~2015年的就业数据来看,全日制工程硕士就业率都在90%以上,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工矿企业,就业去向也普遍好于学术学位研究生。
(3)夯实了校企间的合作基础。几年来,进入校外基地实习实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数量稳中有升,生源质量也有所提高。企业方负责人表示,2013年和2014年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能很快融入企业的科研团队,有些已能独立承担大型科研项目中的子项目。企业通过校外基地的形式吸引研究生到企业学习,直接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同时,部分企业骨干为提高能力,通过相应的考试,选择以培养基地为平台继续深造。这一批研究生随着能力和学历的提高,在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的科研骨干和中高层管理者,不断推动企业实力提升。校企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和丰富,除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外,还共同开发课程、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校企间的人才培养、科研协作形成了长效机制,校企间的合作基础更加稳固。
2.今后工作设想
(1)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实行课程设置论证制和分类管理模式。鼓励团队授课,根据职业需求、学科优势和特色探索模块化课程设置。增大聘请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水平专家开设前沿课程和讲座的力度。
调整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课程结构及相关要求。有选择地增加前沿专题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职业资格考试中相关课程的比重,在部分领域中积极尝试推进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试互认,逐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准入制度的有机衔接。
逐步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以研究生、任课教师和研究生督导专家作为主体,对教学态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材选用、教学效果等六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并与导师的教学薪酬和导师考评机制相结合。
(2)完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围绕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完善具有行业特色的“四层次”递进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依托创新实践平台开设系统的实践课程和案例课程,完成工程知识的传授;依托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以及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感知训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初步掌握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工程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工程设计、区块设计的虚拟训练,使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参与企业的工程设计、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等工作,提高研究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其基本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3)完善指导教师考核机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导师的激励与约束也就更为重要。
完善导师考核体系。导师的招生指标要与课程考核、学位论文考核、导师的科研成果、毕业研究生的毕业率与流失率、学生对导师的打分情况来确定。在课程考核方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如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或毕业生代表对课程体系进行评议,选择核心课程的教材、学生大作业、试卷,由专家出具评议报告,对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作出评价[5]。在学位论文考核方面,实行低分论文检讨制和高分论文奖励制。
给予校外导师同等待遇。逐渐将校外导师考核纳入到校内导师考核和评价机制中来,并与企方探讨协商,将校外导师考核与企方员工考核挂钩,对于优秀导师要给予奖励,对于不尽责的导师应取消其资格,并受到企方相应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杨雷,孙延明,陈小平.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35.
[2]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0-51.
[3]周叶中.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5-37.
[4]牛荻涛,史庆轩,任瑞,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4.
[5]汪洋,高久群,汪华侨.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6):55.
(责任编辑周玉清)
作者简介:孙明明,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大庆163318;刘巨保,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大庆163318。
DOI:10.16750/j.adge.2016.06.00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编号:JGXM_HLJ_20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