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市邵家渡中心校(317006) 谢红芬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浙江临海市邵家渡中心校(317006) 谢红芬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练习,将学生的“要求练”变为“我要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算理学习习惯培养训练评价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所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走进学校,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有探求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1~9的数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儿歌引入:“1像小棒把岗站,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把话听,4像红旗迎风飘,5像钩子来钓鱼,6像勺子把水舀,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发神功,9像气球把舞跳。”学生一听就乐了,纷纷踊跃举手,说出很多自己对数字的想象。这样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使用直观教具,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等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具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实践探究,使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学“5的分成”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拿出5个苹果(学具)来分成2份,看有几种分法。学生听后高高地举起右手,抢着回答,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新知。接下来,教学5的加减法就容易多了。
3.倡导赏识评价,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只靠“满堂灌”的说教或严厉的批评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而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赞许的目光或一句中肯、及时的表扬,对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应激励学生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学生说错了,也不必批评、指责,而是及时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课堂上就不会怯场了,更不怕说错话、算错题了。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算理清楚,算法明晰,计算起来才会有条不紊。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例如,教学“十几加9”时,教师出示“1l+9=?”后,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体会1和9凑10的过程,使学生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又如,教学“11+9=?”的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摆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再摆9根小棒,然后引导学生说说9根小棒和谁摆在一起、为什么要这样摆。这样,学生就会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列竖式计算时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的计算规则,理解了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
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不会做数学题,而是太粗心,导致错误不断。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应该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首先认真读题,明白要干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接着精确计算;最后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如此严格地督促学生落实每个计算步骤,循序渐进,学生的计算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课前的“热身活动”,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口算卡片,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周内可以抽出一个自习课进行一次评比,并给予优胜组奖励。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口算的兴趣非常浓厚,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笔算是计算的关键,低年级学生学习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数位不对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每天布置5道笔算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坚持长时间这样的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笔算能力,又提高了他们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练习,分层训练,将学生的“要求练”变为“我要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水到渠成。
(责编杜华)
G623.5
A
1007-9068(2016)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