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娜
(作者单位:滨州电视台)
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与运用
胡少娜
(作者单位:滨州电视台)
在当前全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较大冲击,但因为电视新闻的权威性,使广大受众在观看新闻时更愿意相信电视新闻报道。本文结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重要性分析,对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探究。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技巧运用
当前,在电视新闻受新媒体冲击的发展环境中,电视新闻因具有权威性,更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但同时又要求在后期编辑中注重加强编辑技巧的运用,提高电视新闻的观赏性,增强电视新闻的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对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和运用情况进行探究。
电视节目都需要进行后期编辑制作,特别是电视新闻受题材限制,为增强其对受众的吸引力,要更加注重加强后期制作,增强新闻节目吸引力。在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制作中,需要经过新闻策划、现场采访和拍摄、编辑制作和编排播报等过程,这些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系统连接的,其中新闻编辑制作对电视新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在受众观看新闻节目时,编辑效果好的新闻会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运用新闻后期编辑制作的诸多技巧,将技巧配合衔接紧密,推动新闻素材的合理筛选和科学组合,使电视新闻节目素材间优势互补,产生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节目编排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合理裁剪,将增加新闻节目的新颖性,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如果编辑和编排质量较低,会削弱电视新闻节目的观赏性。
2.1 单个新闻的编辑技巧
新闻标题、导语和结构编辑是单个新闻最关键的部分。一是标题编辑。现代观众受“快餐式”新闻消费理念影响,往往注重新闻观赏性,这就需要在标题中应用一定技巧,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因此,可适当运用引用、夸张等修饰方法对新闻标题进行表达,吸引观众继续往下看,必要时可利用副标题对新闻进行解释。二是导语编辑。新闻导语在新闻信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尽量利用修饰技巧和修辞方法对新闻进行简洁有趣的介绍,对新闻信息进行凝练概括,抓住关键点和传播点。特别是随着观众心理需求变化,“一句话”导语成为发展趋势,对编辑技巧性表述要求更高。三是结构编辑。新闻节目主要构成内容是采访对象表述,要注意在不同采访对象间要保持连贯性,防止因其他信息插入造成观众接受新闻信息混乱。在采访对象较多时,可以采用谈话互动方式,让新闻“活”起来,增强受众参与感,特别是不同采访对象同时发表意见,可以增强新闻信息的全面性,使观众能从更多的角度接受新闻信息,提升新闻传播效率和质量。
2.2 优化组合新闻信息
在电视新闻编排中,传统方式是按照新闻信息重要性进行排序,按照新闻信息重要性递减排列。但在全媒体时代环境下,这种编排方式可能会造成观众在观看了比较关注的新闻后就收看其他节目,影响收视率。所以,要采用峰谷编排法,将具有重大新闻价值或突发性公共事件作为头条新闻,然后根据观众收看习惯和心理,将新闻信息按规律性排列,使不同新闻信息之间组合后产生“跌宕起伏”的效果。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台,因为新闻内容相对较少,可采用“分段”式方式进行播放,每一段都提炼精彩的片花,穿插新闻提要、回报等形式,让观众保持持续的收看兴趣,给予观众一定的休息时间,让观众在收看新闻全过程都保持饱满情绪。
2.3 适当运用音乐和修饰
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画面“立体感”和解说“层次感”不断增强,特别是适当运用配乐修饰技巧,可以使新闻更加生动活泼。高雅音乐和优美旋律配合,可以使原先对观众而言单纯单调和枯燥乏味的内容及叙事变得更具观赏性。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播报中,在现场废墟或悲痛画面中多是配合悲伤、哀悼的音乐,在幸存者被救后多是配合欢快的音乐,在现场救援一线的救援人员拼尽全力抢救时,多是配合慷慨激昂的乐曲。通过新闻配乐技巧运用,突破了电视新闻画面和内容局限性,可以开拓新闻的叙事空间、渲染和营造情绪,增强新闻节目的连贯性和故事性。电视新闻同期声是在新闻现场拍摄的现实声音,包括现场人物语言、记者报道语言等,特别是新闻节目中的会议新闻,单纯播报新闻难以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会议讲话声音片段;在深度新闻报道中,可以多次出现新闻当事人对事件的讲述和会议。通过应用同期声技巧,增加新闻现场感,使观众感觉新闻节目更加可信。
2.4 突出地方特色
市级电视台观众主要是本地群众,心理归属感和认同度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方面,所以市级电视台要创造自己的“地方特色”,吸引观众了解身边人和身边事。这就要求在编辑选材时结合本地文化、民俗和特色优化选材,通过赋予地方性编辑色彩手法,使新闻对观众产生天然亲和力。地方新闻要在把握整体准确和可信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模糊化处理。例如,可对敏感采访对象进行马赛克等处理,防止对受访对象产生不良影响。
电视新闻在编辑中有许多技巧,通过合理运用技巧编排,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吸引更多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提高节目收视率。
[2]李天世.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工作[J].科技传播,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