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升
内容提要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它在推动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同时,也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
关键词 转型 新闻教育 未来 需求
一、互联网对新闻传播教育关系的重构
首先,媒体融合对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构。媒体融合不仅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也成为诸多问题的源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变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框架。一方面媒体融合为学生社会认知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学生的社会认知也因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使其能更多地运用新媒体的多个渠道选择性接触各种思潮和问题,进而在观点的接受和意见的参与中形成价值观。所以新闻传播教育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到为党的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
其次,媒体融合对已有新闻传播“教”与“学”的重构。新闻传播教育长期以来坚持的是对口培养的路径,专业和课程总体上是根据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但在传统媒体瘦身求变、寻求多元化突破以及融入互联网+的整体性变革中,作为新闻媒体人才的上游提供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将来千什么,是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当前传统的采编制作的人才需求在萎缩;媒体融合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大,使媒体出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现象。比如媒体转型需要编辑记者具备产品思维,需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锁定媒体的目标受众的人才。但目前高校新闻院系的核心课程依然停留在新闻传播史论和采写编评摄等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实战能力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错位,导致了现有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多方面的不适应。正如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2015年8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部校共建院务会上所说的,新闻学院要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在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上也要创新,现在的问题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拿筷子,更要让学生学会做菜。
第三,媒体融合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构。媒体融合一定意义上加速了专业知识的贬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依赖,太大弱化了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凸显出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数学能力上的短板,也使师资队伍的转型成为新闻教育转型的难点。同时,媒体融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掌握单一的媒体实战技能的传统人才,很难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针对新闻媒体人才需求的调研中,羊城晚报社社长刘红兵认为媒体现在迫切需要三类人才:一是具有研究分析能力的人才,这类人才能够对国内外典型案例、媒体市场和传播技术前沿要有分析研判的能力;二是具有“跨界”能力的人才。传统媒体转型的实践证明,内容再造要求我们必须有能力“跨界”;三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既要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突破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培养,教育部、中宣部办公厅联合实施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明确了新的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强化实践环节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保障,深化高等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近年来新闻院校围绕“一个强化五项改革”,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探索。
一个“强化”,就是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之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以“理论”引领“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课程学习的实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专题》《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讲座、《国情教育》等课程;二是把“理论”嵌入“实践”,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与理解。2015年7月-8月,学院选拔100名本科生、研究生分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同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向革命传统学习;三是变“带动”为“互动”,拓展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空间。依托学院的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基地,引导学生关注网络舆情,做好热点事件的舆情研判。鼓励学生参与“舆情工作室”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运作,加深了学生对新媒体传播共性和个性的认识。
五项改革,一是改革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实施高校与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互聘计划,让教师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让媒体从业人员讲授媒体前沿改革的实践经验,这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注重学科交叉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如暨南大学为强化学生新媒体技术的培养,举办移动新媒体专训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训班、数字营销“外脑挑战”大赛,并资助孵化学生的徼信公众号。
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是推进和完善校政、校媒和校校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建育人基地和平台。与广东主流媒体重新签订共建协议,进一步充实合作内容;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和就业领域,2015年,继与井冈山、延安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共建“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又与南方电网传媒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有限电视台、新华网广东频道等单位签订校外实践基地;与省内外高校协同育人,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实验班”,2015年9月份选拔来自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多名本科生到新闻学院交流学习。
四是改革实践教学,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学院从2012年暑期起,每年组织大型的跨地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眼界、长见识、强作风、学本领,用行动诠释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理念。2015年5月至6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院与《南方日报》共同策划“抗战中的海外赤子”大型专题报道,记者和8名学生分赴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对当地曾经参加抗战的华侨及其后代进行采访。该专题报道在《南方日报》分10期刊发,全球40多家华文媒体转载,社会反响好;2015年12月13日-17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羊城晚报》“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团赴印尼开展为期五天的采访活动。采访团通过走访雅加达、泗水和万隆等地的政府部门、企业商会、高校研究所等,重点报道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历史渊源、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探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更多的合作机会。
五是改革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整合院内优势资源,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目前学院的《新闻事业经营管理》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微博:“微写”与“博识”》获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目前MOOC《数字营销传播》《视听语言》等课程也进入录制过程即将上线。
三、拓展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空间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当前的媒体融合和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新闻传播教育要立足创新发展。为什么要创新?因为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是新的环境、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沿用原有的惯性思维、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方法无法解决现存的很多问题。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树立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理念。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既要有面向问题的勇气,也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新闻传播教育要注重协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1080个新闻类的本科专业,约有46所高校办有新闻传播教育,在校学生达20万人。无论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高校几乎是全方位涉足新闻传播教育。但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堪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媒体和社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可用之才,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做出调整,协调好发展规模和培养质量的关系。
第三,新闻传播教育要注重绿色发展。新闻传播教育肩负着守卫主流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责任,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如何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教育,把坚持正能量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要求,引导他们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第四,新闻传播教育要注重开放发展。媒体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跨界”,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界限分明的专业设置难以应对当前“众媒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能显示其社会价值。所以,除了人才培养机制的“跨界”组合,基于知识和能力“跨界”融合前提下的新型的人才培养乃重中之重。
第五,新闻传播教育要注重共享发展。新闻传播教育不是象牙之塔,它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理应回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在“一切皆媒体”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人都是传播者,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媒介素养的新闻传播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讲,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子应该比以往更开阔、更接地气,所以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应成为激发新闻传播教育活力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