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破译阅读教学的语言密码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的方法

2016-03-03 09:38:04杨娟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藤野品味语言文字

杨娟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

咬文嚼字,破译阅读教学的语言密码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品味的方法

杨娟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

“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也是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

语言品味;揣摩字词;朗读品味;比较推敲;填空补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阅读教学正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课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语言文字”四个字上,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核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绝妙风情,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学习心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揣摩字词法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一个精妙的字词,或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或巧埋伏笔,或精巧生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连词、副词等揣摩品析,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者深刻的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在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质,我引导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品味,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体现藤野先生性格品质的关键词,并结合上下文分析。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学生在文中画出“便”“从头到末”“用红笔”“添改”“一直”等这样的关键词,并反复咀嚼推敲,明确了:“便”字强调时间之短,可以想见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作业改得及时高效;“从头至末”突出细致全面,无一疏漏之处,工作极其严谨;“用红笔”是为了更鲜明地让鲁迅先生明白讲义中的不足之处,可见老师用心良苦;用“添改”而不用“修改”或“批改”等词,因为“添改”有增加和订正的意思,既与下文“订正文法的错误”的内容相呼应,更能表现出藤野先生不仅是履行医学老师的职责,更是发自内心对鲁迅先生的关心。“一直”说明藤野先生为鲁迅先生添改讲不以是偶尔为之,这份关爱更让人动容。如此咀嚼揣摩推敲下来,再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不难发现出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原因不仅是其工作上的一丝不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真诚的关心,更有对鲁迅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品质,这带给作者莫大的慰藉和激励!

这样引导学生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目标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绝不杂糅,直击重点,问题解决高效,学生收获得实在,学生不仅揣摩到文字所包含的意蕴,而且提高了对语言喜爱和玩味的兴趣。

二、比较推敲法

比较法是语言品味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也告诫我们: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最紧要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运用比较的方法,抓住课文中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反复推敲,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思想和艺术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匠心。通过比较推敲,学生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上的“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联想,逐渐培养学生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1.删改比较法

删改比较法是指将修饰限制成分加以删减,并将删减后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以体会语言的妙处。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

比如,王君老师教学毛泽东的一篇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引领学生品味涵咏文字的方法可谓精妙:删除比较若干句子中“我”这个限制性定语,品读“我”这个限制性定语的表达作用。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诵读、比较、品味,一气贯穿,读得酣畅淋漓。在比较中,明晰了有“我”没“我”的不同效果,渐渐地体会出“我”贯穿全文所蕴蓄的那份自信自豪的情感和一路高歌的气势,更明白了一篇典范的新闻稿中蕴藏的绵长厚重的滋味。

如果我们用讲授的方法去强调,或者直接让学生讨论“我”这个限制性定语有什么表达作用,学生都难以体会从运算顺序、a的取值范围考虑)

问题三:就你的探索,请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进行交流探索。(过程较为坎坷,不够顺利,问题一基本解决,问题二部分学生成功探索,问题三只要解决问题二的就能很顺利解决问题三)

师启示:不妨让a取不同类形的值,研究其结果,再次探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部分学生的帮助下,再次进行交流探索,班级全体同学基本能得出结论。

师:有没有谁能将生3结论进行统一?

师生举例说明。

反思二

本次探索较第一次探索困难,耗时长,困难多,但效果好,学生真正经历了观察,动脑去理解、创造、验证的过程。从过程到效果,都能体现出课改的意识。从过程看,学生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动脑去探索,不存在一眼看穿的问题,也就是如同第一课中无需动脑的问题,因而不会由于表象的东西而直接得出相应的结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一次质的收获,都是学生加深理解再认识的过程,也正是这一道道障碍的存在,才显得探索的必要,体现探索的实质。从效果看,学生不再让表象的东西掩盖性质的内涵,达到很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尝试用辩证分析法去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分类讨论的思维,同时学生体会到探索所赋予他们成功的喜悦与创新的成就感,从后面的课堂反馈到课后作业,效果都明显好于第一节课。由此可以肯定,本次探索体现了探索的实质,收到了应有的效果,是一次必要的有效探索。

比较两次突破与两次反思,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再次反思,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当教师在引导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探索新知时,却不能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探索有时只是形式的存在,主要由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观察无需动脑便能提炼出结论,然而大量的数学教师明知这一问题的存在,仍然让探索流于形式,不仅不利于知识的生成,而且无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通过这一知识点的二次不同探索及反思,感觉一次成功有效的探索离不开探索情境的有效设计,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的内容,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可见,设计探索研究问题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学生探索的实际效果,影响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设计探索情境时不能照本宣科,而需要创造性地设计一些障碍,便于学生探索时出现更多生成,从而加深理解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藤野品味语言文字
品味“莓”好
幼儿100(2024年13期)2024-04-24 08:37:08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藤野先生谈鲁迅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