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妹
(苏州市吴江区八坼中学)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张孝妹
(苏州市吴江区八坼中学)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领域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是教学的难点。结合教学经历和体会,从知人论世、反复吟诵、解读鉴赏三个方面对古典诗词的教学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古典诗词;知人论世;反复吟诵;解读鉴赏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素有“诗国”之美誉。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创作繁荣,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古典诗词是文学领域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诗词,每篇都是古典文学的佳作。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呢?
要想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首先应是对作者本人和诗歌背景的了解,即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讲李白的作品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李白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经历、思想、个性,努力还原盛唐时期特定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生存、思考、写作的活生生的李白。李白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个性自由的人物。一方面,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另一方面,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承,也不屑于与世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他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在诗中,他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体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深刻寓意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心中的郁闷和不平,萌生了归隐江湖的想法。如果我们不对李白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个性做一些了解,就很难明白他这首诗中的心境。所以,要读懂一首古典诗词,就一定要了解这篇作品作者的生平事迹、个性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特点。
诗歌的语言含蓄隽永,音韵和谐,节奏分明,最适宜朗读。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就能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例如,学习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要让学生去感知词中所寄寓的情感,对于初一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来捕捉情感信息。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在朗读中揣摩、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词的意境。其次,老师自己或找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范读者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语速、语气、语调,让听者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言熏陶。最后,要求学生齐读,体味这首词音韵的和谐,节奏的明快,引起感情的共鸣,增强词的感染力。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反复吟诵,学生对于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那种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必然有所感悟。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从而体验诗人的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这种方法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应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教师以讲代诵,恐怕效果就没有那么好。
当然,朗读古典诗词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尽情享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此外,反复吟诵之后,如能背诵,效果就更好了。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优美词句的积累、文言语感的培养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典诗词的解读鉴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解读鉴赏一首古典诗词,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细读诗题,感知诗词的内容
许多古典诗词的题目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的简洁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夏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的题目不仅交代了地点(云间),又表明了情感(别),一看诗题未读诗句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主旨——诀别故乡之作。可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诗题。
2.抓住诗眼,体会诗词的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要抓诗的题目,更要把握诗词中提挈全诗,凝练传神的关键字眼,这就是所谓的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例如,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之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词应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读?可否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呢?”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寻找文中的诗眼。学生明确是“离愁”。的确,这个词就是诗眼。接着,教师可用这个诗眼继续教学,提问:“作者写了哪些离愁别绪,为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呢?”这样就通过诗眼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中,能够使学生深入探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3.研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
所谓意象,简单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容忍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基本固定的,如“杨柳”,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所以,阅读古典诗词,只有抓住作品中的意象,了解意象说象征的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体悟诗词的意象美,真正读懂古典诗词。例如,学习晏殊的《浣溪沙》,词中写道“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西下的夕阳,既是写景,又是词人心情的反映。词人借“夕阳”这一意象,生动形象地倾吐了满腔的沉郁,抒发了不尽的幽思;同时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现的微妙情怀。“落花”形象地描绘了春意的衰残,暗寓了人事无常的感慨,饱含着无限低回、怜惜、凄楚的复杂感情。“归燕”,意味着春秋的更迭,年华的消逝,又怎能不益发加深这萦绕梦魂的思念?同时描写落花归燕,抒发春归人去的怅惘。
以上只是我教学古典诗词时的一点粗浅看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教学需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具活力,从而让这朵耀眼的奇葩散发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刘智俊.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
[4]曾发勇.初中古典诗词的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200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