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文化建设

2016-03-03 19:54卢克平
关键词:办学大学精神

卢克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信息与文化·

论大学文化建设

卢克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大学文化建设是由物质、行为、制度、精神不同层面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以及官场化、商业化、市井化等不良倾向。坚持四位一体、全员共建,积极凝练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强化制度建设和校风建设,重新铸造大学之魂,是促进大学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学文化;文化建设;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是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强化文化软实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驱动的客观需要。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开创者和引领者,必须切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任务,着力办好富有文化底蕴与鲜明特色的现代大学,以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推动大学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层次

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伏尔泰将文化解释为:训练和培养心智的结果和状态,用来描述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也就是说,文化是通过教育获得的东西。大学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的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上由大学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血脉和根基,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从内涵上可以将大学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基本方面,这四个基本方面反映出大学文化从低到高、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建构。

(一)大学文化的第一层面——物质文化

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物质体现,是大学精神的物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建设大学物质文化的关键,是赋予物质文化以神韵,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因此,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器物的投入,更要注重其内涵的拓展与延伸。大学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形态,如校园环境、建筑布局、人文景观、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手段等有形事物,不仅凝结着大学人的劳动,而且是大学人意识的固化,随着历史的积淀,大学物质文化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扩展。大学物质文化蕴含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加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中,校园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设备建设、师生住房建设等是重要表征。一个破旧脏乱的校园,陈旧落后的设备,拥挤不堪的住房,其文化育人功能和对行为文化的建构作用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和制约大学内部更高层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的形成。在大学建设和发展中,应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因为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保证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

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水平的大师、高层次的重点学科(专业)、高质量的精品课程、现代化的办学条件、稳定充足的经费保障等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科专业建设,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办学特色的主旋律和质量工程切入点、突破口,也是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的根本区别。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结合学校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支持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梯队。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世界一流的特色学科专业闻名于世。因此,本科教育要以学科专业为本位,高职高专教育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保证专业课程的新颖性、及时性、超前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第一层面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文化最基础的客观物质形态。

(二)大学文化的第二层面——行为文化

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行为载体,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规范、精神文化为导向的大学人在实践中的行为总和与总特征。大学行为文化体现在大学的校风上。校风是指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行为活动中形成的集体行为风尚,反映着该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教师的仪态举止和学术风范,特别是那些谦和待人、学术成就斐然的学者、教授,他们的为人、为教、为学的品格和气质为学生和世人所仿效、传颂,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一所大学的校风主要包括学生的学风,教职员工的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也是大学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教风是学风在教师行为上的表现,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所大学只要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会出现一个好的教风,有了好的教风,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风,带动培育良好的校风,从而构建优良的大学行为文化。

(三)大学文化的第三层面——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是维系大学内部运行,规约大学内、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规定等制度体系的总和,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大学制度文化是促使大学行为升华为行为文化的制度保障,是对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的常态约束,是大学精神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遵循。制度文化建设要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引领,坚持有利于教学科研、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有利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大学制度文化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制定、共同维护、共同遵守、共同践行,通过长期的制度化进程,不断巩固和强化行为文化,把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自觉,外化为行为习惯,促进大学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四)大学文化的第四层面——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从精神层面深刻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大学发展的精神指南,处于大学文化的最高层次。良好的大学精神文化,是形成共同办学特色和正确发展方向的价值基础。

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核心内涵。

一是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就是关于如何看待大学、如何办大学的思想观念。大学到底是什么,大学的职能是什么,以及怎样办大学,理念不同办学方式也不同。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争论最激烈的一些问题,无不与大学理念有关,如大学主要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问题,大学要不要发展教育产业及怎样建立教育市场问题,大学的发展与质量标准问题,大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问题……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结论。同样,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方向等,诸多关于大学办学的重大问题,也与大学理念直接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促进文明发展的主要阵地,是社会至关重要的机体。大学的地位变得越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理念进行深刻反思。因为大学发展之方向,关乎国家文明演进之方向。

二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的精神支柱和心理支撑,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根本动因,也是大学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大学精神,从本质上讲,是大学人的精神,是大学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创新创造的精神。大学精神不仅是衡量一所大学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学术造诣、道德情操乃至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整体面貌、办学特色和凝聚力、感染力、影响力、辐射力的内在反映——是不折不扣的大学之魂。大学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大学精神在实践和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人们常讲的“北大的创新、清华的严谨、南开的笃实、浙大的坚韧”等,便是它们所特有的大学精神所展示出来的风格与气韵。

三是大学使命。大学使命即大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它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形式,是依据“大学理念”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30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加塞特出版了《大学的使命》一书,提出大学应走出“象牙之塔”,打开校门,走向社会、服务大众、推进社会文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公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第一条便是“教育、培训和开展研究的使命”,明确指出:“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需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

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的发展有无文化的介入和渗透, 有什么样的文化介入和渗透, 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文化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大学文化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影响是良性的,还是劣性的, 取决于其文化自身是优质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庸俗的[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认真审视当前大学文化的现状, 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 受市场利益的驱使,许多大学完全漠视大学文化的存在和建设, 不顾大学教育的宗旨和培养目标, 视大学为加工基地, 只重数量, 不重质量,只顾“硬投入”,不顾“软投入”, 致使大学精神文化衰微,文化育人功能缺失,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一些大学在世人的眼中已完全失去传统大学的神圣和尊严。在不少大学里,呈现在人们眼前更多的是偌大的校园、林立的校舍、先进的硬件设施及人头攒动的学生,而学术文化氛围却极其淡薄, 顶多看到一些木然的雕塑和刻板的标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大众化目标的实现, 大学办学环境得以改善固然是应该的, 然而忽视大学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却是可悲的。

(二)大学文化存在官场化的不良倾向

中国大学的官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政力量干预大学发展。当下大学管理行政主导问题突出,使得“中国大学越来越像官场”。死板地按行政指令来办学,很可能把一千所大学办成一所大学。当前我国大学尽管有级别、层次、专业等差异,但面貌过分趋同却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很多曾长期在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工作过的官员,都去高校做校长、做领导,尽管带来了资源和人脉,办事方便多了,但是大学里行政力量越来越强,污染了学术氛围,扭曲了人际关系,影响和干预了大学的健康发展。二是大学发展极“左”冒进心态凸显。政府、民众、舆论对大学的要求太过苛刻,给大学发展带来了多重压力。大学发展的脚步乱了,“百年办学”的历程被压缩了,在“大跃进”思想的推动下,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盲目快速发展。当今许多校长都希望在几年任期内,使大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几年下来,发生变化最大的是大学建筑。以中国大学目前的发展阶段去承受政府、民众、舆论的压力,造成了大学的畸形发展。三是一流学者从政愿望强烈。一个人的专业达到顶尖状态,就会专注一域,思维可能产生盲点,过于强烈的学术背景和突出的学术成绩,很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和自负心理。部分一流学者当了校长或行政管理人员,很容易刚愎自用,也很难公允地对待其他学科。四是行政官员博士化泛滥,严重干扰了高校学术的独立性。据《半月谈》杂志记者2008年底调查,“一些国家部委领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2]。事实上,除了极少数身在官方研究机构,具有官衔级别的人之外,真正的在职官员,成天忙于公务或者应酬,在现今严进宽出的学术体制下,要想真刀实枪地通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事实上可能性很小。在读博期间完成学业,通过课程考试、综合考试(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脱产来听课。最后的博士论文是怎么回事,就更难说了。但正如《半月谈》记者调查显示的那样,但凡官员读博,学校是有绿色通道的,在有些学校官员还装模作样的来一下,考一考,或者请秘书代办一切;也有个别学校,只要官员级别足够高,连样子都不用装,最后来戴方帽子就行了。正因为如此,在职官员拿博士帽,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毋庸讳言,这种潮流的结果,导致了双向腐败[2]。在官场,导致所谓“知识化”或者“知识型”干部的掺水变质;在学校,则会产生权学交易,败坏学术诚信和学风,严重腐蚀大学精神。

(三)大学文化有商业化、市场化蔓延势头

许多迹象表明,当前的大学(包括研究机构)越来越浮躁、功利,校园充满着商业之气、市场之风,甚至学术中也充满着铜臭,为金钱而进行科研、申报项目,然后急功近利、敷衍抄袭,草率结项,玩文字游戏,制造大量的学术垃圾。这种情形,不仅影响到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文化生态的不良示范。大学文化的沦落,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整个学界传统忧世情怀的退化和异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是中国古代士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理想情结。当然,这种忧世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功利性的一面,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古之士人,君子之风盛行,在个人功名与社稷民生、小利与大义之间,心底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正因为如此,数千年来的读书人,虽大多命途多舛、穷困潦倒,然知识的尊严却能傲然屹立,读书人的形象和风骨也令世人敬仰。“反观当前的‘士’,即那些跻身于象牙之塔的专家教授、学者们,如此忧世情怀虽未绝迹,却已是非常稀少。堪称知识分子立身之本的忧世情怀,大多已经被异化为绝对的功利情结。标志就是:学术成了利益集团的侍婢,甚至完全失贞,沦落至‘利’尽可夫”[3]。忧世情怀一旦异化为完全的功利之念,学人的面目便无可观瞻,其所谓的学术水平也不能不令人生疑。

(四)大学文化市井化、庸俗化态势不容忽视

大学文化具有深刻性,高于大众文化、市井文化和庸俗文化,体现着高级文化层次的特征。当前社会上流行一时的“超女”文化,追求“文化暴发”,一夜成名,反映出一种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这显然就是庸俗文化,没有任何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作基础。毫无疑问,这种文化不可能把国家和民族带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大学允许,也应该研究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现象,考察其来源和影响,并加以创新和引导。但是,大学本身却必须保持一种高于一般社会文化的文化形态,或可谓之“象牙塔”现象,而不应把自己降格到一般市井文化。这样的大学文化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引领社会文化前进,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在市井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大学已沦为现实生活的附属品,失去了独立的文化灵魂和学术传统,一些知识分子为稻粱谋,沦为高级市井。其主要体现:一是实用主义盛行。大学成为服务于具体现实需要的机构(看看全国有多少所大学争着抢着办MBA),教育体制僵化、人文思想衰微。二是教条主义蔓延。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按现成教科书及教学程序进行灌输,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造成学生视野狭隘、思维古板、悟性迟钝、情感苍白,综合素养低下,要么成为驯服的工具,要么成为投机钻营者。三是世俗化倾向明显。毕业工作的压力、消费观念的诱惑把学生的思路、情绪和对未来的憧憬引进死胡同,一些大学校园钻研市侩的交际学、公关学、谋略学、厚黑学蔚然成风,对走捷径、找门路趋之若鹜,近亲化、人情化、宗派化陋习猖獗,而且愈演愈烈,成为导致学术退化、学术腐败的重要根源。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实践证明, 建设大学文化的有效途径,就是着重培育大学的“校魂”,构筑全员共建的大学文化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建设模式,同时,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南。

(一) 以培育“校魂”为宗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校魂”,是大学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是大学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成为大学文化的内在核心, 成为大学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从大学的根本职能上来说,大学精神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莫过于创新精神。 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是大学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宗旨和人文理念。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 把创新精神融入大学精神塑造的全过程, 使之成为大学文化“核心之核心”, 使之成为激发广大师生创新知识、创新文化的强大内驱力, 从而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

(二)构筑全员共建的大学文化体系

大学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一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育人环境和激励追求真理、创新创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大学文化通过大学的环境设施、大学人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作风气质、价值追求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来,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良好大学文化的形成,必须依靠学校各个部门、全体师生员工甚至家属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通过弘扬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树立全员共建意识,充分发挥全校师生员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 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文化建设模式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和组成部分各有其功能和特点,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物质文化是实现大学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基础, 行为文化是外在表现和特征,制度文化是内在运行机制。建设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必须将四种层次的要素统筹安排、协调兼顾,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强化精神文化建设,凝练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根本在于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要以学校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为特色,凝练学校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内核、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要提倡和而不同的办学治校理念,在尊重差异中增强创新性,在多样发展中实现统一性;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大学精神的共同内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引领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的重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积极弘扬主旋律,培育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精神文化[4]。

第二,创新大学制度建设,促进文化永续发展。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大学文化的根本保证。大学制度文化体现了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关系,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原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它一方面约束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另一方面又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提倡强化办学特色,倡导兼容并包与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多样化,这些都需要长效化的制度性保障。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化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大学有机体的运作不仅要激发教师学术、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确立广大师生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这些都需要长效性的制度体制。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长期积累的产物,是制度观念化的结果。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创新,促使制度成为大学文化永续发展的长久推动力量,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三,注重行为文化建设,树立良好教风学风。大学行为文化作为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学校风貌的动态体现,是大学精神文化在实践中的践行和弘扬。大学行为文化体现在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上,其核心是“学”和“行”。“学”包括教师的学识、学生的学习,也包括大学教学科研行为中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创新;“行”不仅仅是指大学人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和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大学主流价值观影响和陶冶下形成的行为方式[5]。对教师而言,表现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对学生而言,就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刻苦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管理服务人员而言,表现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理念,围绕中心、服务教学的大局意识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是良好校风的基础,也是大学行为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四,抓好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高雅育人环境。物质文化既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以文化育人的物质载体。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精神与物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物质与文化相得益彰、有机融合,实现物质与文化的有机统一。

(四)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近年来, 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理论研究, 比如对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各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塑造功能等问题, 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实证。此外, 如何在充分吸纳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 大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思想、教育制度和办学理念, 进而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系统也亟待深入研究。

总之,建设高品质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使其在弘扬大学精神、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真正肩负起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现实命题。

[1]范红.刍论大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8):101-103.

[2]张鸣.官员博士化,官场和大学都输了[N/OL].(2008-11-13)[ (2016-05-15].http://news.163.com/08/1130/09/4S04FIMP00012Q9L.html.

[3]郭之纯.行政泛化,咋看大学如官场 教授像商人.[N].广州日报,2005-12-05(03).

[4]贾淑敏. 大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77-79.

[5]唐国战.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价值与特点[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3):7-10.

(责任编辑:蔡宇宏)

2016-06-2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5BKS008 )

卢克平(1963—),男,河南舞钢人,校党委书记,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研究方向为多复变函数论、微分几何和高等教育管理等。

G647

A

1003-0964(2016)05-0073-05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