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善用中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三维思考

2016-03-03 19:54黄玲丽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众民族

黄玲丽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人:善用中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的三维思考

黄玲丽

(信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国、家、人既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也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国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家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人是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道德教育

节日是道德的寓所,道德成就了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文化底蕴深邃,德育价值丰厚。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系统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中华文化中,国、家、人历来是人们自我定位、民族认同、追根溯源的重要单元。国、家、人三个视角,同样可以成为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分析与整合的重要线索。

一、国: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根”

迄今为止,全球化融合的是人们生产生活交往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人类社会依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的生存单元。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性地再现着一个民族的性情爱好、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价值取向等。因此,作为民族意识存在的重要基础和集中反映,节日文化自然地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历史发展和现实面貌的重要窗口。节日文化所蕴含的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则成为不同时代德育资源的根基。

爱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元素。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187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及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在传统节日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内容和鲜活的现实再现。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优良传统与崇高品德,在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节日中有着集中的表现并一直传承至今。爱国主义之所以在与传统节日的互动中,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它源于人们对群体力量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高于这种力量表达本身;二是它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性地互动与融合,并且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维护、发展安全提供内在的持久的精神支撑;三是它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始终表现并契合着时代精神。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今天的民众节日文化活动中依然浓厚而热烈。屈原出生于战国时代,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之所以敬仰和怀念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具有爱国忧民、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无论端午节节日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什么,但都是人们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表达和传承。著名学者萧放曾对端午节的主题做出了三个方面的概括,即“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恋家国”[2]150。其中端午节主题第三个方面的内容“眷恋家国”,既是端午节日习俗流传至今最具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端午节日最具德育价值的现实体现。清明节缘起的传说很多,其一说是为纪念春秋时代的爱国忠臣介子推。春秋时期,“忠君”与“爱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义语。介子推“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的爱国胸襟,是其深得世人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中秋节等,则以亲人团聚的形式表达着热爱家乡、眷恋故土的爱国情怀。

“根”需植入沃土,“根”要深入内心。传统节日以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正是因为传统节日“根植”民众的特点、蕴含民众爱国之心的特色,才能传承历史、统合未来。在灿若星河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绵延传承至今,毫无疑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根植沃土、深入人心。时至今日,节日文化仍然能够较为集中地体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突出反映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因此,节日文化就成为广大民众精神世界生动展示的一种文化形式,成为国家历史积淀与文明性格的一种具体象征。当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已经成为民众参与面广、凝聚力强、表现力鲜活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

传统契合时代,时代扬弃传统。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深度国际交往相互叠加的新形势下,建设饱含爱国传统与革新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自立、人民自信、国家自强的内在要求。当前,国内许多重大节日活动,其举办地点的选择较多考量著名风景区、革命纪念地或重要文物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依凭美丽的山川河流,将优良的革命传统、厚重的历史与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互动融合,以对接时代需要、净化人们心灵、激发爱国激情。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不少节日的褪色与衰变,从表象上看是由于民众认同感不足、参与人数式微的缘故,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落后于社会发展和远离现代民众生活而最终被时代“遗弃”。

自从国家出现以来,“国”就成为人们最为认可同时也是人们精神与心灵依归的重要单元。不同国度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节日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生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渗透着人们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情感。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不仅是节日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时代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家: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线”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血缘为基、以家为线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社会。“从文化传统角度看,‘好家训好家风’传承历史,积淀文明,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一种精神记忆,一种精神纽带,其价值观已成为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3]12。除国家、民族外,家是自然而基本的生存单元,浓厚的家庭观念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活动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古代社会的节日文化,本质上就是以家庭为节日活动单元的一种文化展示与传承活动。家庭在节日活动中呈现出浓厚而持久的轴线性。随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家”的观念出现淡化趋势,重塑其“轴线性”,整合与运用蕴含于传统节日中的德育资源并使之显性化、线性化与时代化,不仅紧迫且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家庭团聚的传统意识,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精神家园”。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是伴随中华民族整体发展进程中的节日活动而形成,具有深厚的民族与历史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中最具家庭意识的当属中秋节。中秋节以“月圆”喻“家圆”,既有寄托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饱含着对丰收与幸福的诚挚期盼,成为内容丰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千里共婵娟”就是对身处异地的游子期盼家人团聚、思念亲人最为典型的心理写照。与中秋节一样,春节、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从不同层面表达着人们对亲人团聚、人伦和谐的美好愿景。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以家为本的理念,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团圆和美、人伦孝悌的优良家庭观念,也是维护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传统节日浸润着家庭伦理,家庭伦理维系并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家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传统节日也大多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而生成与展开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大多是以家庭为主的内聚性节日。传统节日活动注重家庭成员间的团聚与交流,将节日看成是培育家庭意识与强化家族人伦的民俗时间”[4]53。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节日,正是因为有着引导家人团聚的浓厚亲情,才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有了“团圆节”的别称,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过春节时亲人及邻里间的走访拜年、元宵节比喻团圆的“汤圆”和向往光明的“灯市”、中秋节比喻团聚和思念亲人的“赏月”,无不孕育着家的浓烈氛围。这种饱含亲情关系的节日活动,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家、归家以及亲人团聚的良好时机。此外,端午节也有出嫁的女儿回拜娘家的习俗,重阳节则是敬老孝亲的专有节日。因此,传统节日活动中又赋予亲人之间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责任和义务。尽管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内涵,其节庆形式也有差异,但在与“家”有关的节日里,人们内心涌动的则是团圆、和谐等共有的浓厚的情感与期盼。这种血脉相通、水乳交融的思念亲人、热爱家乡、家国和谐的伦理观念,既是最易唤起也是极尽亲和与自然的情感。这种具有广泛社会与群众基础的节日文化,既彰显了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更体现与契合着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

在今天,节日活动依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节日在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心目中有些黯然失色。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性因素外,区域内不同国家和民族对节日纪念及其符号价值的“争夺”、国际范围内多元文化及西方节日的冲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面对这种复杂局面,传统节日的当代复兴可经由两个步骤来推动:节日活动与家庭生活融合;节日活动与公众生活衔接。前者是起点,后者是深化;“起点”因依托家庭观念而具有现实性,“深化”因符合时代特征而具有生命力。

适应国内外的新变化新形势,形成节日活动与家庭生活相衔接的新的节日文化,是传统节日复兴与重建的重要一环。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饱含浓厚家庭观念的节日,则可作为重塑传统节日当代价值的现实切入点。现实生活中,作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传播与弘扬家庭观念的传统节日,所传递的团圆、和谐、忠孝、仁爱等精神理念,与当下倡导与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相融相通关系。有了这个“切入点”后,那么构建起既符合时代特征又与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文化,就有了可靠的根基。能够与当代生活密切衔接的节日活动,既适应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又使其自身的节日生成与发展因具有广泛的社会与群众基础而呈现出鲜活生命力。在一个人员流动性强、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社会,形成家庭之外的和谐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必须面对并努力达成的重要课题。春节团拜、网上祭祀、龙舟竞赛、集体赏月等,都是现代社会社区居民极具群众性的节庆活动形式。一切文明的群众性的节庆活动,都体现着节日主体由家庭向社会的积极扩展,既可以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又能营造共享的公众文化空间、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进而有益于助推传统节日当代价值的实现。

三、人:传统节日德育资源之“本”

人是节日活动的中心,精神是节日文化的灵魂。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生发开来的,传统节日亦是如此。传统节日作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是“人化”与“化人”的互动实践,既是一种互动实践的结果,也表现为一种互动实践的进程。

传统节日“人化”的过程,就是德育资源生成的过程。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基于共同的语言、地域、习俗、信仰等因素,在历史发展中都生成并传承着各具特色的节日生活。传统节日,作为特定人群共有的时间节点,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际关系时自发形成的,同时也在自觉层面促成优良习俗融入人们共享的节日元素之中。这种基于“自发”而走向“自觉”的节日生成与传承,即是“人化”的过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广袤的地域,古老的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无论传统节日源起于节气节令、神话传说,还是始祖先贤、游艺娱乐等,它们都同样地寄寓着团圆和美、贵和尚中、敬亲孝悌、精忠报国等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毫无疑问,对于节日价值凝聚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在遵循“化人”基础上的“人化”过程。

传统节日的“人化”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能否与时俱进既决定了节日自身的命运,也是节日“人化”进程中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在这一点上,节日的“人化”需要处理两个问题:节日自身的价值凝聚;外来节日的文化冲击。节日自身的价值凝聚,就是人对节日文化的自觉选择,在过程上体现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5]130。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对于自身及世界的规律性认知,加之部分节日的原初内容落后于时代,“自觉选择”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人们出于保存节日记忆的历史需要,更重要的则是用贴近群众生活、符合时代要求的节日方式,以趋向于实现净化人的心灵、培育民众德操、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之目的。反之,就难以避免诸如寒食节和上巳节等节日的命运,在文化繁荣的潮流中日渐成为人们尘封的历史记忆。节日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节日的外来冲击实质是文化冲击,而造成“冲击”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一是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落后于时代发展,其自身因脱离群众生活而吸引力减弱;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增多,文化的多样性与互鉴性使得地域性文化不断经历放大空间后的“打磨”与“洗礼”;三是青年一代的生长环境的变化、民俗教育的缺乏、节日价值认知的不足,即节日传承主体的节日认知和认同意愿不强;四是政策跟进的滞后性使基于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度的大规模节日法定化起步较晚。从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的角度,避免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所谓“洋节”对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节日意识的冲击,当前可做的应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与外来节日相比,本土节日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信仰等更接近,也更具有亲和力与文化表达空间,因此宜用政策、教育、节日活动等手段增进民众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参与度,以体现其持久的、鲜活的生命力。二是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众普遍认同和身体力行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弘扬应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有效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基因和道德内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意愿强烈的多种节日活动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使其在倡导道德观念、传递核心价值的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中“有所作为”。

“化人”即教育人、感化人。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教育人的功能。节日文化以其以物化人、以情化人、以理化人、以人化人的多样性,使得其育人功能更具特色。“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现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6]2。从德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这一特定角度并参照双向主体的教育模式来说,此处所说的“化人”主要涉及节日文化的“化”的主体和“化”的对象这两类“人”。“化”的主体和“化”的对象,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节日文化开发、保护、运用、弘扬的效率与效果。

“化”的主体,既指节日文化的研究者与开发者,也包括人格化的组织或团体。据近些年传统文化“走热”的现象看,无论是节日文化的研究者还是管理者,在挖掘与弘扬节日文化时代价值的热潮中,其主动性与自觉性日益活跃。问题关键在于:在维持主体自觉性的同时,如何激发和维护主体作用对象的自主性。理想的出路在于,“接上气”与“接地气”的互动结合,也就是说在盘活节日文化的大棋局中,提升“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互动结合的力度与效应度。

“化”的对象,主要是节日文化的作用对象,即节日文化感召、熏陶或者说温润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大民众对于节日的自主意识、对于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才是节日文化关照“人”的真实体现。民众既是节日文化“化”的对象,更是节日文化生成与发展的主体。从缘起看,节日本身就是民众基于对自然规律及人伦关系的认知和领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民俗现象,民众是节日和节日文化的创造主体,而节日则是民众观念、民间文化集合与萃取的结果。根实方能枝繁叶茂。当下,节日文化的“化人”方略,主要应考量如下几个方面或途径。一是着力提升民众对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把作为观念形态的认同感同物化的节日活动结合起来,夯实节日的社会与民众基础。二是完善节假日厘定与管理制度,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民众热情参与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突出民众的节日主体地位。三是重视节日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的对接,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展节日文化产业协同起来,以新的节日精神内涵“活化”节日,展现节日魅力、激发民众参与热情、提升民众情感认同。

[1] 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 萧放.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J].西北民族研究,2009,(2):148-156.

[3] 王秋艳,汪斌锋.家训家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形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1):12-16.

[4]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50-56.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序[M]. 王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责任编辑:蔡宇宏)

Nation, Home and People: A Three-Dimensional View of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mo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HUANG Lingli

(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The festivals are the home of morals, and morals are the components of the festival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keep fresh as the time passes thanks to its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morals education. Nation, home and people are the important units of self-positioning, ethnicity identity and tracing origin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clues of the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of the morals resources among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Nation is the root, home is the clue and peopleare the base of traditional moral resources.

traditional festivals; moral resources; moral education

2016-04-19;收修日期:2016-07-2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DJ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6-GH-131)

黄玲丽(1971—),女,河南潢川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G41

A

1003-0964(2016)05-0006-04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众民族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我们的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