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03-03 16:48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210019李晞峰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4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教材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210019) 李晞峰



导学案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小学(210019)李晞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将任务教学设计为导学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务型教学策略导学案自学能力自主探究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大多数是按照话题编排,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任务展开教学。我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尝试将任务教学设计为导学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会学,继而学会。我对小学英语“导学案”设计的课前预习、课内导学、课后练习三方面做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潜心设计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导学案,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由于受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的限制,中年段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课前自主预习的任务。因此,我根据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结合课标要求、各教学板块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型导学案,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导向。

导学案可采用任务链的形式,一是课前预习,其内容包括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达标要求;二是课中导学,主要是任务型教学的步骤和学习方法的提示;三是课后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拓展。

二、精心组织导学,优化学生的习得过程

组织导学的基本前提是教师通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深刻领会教材的设计理念和整体框架。根据客观的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每个教学任务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联系,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有效的学习。

1.引导质疑:激发自主习得的欲望

一般而言,引导学生质疑,一是使教师能够清楚学生学习的难点、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去发掘和填充教材的“空白”。

2.点拨启发:在自主探究中习得

教师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不够,还要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出问题是教学任务有效达成的重要条件,解决问题无疑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习得时间,特别是学生的自主习得能力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时,要给予学生留富裕的时间,还要点拨学生的阅读技巧,指导学生作好疑问记录。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3.搭建平台:在自主交流中习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习得,有的学生已经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完成,甚至相差很远。此时交流则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习得。

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互相启发,自己纠正,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小组的讨论更加有效,教师要注意分组情况:(1)异质分组,小组成员一般为4~5人,每个成员各具特点,如小组内男女生搭配、成绩优劣等;(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给每一位学生设定一个角色,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角色要经常互换,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3)教师对小组整体的表现进行评价,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以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实现小组成员的互相管理。其次,进行全班交流。各学习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学习情况、习得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和讲解。按照导学案中的任务设置,以一小组为主讲,其余组补充。当然,任务设置的不同,各组所汇报习得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有时可将任务分解,由若干个问题组成,再把问题分到各组进行讨论和汇报。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点拨和反馈的作用,因为适时增加讲解和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归纳提升:在自主总结中习得

自主总结是习得的巩固环节,也是学生提升习得能力的重要一步。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个信息加工、编码、存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领提升,一是课文归纳,进行知识总结,即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景复现,依次再现总结课文、重点、难点;二是语言拓展,引导学生作为情境中的事究者或问题解决者,在此过程中自主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三、细心拓展导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仅靠教材还不足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根据教材的话题和素材,在导学案中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1.文化拓展:感受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除了要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可立足教材,以导学案为载体,挖掘文化背景资料,或介绍东西方文化差异及西方礼节等知识作为文化内涵的拓展,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积淀。教师还可以通过导学案向学生介绍圣经故事,如介绍Sunday、Monday、Tuesday等星期的由来、命名。再如,介绍东西方节日Christmas、New Year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等,提供相关的词汇和习俗。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又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丰富的文化知识的渗透,使教材体系不断充实,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英语的美和学习的乐趣。

2.知识拓展:丰富语言积淀

教材中一些单元的词汇和句型相对较少,配套的教辅练习也很少涉及,这些难以满足学生表达的需要。如果教师能就单元或话题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知识必将得到不断充实,通过长期积累,能发生质的飞跃。例如,教学水果类单词,就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说,教材所列单词无法满足学生语言表达的需求。在教学此部分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补充很多常见的水果单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收集与单元内容或话题相关的单词,进行单词大比拼,看看谁的词汇量最丰富。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任务型教学的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任务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话题的内容,在导学案中补充一些英语课外材料,如情景短剧、海报、广告等。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编排课本剧,以演绎的形式展示其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根据单元话题,编写故事或短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如Open Day中,教师根据话题,设计一个任务,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或学校,用英文做简单的介绍,或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呈现。学生还可以根据话题内容续写故事等。由此可见,综合任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文本载体。导学式教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导学式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尝试,究竟怎样的课堂和任务设计才能更加有效,教师还应不断地深入探索。

(特约编辑木清)

G623.31

A

1007-9068(2016)24-031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