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英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武溪小学 湖南湘西 416000)
浅谈数学课的趣味性
梁小英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武溪小学 湖南湘西 416000)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善于研究教材,在课堂中注入趣味性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此爱上数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小数学课堂也能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创新、共同收获的大舞台。
数学课 趣味性 玩中学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当我们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自然而然的去了解去探索,从而掌握那方面的知识。比如喜欢花的人会去了解花名、花的习性;喜欢狗的人也会去研究狗的品种。从古至今,因为兴趣而成就辉煌事业的例子也数不胜数:贝利因为喜欢踢球,成了唯一一位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的球员,被巴西总统称为“不可对外出口的国宝”;梵高一生热爱绘画,留下了向日葵、星空等不朽的名画,成了最伟大的画家;爱迪生热爱科学,一生发明了1000多样东西,成了最伟大的发明家;阿基米德勤奋好学,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只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总是过于抽象,且空间性、逻辑性极强,这样的学科也仿佛很难让人产生兴趣?那么,我们又如何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性,提升数学课的趣味,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
从此爱上数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还有什么是比玩更能让学生兴致盎然的事呢?但凡当老师的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一提到去玩游戏,学生总是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而要求他们写作业时,他们又是一副打不起精神的样子。其实数学也真不是那么枯燥,只要老师善于研究教材,数学有时候也很好玩。[1]
1.数学接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大家都玩过成语接龙,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我经常利用课前3分钟,与学生玩数学接龙游戏。如:老师给出一个数字35,然后要求第一个学生在老师所给数字的基础上加18,并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和答案35+18=53,第二个学生又在第一个学生答案的基础写53+18=71,用开火车的形式,依次类推,并按组比赛,看那个组完成的又快又正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又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某些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同学也会因为自责而加强数学的学习,由此在班上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每次考试,我班学生因为计算而丢分的现象也是少之又少。此游戏还可以推广到减法、乘法和除法,甚至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2]
2.巧手拼图,解决多边形的面积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是一大难点。作为数学老师,当然要想方设法的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时候正面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给学生准备一些小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然后让他们随意组合,看谁组合出来的图形多,其实也是要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与正方形拼接在一起是什么样子,长方形与梯形拼接在一起是什么样子,玩的次数多了,他们自然就知道怎么给多边形画辅助线,难点不攻自破。
所谓以退为进,数学课不讲数学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讲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玩,那么老师讲的再好也徒劳无功。此时,不妨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做点延伸,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1.学生都爱博学的老师
一个老师如果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口里的“那个老师上课有味,我喜欢听他的课。”其实还是因为老师见多识广,能够旁征博引。比如我在上一道应用题时,题目中出现了“植树”二字,我便对此进行了扩展,由植树谈到了植树节,又谈到了环保,还谈到了本地的树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应用题上,学生也就满怀兴趣地学好了这个内容。有时候,老师的博学更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崇拜,从而爱上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3]
2.学生的节外生枝,正是兴趣的萌芽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照搬教材又如何能够创新?如果学生的思想没有按照老师既定的方向发展,便遭遇老师的扼杀,学生又如何能够创新?其实只要老师善于把控,数学课中让学生跑偏一点,也是没问题的,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喜。如:我在教表内乘法的时候,教材中的例一是要求学生计算小飞机里有多少人?学生通过看图可以得知,一共有5架飞机,每架飞机里有3个人。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5个3相加学生也很容易列出算式3+3+3+3+3=15,并计算出结果。当老师进一步教学,其实这种连加的算式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乘法口诀难背死了,还不如一个一个的加。学生有此意见,肯定是家长急于求成在家要求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表所致。此时我也就将错就错,说要与学生玩个游戏,由班长出题,我和这个学生比赛看谁能先把连加的答案写出来,当班长写下8个9相加的算式之后,学生刚算出9+9的答案,我就已经写下了72。并让全班同学一起验证我答案的正确性。然后及时引导学生,乘法是加法的简单运算,学会乘法之后可以让计算速度变快,并让学生对表内乘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4]
总之,笔直是一种向上的美,但旁逸斜出亦是一种妩媚的美。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只要老师肯花时间,善于利用契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捕捉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总会有意外的收获,小小数学课堂也将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创新、共同收获的大舞台。
[1]徐侃 译《数学的魅力》湖北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5155054
[2]谈祥柏《好玩的数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ISBN:9787514804317
[3]刘晨《趣味数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1960
[4]张国红《著基础教育教学基本功:小学数学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39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