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对策*
——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03 16:00房小铃李一玲郑泽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微信

房小铃 李一玲 郑泽萍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白云 510000)

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对策*
——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房小铃 李一玲 郑泽萍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白云 510000)

当代意义上的“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BLOG等社交软件,它是随着新兴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媒体形态,正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近几年,微信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社会交往、学习娱乐的主要途径,而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传播高校校园文化,使其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新媒体 高校校园 机遇与挑战 新途径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它身上既有国际的、前沿的、新颖的部分、又有消极的,腐朽的、低糜的信息。因此新媒体对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我们应该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以从容的态度应对它带给我们各方面的挑战。

新媒体层出不穷,吸引着大众特别是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团体。从某个层面上说,它的出现迎合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并在当今社会显示出了极大的生命力。首先是资源的丰富性。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查阅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应有尽有。其次是其方式的简洁性。新媒体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你只需要坐在宿舍,点击鼠标,甚至只是滑动手指,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便会呈现在眼前。再次就是活动的主体性。用户具有是否接受信息、传播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权利、时间,同时,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交流多为匿名,这也就使得用户的隐私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而后就是过程的互动性。新媒体的交流强调的是互通有无,一改往日的单项被动式,转变为当前的多向互动式,使得大众在你来我往中获得知识、分享感受。最后是环境的开放性。新媒体被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营造了一个开放的交流环境,这开放的背后体现的是它的平等性。在虚拟空间中,大家摒弃了外在身份、地位,平等地参与到交流之中;同时,他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新媒体的优势引渡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实现二者科学整合,使其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乃至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尤其在高校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病也恰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更要遏制住其不良因素带给学生们的不良影响,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这使得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然而如何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我们围绕这个课题开展“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95%。

此次问卷调查年级分别是,大一的占比例是95%,大二的占3%,大三占2%,数据表明微信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微信的用途分别是娱乐占56.86%,了解新闻占43.13%,学习知识占28.43%,学习新媒体运营占9.80%。这表明微信平台并非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是用于了解新闻信息和娱乐,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所以微信平台是当下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最为便捷的途径,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关注微信公众号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朋友圈推荐和其他社交网站宣传。其中,朋友推荐占31.37%,其他社交网站宣传占60.78%,官网推荐占16.67%,其他微信账号链接占17.64%,二维码占22.54%,自我扫描占19.6%。由此可看出微信平台学生用户获取最佳就是途径是通过信息推送和互推。这表明在社交网站宣传中,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社会中人,熟人与陌生人之间将形成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共享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先入为主,认为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信息可能过于严肃,或与自身相关性不大,所以不会主动关注占7.84%,肯定不关注占4.90%,可能关注占65.68%,关注占22.54%,肯定关注占5.88%;而且从学生对校园微信公众号平台功能的兴趣程度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同学们对于校园趣闻、校园相关查询校园招聘、学习资源查找下载和笑话、娱乐信息关注度比较高。说明同学们希望微信公众号可以添加一些新功能,以达到既可以传播学校内容和娱乐查询等功能的需求;而学生对于校园周边环境,生活贴士方面的兴趣程度比其他方面低一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会关注校园微信平台,且他们最关注学校微信平台发出的校园趣闻和资讯、招聘信息、社团查询、考试成绩以及与学习相关,这说明了学生对平台的关注度与平台发出的内容是否“有趣、有用、有参与感”成正比,而微信公众号发出的内容质量比数量更重要。[2]

其中,通过调查同学对于微信信息发来时的处理方式,我们发现超过79%的同学选择了定时点击,而偶尔点击或者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才查看的选项占10%。这些数据从侧面看出公众微信号推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能力不够强,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点击查看的兴趣,而是选择 偶尔查看甚至积累到一定数量了才点击进去查看推送的信息。对于发布内容的类型,超过46%和44.11%的同学选择了文字图片或者文字图片加语音的类型,这说明学生喜欢图文并茂及语音视频类的微信推文,并对纯文字和语音的推送不感兴趣,所以我校官微要多推送图文结合方面的文章,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增强推文的可读性和有趣性。[3]

关于部分学生取消关注官微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对推文内容的不满意,原因可能是排版问题,例如图片和文字之间完全没有空隙,阅读不方便,进而导致了学生对推文内容不满意。同时发布的内容过于频繁或者经常不更新消息也占了较高的比例,这反映出我们要推送适当数量和高质量的文章。

二、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1.强化校园文化载体扩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方式,即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理论学习。其中,文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最早的也是最为常见;但随着社会进步与文化大发展,这种单一的方式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对新媒体下的新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创新思路,积极运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方法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的文化需求。

2.提升校园文化引导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着重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首先,扩展新媒体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进媒体”。其次,运用新媒体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运用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第四,提升师生媒介素养,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第五,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形成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助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将学校的主打品牌(外语类、商务类、会计类等)与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结合起来,将主旋律与多样性结合起来,将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只有突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品牌校园文化,贴近学校的创办背景、办学传统,才能在校园中对师生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

三、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的团队在积极向其他高校学习的同时,也一直探索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利用微信平台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1.打造新媒体新平台,拓宽校园文化新渠道

(1)找准定位,打造品牌栏目,要做到:

① 有立场、有担当、有态度、有高度;

② 保持敏锐触角,关注热点、快速反应;

③ 成为校园意见领袖,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传递校园文化正能量。

(2)成立“学生新媒体中心”壮大宣传队伍,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015年6月份,我校成立“学生新媒体中心”,主要职能是协助校宣传部、团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新媒体宣传,致力于校官方微信新媒体平台建设。从微信内容采编、排版、发布,到后台技术支持,再到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都有专人负责,实行轮班制、责任制,确保了微信平台内容及时发布。

(3)传播涉外好声音,传递校园正能量。

① 精心策划、推送多个栏目、专题;

② 增强微信的可读性、可看性和参与度,如潮人志、招生季、迎新季、社团风采、新闻动态等。

(4)让每一个用户感受到涉外学院的温度,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情实感,引起学生的共鸣,积极推进品牌宣传。

四、官方微信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调查以及活动的开展,我校新媒体在高校文化发展状况中,对于官方微信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时出现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第一:微信平台中开发新的功能,增强学校公众微信号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学校学生提供一些便利服务和一些生活贴士,例如介入学校教务系统,方便学生管理查询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提供一些专业知识的资源方便学生下载,方便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查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第二 : 在推文数量方面我们要做到适量推文,而推文内容方面我们要多图文结合,让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推出一些排版精致,内容有趣,增加学生的兴趣,以及在往后推文内容实现多样化。

第三:增加学校公众微信号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经常设计一些线上或者线下交流活动,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也可以找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在日后加以改正。

第四:增加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到学校的资讯,同时也让微信公众号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做好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五:找准定位、重视内容、打造品牌;组建学生新媒体团队,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平台功能,服务不同需求的学生。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应全面认识到新媒体所带来的新契机、新手段、新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它,进一步优化校园信息传播格局全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文化,通过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的凝聚力与使命感,不断加强高校校园校园文化建设,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1]郑元景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107

[2]唐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3):105

[3]丁金诺 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本文为院级课题《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校园文化——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房小铃,指导老师:李一玲、郑泽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微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微信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微信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