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雨 于 淼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沈阳 110122)
基于“工作室制”工学结合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徐春雨 于 淼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沈阳 110122)
本文从教学的角度阐述了以工作室为依托的工学结合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从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多方面分析问题,提出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工学结合的课程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工作室制 工学结合 网页设计
目前, 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与社会工作需求相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更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工作需要的人才,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 基于W e b 的应用也逐日增加, 网页设计技术已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了解和掌握的技术,网页设计课程要求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初步编程能力,应用性强且能与学生专业结合, 因此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 但当前非计算机专业的网页设计课程没有受到足够重视。[1]
1.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目前,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大纲,以课程知识为主线,按照知识的层次递进方式组织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的互动性差, 基本上还是“ 满堂灌” 教学方式,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基本是依靠在课堂上吸取老师讲课的部分内容, 这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2]
2.课程内容与岗位对接性差
教学大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照标准, 包括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对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大纲可能不需要经常调整,但对于技术类的课程,必须要跟紧当前的技术前沿水平,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做针对性调整,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实时的调整与修订。[3]
1.工作室的提出
所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 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融为一体,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向实际应用的工作室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将实际应用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2 . 工作室的组成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个相对综合的课程, 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同时,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没办法要求学生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将工作室设置为两个工作组,即美工、动画设计组和页面设计组。
各工作组的功能责任如下:
(1)页面设计工作组:主要擅长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页面设计排版和页面效果等。
(2)美工、动画设计工作组:主要擅长网站需求分析、整体规划、美工动画以及相关素材设计等。
3.工作室的实施
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主要是以项目为驱动,进行任务式学习,教学组织过程为“引入项目, 提出问题” → “项目分析,明确目标” → “ 自由分组、任务分配” → “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
(1)引入项目,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将实际项目或模拟实际项目引入教学中, 这个时候老师充当的是项目负责人的角色,而学生则为项目成员角色。
(2)分析项目,明确目标:教师代领引导学生,分析整个项目的功能需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了解目前自身知识情况和目标需求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自由分组、任务分配:根据项目内容将教学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并由组长对小组每个成员安排项目任务,确定项目进度周期,并做定期检查。
(4)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工作室教师以及外聘专家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项目信息传达、学生答疑、检查项目进展情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团队合作意识。
4.工作室的优点
工作室制度的特色或者说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传统教学的组织模式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的“广播式”教学,在该种教学模式下, 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特点、兴趣等要素,注重的是知识教学,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甚少,而基于工作室的教学则以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教学,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讨论,更利于知识的交流,观点的碰撞,灵感的迸发。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位置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充当的是“授业者”的身份,学生则为“吸取者”的身份,而工作室中则打破了学生和教师身份的这种界限,老师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注重的是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学习,相互合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3)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在工作室中,教师看似任务轻松,其实不然,教师必须掌控全局,从整体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要求知识点互相关联,并具有实际的开发项目经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才能给学生带来动力。同时,必须面对学生碰到的所有问题,这种带有压力式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起到了促进提高的作用。
(4)参照社会需求,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项目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而项目都是来源于社会的真实需求,或模拟需求来完成,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早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网络应用如此普及的今天,网页设计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也逐渐变的重要,选用一种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需求,融入社会,本文提出了基于工作室的教学方法,给出了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并分析了使用该教学方法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带来的教学效果。
[1] 李晴 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南京艺术学院 2008-04-17
[2] 徐俊 高职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构建 职业教育研究2012-04-08
[3] 唐春妮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8-15
徐春雨;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0411;工作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
于淼;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0811;工作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