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芳华(聊城大学文学院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
课堂讨论,应向文本深处漫溯
蔺芳华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
课堂讨论主问题的设计,教师应该在深刻解读文本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设置有效问题,将文本学习引向深处。
文本解读;有效问题;及时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这一新理念倡导下,我们不可否认,语文课堂较之以前的老师“满堂灌”“一言堂”有了可喜的进步。课堂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小组讨论课堂活动。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然而课堂讨论中也不乏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粗浅,讨论问题设计无效,课堂上出现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低效拖沓的现象。
课堂讨论的主问题应该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问题按图索骥,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我。问题设计的高度,来自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教师解读的新度决定学生学习的趣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浅过粗,这样会导致学生人云亦云,走入狭隘,缺少真正的思考和提升;教师对文本有了准确深入的解读,才可能找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的问题。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篇幅长,背景离学生年代久远,双线并行,看似散乱,很难让学生理出头绪。教师若在执教中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学习,很难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
朱泽光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时,深入浅出地解读,巧妙抓住“伟大”一词,设计了课堂主问题:“为什么鲁迅要用伟大一词称颂藤野先生呢?”从相识交往的四件往事到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两个事件,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不断向新的层面提升,讨论也真正走向深入,课堂变得厚重而灵动。
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在课堂上,解读文本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但是,课堂主问题,设计得过大而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肯定无法深入。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设计了“请找出文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子,并进行赏析”这一主问题,全文篇幅相对较长,穿插叙事较多,如果仅仅放任学生散漫讨论,学生回答起来会东一葫芦西一瓢,课堂会变得散而空,教师如果再缺少有效的引导和追问,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难以深入。整节课只能游离于课本之外。不可否认,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把讨论等同于师生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分文体、不分难易、不论篇幅,不管针对什么问题,都要学生泛泛讨论一番,以显示课堂的热闹,追求所谓的“生动活泼”。其实,这样模糊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无所得,也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设计问题有效且难易适度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孔乙己》时,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之死谁之过?经过激烈讨论,有学生说是丁举人之过:同为读书人,丁举人残忍冷漠,是直接杀人凶手。有学生说是自己之过:身材高大不肯自力更生反而好吃懒惰,穷困潦倒又虚荣清高。有学生说是科举制度之过: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摧残人的精神……精彩纷呈的讨论,有理有据,让文本学习走向深处,水到渠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要认真倾听,能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听出对方发言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讨论时,教师也不能等闲视之,做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教师应适时引导,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发言即兴发挥较多,所以在讨论时,也会出现偏离课堂中心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要珍惜学生讨论的成果,也要对学生发言的偏颇之处做正确引导。如,在学习《伤仲永》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仲永?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赏析“指物作诗立就”“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等处可以看到一个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的仲永。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仲永如此聪慧,作者为何而“伤”?有学生说是伤方仲永的邻居不劝仲永好好学习。面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以实践智慧去敏锐感知其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对学生的思维及时进行有效点拨,推动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碰撞,以拓展拉长文本内容,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动态的,讨论也必须因文而异,因时而动,因生而变。教师在讨论前,必须心中有纲:为何设计此问题?准备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否则,课堂讨论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课堂讨论,不论教师与学生,应该努力向文本深处漫溯。
王丽娜.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7).
·编辑杨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