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净 张 磊
特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王光净张磊
特殊高职院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特点,以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改善课程设置、构建“递进式”实训教学体系、实施多样化现代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残疾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从而建立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特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
就业创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比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省,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这对于就业创业形势严峻的残疾人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为了能让残疾人更好地抓住这个机遇,特殊高职院校必须承担起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重任。
为更好地了解市场对残疾人电商人才的需求,笔者走访了50多家电商企业,包括网商企业、传统生产商贸类企业及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经过调查统计,未来3年对电商人才有需求的企业达89.7%,需求人数在10人以上的企业占63.16%。对于是否愿意招收残疾人的问题,愿意招收残疾人的企业为37.5%,不确定的企业为56.25%,只有6.25%的企业不愿意招收残疾人。不确定的企业大都不了解残疾人群体,且都表示只要残疾人能够达到任职要求,将同等对待。
据浙江省残联统计的调查数据,目前浙江省持证残疾人在就业年龄段已就业的27.8万人中,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创业的残疾人就有1万余名。笔者所在学校曾对41名高职动漫专业的听障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的学生有16名,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仓库管理、淘宝美工、数据统计、网店创业、电子商务相关产品制作等。此外,在学校历届毕业生中也有不少残疾人在电子商务行业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这些都表明电子商务适合残疾人未来就业创业,有助于残疾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要想在激烈的电子商务人才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残疾人群体必须具备实际业务以及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因此,我们提出以实际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一)以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改善课程设置
不同的残疾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以满足不同电商岗位的要求。比如,在适合残疾人初始就业的四个岗位中,网络客服、文案策划、运营助理岗位比较合适肢体残疾学生,而网络美工岗位适合听障学生,所以因工作岗位的不同,不同的残疾群体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会有差异。
我们对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改善课程设置,形成“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培养特色。“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实践、运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使之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融通性”主要体现在“融会、贯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即通过不同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融通,促进学生形成以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为核心的发散型知识结构;“开放式”主要体现在学生“适应、创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上,即通过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二)构建“递进式”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递进式”的实训教学体系,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仿真全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跟着做、学着做”向“自己做”逐渐过渡,掌握电子商务操作所需的相关技能,从而零过渡就业。
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从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入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让学生尽量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适当增加创新创业类教学环节和内容,并鼓励学生在就学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尝试,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在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有计划地将学生的选题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及实践工作相结合,让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实际,触摸行业发展脉搏,使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提高。
(三)实施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法,比如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模拟法、分组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并将具体工作场景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学中做”和“做中学”,在“学”与“做”中强化残疾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能力,切切实实提升残疾学生操作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师资结构,重点引进具有丰富企业或行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提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咨询及指导;聘请企业业务骨干作为专业课或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单位学习产品知识,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完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完成至少22个工作日的相关专业的顶岗实习。此外,不断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或研究机构参加短期课程进修、业务培训、学术交流,从而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
(五)建立残疾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近年来,政府出台很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建立残疾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能帮助学生降低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扶持其做大做强。我们安排专业企业人员对其指导,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带领其创业。这种实战性的方式不仅使残疾大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升实践技能,而且可以培养残疾大学生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协作、沟通交往能力。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特殊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更是任重而道远。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建立符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培养适合残疾人群体的电商岗位的实操能力,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使残疾人群体通过电商平台实现自我价值。
[1]陈旭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价格月刊,2014,(3).
[2]张树波.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4).
[3]降雪辉,刘彩霞.以市场为导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
[4]刘海燕,卓丽杰.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1).
[5]张群,周玲岚.高职听障生适应动漫产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
本文为2016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研究课题“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立项号:2016&2F1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310023)
G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