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 徐海斌
浅谈语文后进生的逆转教育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回民小学徐海斌
让后进生逆转而上,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严重影响到其他的科目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四方面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态度平等,行为善意,扬长避短;改变考核,消除忧虑,激发信心;重视家访,课间沟通,有益结合;克服自卑,放大优点,鼓励交往。
那么如何帮助后进生成功逆转呢?这就要老师们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小学教育后进生逆转化信心
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工作中,我也遇到过很多后进生,每个人的原因不一而足,我在仔细观察、了解后,为后进生创造出适宜的学习环境,改变考试形式,改变不良成绩的影响:一方面消除后进生的烦恼,降低他们的忧虑,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积极把后进生的优点传递给家长,鼓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具体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
无论何时何地,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是热爱和善待学生的老师,除了奉献的精神,老师还应该像大海一般,拥有包容的情怀,给予小学生无私的关爱和信任,尤其对于后进生,更要多付出耐心与爱护,一视同仁,让他们感觉到平等、公正。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一部分后进生。因为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感到自己不受老师的重视,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学习上一直得过且过,课堂不遵守纪律,行为习惯差,自控力不强,面对老师的批评已经“麻木”。但是作为小学生,他们的一切还在培养当中,所以我针对他们的“病因”,对症下药,坚持“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最重要的是,我尽可能不批评,不说缺点,只说优点,对他们设立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一有进步便大加表扬,激发后进生们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长期坚持下来,他们的进步简直让我惊叹,所以我特别认同“好孩子都是表扬出来的”,扬长避短,才能发现学生那潜在的力量是多么惊人。
小学生从开始学习起,就会面临周而复试的考试,而后进生最恐惧的,也是考试,因为正是成绩不理想,才使得他们成为了老师头疼的对象,才被家长和老师一再地打击,压力倍增。所以,要改变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建立起他们对学习的乐观信心,首先就要改变考试的方式,消除落后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对于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是坚决抵制的,同时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分数这个怪圈,在公布学习成绩时,避免给后进生造成负担,所以我采取的是,只公布前十名和进步学生的成绩,或者在发卷时给每位学生编不同的号,按号发卷,但卷号不固定,每次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这样极大地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在考试形式上,也做出相应的创新,采用两套或多套试卷,让后进生做较容易的题目,降低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循序渐进地提升对他们的要求,潜移默化地不断进步。
因为小学生心理结构不成熟,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和快乐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所以,在后进生取得一些成绩后,作为老师,必须要再接再厉,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保持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对学习目标越来越明确,巩固和强化他们学习的信心。
对于后进生,除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恐惧,建立起学习信心,还应该深入了解其后进的根源,从源头改善,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就我所了解到的,一般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因素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更换频繁,导致学生刚建立的学习目标被打乱,容易让他们产生懈怠的心理;二是,家庭的影响,特别是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离异家庭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以至于无心学习;三是,其他因素,这方面原因较复杂,比如好朋友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等。
对于第一种原因,我本人在接手班级后,会马上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尽可能让后进生进入状态,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帮助后进生逆转。如果是因素家庭因素,我所采取的方式是,家访,不难是为了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多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在家长面前能抬起头,在家访中坚持“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尤其是农村家长们,因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要积极主动地沟通,让他们重视孩子的学习,配合老师的教学,共同管理好孩子,让孩子取得进步。
对于第三种因素,因为隐藏得比较深,所以很难发现,就这需要老师利用课余的时间,多和学生聊天谈心,才能发现线索,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决这一困扰,使后进生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在整个班级里,后进生往往很被动,优等生不会乐意和他们交往,在各种活动中,他们也往往很难融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利用各种活动吸引后进生参加,用他们的优点来带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优等生们和后进生们合作游戏等,促进他们的交往,在集体中,亲眼所见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老师,不能光盯着班级里的优等生,而要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后进生身上,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后进生抹去心灵上自卑的“灰尘”,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体会融入班级的快乐,消除自卑心理,从而实现自己的逆转和飞跃,成为一样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