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峰
学校德育: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社会化的重要路径
赵海峰4
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念”。二十多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将其融入德育体系实现了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化,使之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净化道德风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政府公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项“共同价值”。第一,“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强调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归属关系,指出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第二,“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强调家庭和谐,凸现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在稳定国家发展中的基石作用。第三,“关怀扶持,同舟共济”。强调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倡导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营造互帮互助、同心协力的社会风气。第四,“协商共识,避免冲突”。面对矛盾与分歧时,要秉持求同、和解、协商、统一的精神,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第五,“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强调各种族和谐相处,各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和宽容。[6]
从内涵上看,共同价值观体现出东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共存的特点。一方面,它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核,融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八德思想,凸显注重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模式,以及求同存异、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独立、人性解放、尊重个人权利的价值取向,同时,还注重运用现代社会的发展理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述。例如,对传统的儒家文化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拓展和延伸,选择其中的有利因素,将原有的不符合现代化文明理念的部分进行了扬弃。如“忠”不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国家和民族;“孝”也非“父母在,不远游”式的愚孝,而是强调敬老尊贤,孝敬父母。
新加坡政府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学校教育、媒体管理、社区管理等为主要途径,全方位地倡导培育和贯彻落实共同价值观。其中,学校教育是共同价值观社会化的重要路径,将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内涵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合力推进共同价值观建设。
1.政府重视。历史上,新加坡政府一贯重视对国民开展系统的道德教育。独立之初,改革学校德育、培养国民意识、形成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一个初生国家实现社会稳定的政治需求。当时,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学校道德教育与公民训练大纲,以单独设科的方式强调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通过正式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道德观念;20世纪70年代,在中小学校开设了《生活教育》课程;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改革学校德育,在小、中学阶段逐步开设《好公民》、《生活与成长》、《公民学》等课程。20世纪90年代,随着《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的颁布,新加坡学校德育从课程设置、内容编排和资源整合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2.德育课程设置围绕共同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小学德育课程是《好公民》,主要内容涵盖5个主题,即个性塑造、与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作为社会一分子、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依据五个主题还规定了15个领域和35个德目。中学德育课程为《公民与道德教育》,内容在小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国家建设、各民族对共同价值观的认识、宗教信仰、民族风俗文化等。大学德育课程也相应做出了调整,紧密围绕五大共同价值观展开。其中包含国家与公民意识、合作与宽容精神、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等内容。[7]
3.德育内容编排围绕共同价值观。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编排采用综合设计的方式,将学生课本、活动作业、教师手册以及其他视听材料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教学整体,内容贴近生活,由浅入深,注重把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德育内容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分别以“个人”、“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世界”为重点逐渐展开。[8]中学德育则以培育和形成个人价值观、品德修养、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为重点,在教材的编排设计上,选择采用四段教学模式,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包括四个部分,即联系经验、仔细思考、付诸行动和经验内化,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潜能,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4.整合德育资源、践行共同价值观。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也不断改进和创新,注重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德育资源,一方面坚持学校德育,开设专门课程进行教学,并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其他工作中;另一方面强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生道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丰富的课外辅导和社区实践活动,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相连、相得益彰的德育网络,从各个层面践行共同价值观,推动和加快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简介:赵海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广东广州,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