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而来
——跨学科教育学博士的个案研究

2016-06-06 09:29刘益东
现代教育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跨学科

刘益东



“我”为何而来
——跨学科教育学博士的个案研究

刘益东7

摘 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就具有跨学科背景教育学博士个案的跨考及读博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跨专业考硕士研究生,还是读博士研究生,都与教育学科本身有密切的联系,且离不开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教育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具有吸纳跨学科背景学生的特点。在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中,其封闭和开放的边界在哪里?又该如何培养跨学科人才?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学博士;跨学科;个案研究

一、研究缘起

在一次偶然的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M大学教育学博士生群体内有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生比率达到了50%以上。理论上,一名教育研究者应当有一种内化的理论视角或学科视角,以支持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那么,不同的学科背景将会构建什么样的理论视角?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来到教育学的世界?大量的跨学科背景研究人员会对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索。

本研究尝试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学科背景教育学博士的跨考及读博原因①,以探求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跨学科背后真正的原因。为教育学科的发展,即教育学科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

本研究是一项质性的个案研究。研究者共选取了五名跨学科背景的教育学博士为研究合作者,与他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以探寻他们跨学科及读博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同时也收集了少量研究合作者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作为补充。

本研究的研究合作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研究合作者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有两个:一是探究跨学科背景教育学博士的跨考原因;二是探讨他们的读博原因。

表1 研究合作者基本情况

三、资料分析

(一)贝贝:身心俱疲,我需要发现“新大陆”②

贝贝在读研之前有过几年的工作经历,那段日子是他的“黑暗时期”。他讲到:“原来的专业做着没什么兴趣,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就在吃饭、谈生意,一年有300多天在出差,搞得自己身体也很差,住了两次院。”长期的工作积怨让他坚定了换一行的想法。这时,他的家庭起到了关键性因素,他说:“其他行业也不了解,转起来太麻烦了,家里基本上所有亲戚都是在教育科研口(领域)的,我爸也是搞这一块的。”选定方向之后,贝贝开始埋头苦干,顺利成为了一名教育学硕士生。作为一名跨学科的研究生,他坦言面临“理论基础比较欠缺”的窘境。但贝贝似乎对自己的硕士生活比较适应和满意,跨学科的经历使他更多的偏向于使用量化研究方法,发表了若干篇科研成果。问及他在就读期间取得“成功”的经验,他分享到“扬长避短,不擅长理论就不做理论”“搞课题,做项目”等等。

谈及继续攻读博士的原因,贝贝表示“既然转换了轨道,肯定是希望在这方面能做出一点东西来”,他也坦言“有读博的机会肯定来读博士嘛,你说我辞了职来读个研,然后就随便跑到一个高校,最多就做一个类似于网管一样的,那我还不如在原来的那个公司干呢”。

(二)晶晶:误打误撞,我已被吊在“半空中”

本科是外语专业的晶晶跨入教育学科更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晶晶说“我本来是没有读研打算的,就是想重新体验一下研究型大学的氛围,因为当时我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了,所以考我自己那个专业,时间来不及,别人给我推荐了教育学,我就考了。”“再就是将来想进大学工作”。但是,跨考后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对晶晶来说更是一个痛苦和历练的过程。晶晶曾被巨大的学业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深刻感受到自己与“别人”在专业基础上的差异,回忆起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仍是感慨万千。

然而,眼前的“痛苦”并没有阻碍晶晶继续追求学业的脚步。晶晶说,“既然读了就读到顶呗,因为我们这个专业读到硕士,这个专业就卡在这,希望能够想再往前走一步,真正的能够进入这个专业领域内。”晶晶出于专业发展的考虑,认真衡量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最终做出了读博决策。

(三)欢欢:浴火重生,我渴望一种“新生活”

欢欢跨入教育学科就好像一次热血澎湃的旅行。欢欢说:“考本专业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就考教育吧!容易些,但是学校一定要跨一个层次,要读就读最好的。”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欢欢顺利成为教育学研究生。在就读的过程中,欢欢的三年过的非常充实,欢欢说:“跟周围的同学比起来,我真的是亚历山大(压力很大),有一段时间简直是白夜颠倒,就白天在睡觉,晚上在写东西。”欢欢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的外文文献和经典著作,有了良好的学术积淀,但在毕业抉择的时候觉得太“苦”了,就先选择了就业,去一所中学当老师。但是,就业之后的欢欢发现,“我们学校也要做研究,我还要做科研干事,但那种感觉就很不正规,也很没有氛围……反正我在这也做这种事情,工资也不高,也没有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到我未来三十年,退休生活是什么样子”,欢欢于是又萌发了读博的念头。他说:“有机会就读博吧,然后想留高校吧,高校氛围可能还是不太一样。”谈到读博以来的感受,他说:“毕竟三年下来,我还是有那么点底气,知道搞科研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就很淡定”。

(四)迎迎:权衡利弊,我一定把握“好机会”

迎迎是家里的乖宝宝。高考报专业的时候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外语,但四年下来,并没有对原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想要跨专业考研。巧的是,他的本科舍友有一些教育学的背景,加之他认为教育学的跨考比较容易,就选择了教育学科。他说,“听舍友讲过一些,就有一些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教育学是统考,就觉得可能考起来,准备起来更加方便,不会像其他专业一样你要了解到其他学校他自己的专业书”。顺利考入教育学科的迎迎在学习中也遇到过了一些困难,在课程学习中感受到了自己与教育学专业出身学生的差距,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也感觉自己没有形成教育学的理论视角。但他认为他的工科背景对他学习量化研究方法还是提供了便利。

在研二的时候,迎迎选择了去一家公司实习。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迎迎表示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就觉得首先是不太喜欢那种,我觉得每天的工作还是重复的,也不太喜欢公司的氛围,然后再考虑,要不然就接着再读,因为读书的机会还是挺难得的,以后如果工作的话就没有时间了。”面对工作与读书,迎迎觉得读书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五)妮妮:目标明确,我誓要实现“博士梦”

妮妮是目标明确的实践者。她对自己的跨考经历总结到:“一是从就业角度来说,原来的专业就业形势非常的不好,而且进入那个领域的工作难度也比较大;二就是考研难度上,本专业的考研难度要比教育学大很多啊;再就是在原专业的学习中,总是接触人生的阴暗面,个人对这些消极的东西比较排斥。”再进入新学科后,妮妮很快就树立了自己的新目标,他说:“我从研究生入学一开始就准备考博了。当时还是觉得本科专业很有意思,想考原专业和教育学的跨学科专业,但后来还是选择了硕士期间的这个专业,主要还是因为三年来建立起一些兴趣吧,再就是以后想要在高校工作了。”

四、研究结果

笔者利用Nvivo软件对五位研究合作者的访谈资料进行了综合编码,按照词频提取了“容易”和“工作”两个词作为核心本土概念,分别对应两个研究问题的主因。然后根据综合分析,深入挖掘了研究合作者的内心世界,探讨了其背后的意义,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

(一)跨学科考入教育学的原因

1.对原专业不满意

在五位研究合作者中,只有迎迎明确表示,对原有专业不感兴趣。他指出“我的兴趣点是在外语方面的,但因为分数不够,就被调剂了”“到了大三面临找工作还是考研的时候,我就想转一个方向考研”。妮妮则指出:“原来的专业就业形势非常的不好,而且进入那个领域的工作难度也比较大,再就是在原专业的学习中,总是接触人生的阴暗面,个人对这些消极的东西比较排斥。”

2.对已有工作不满意

在五位研究合作者中,只有贝贝在读硕士之前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他指出,“原来那个专业做着没什么兴趣”“一年大概有300多天在出差”“没什么技术含量,虽然能赚点钱,但是没什么意思”“那段时间身体很差,住了两次院,就想转轨道了”。此外,贝贝在总结中也指出,对原专业工作的不满是其跨考的主要原因之一。

3.跨考难度系数低

在五位研究合作者中,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均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晶晶指出:“我当时没有准备考研,但是还是想来研究型大学体验一下嘛。当时考研就只剩下四个月时间了,考我自己的专业时间不够了。”欢欢指出:“我也大概就准备了六个月,一开始也准备考其他的,但数学不行就放弃了。就想考个简单一点的,就选了教育。”迎迎的兴趣点本来在外语,但由于“要考二外,还是比较困难吧,就放弃了。教育备考相对容易吧”。妮妮也表达“考研难度上,本专业的考研难度要比教育学大很多啊”。

4.家庭因素

在五位研究合作者中,贝贝较为明确的表达了家庭因素对其跨学科考研的影响。贝贝指出,“选择教育这边,家里有很多亲戚在教育口,我爸也在教育口,也算是子承父业吧,而且对其他行业也不了解,跨别的专业太麻烦”。

5.其他因素

上述因素之外的研究结果与跨专业考研的行为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关于考研的原因。如为了考研而考研,为了地域而考研等。如晶晶指出“一个是想考研,二一个是想留在大学工作吧,再一个就是想来北京。”欢欢则表示“读教育,要读就读最好的”。

(二)读博士的原因

1.出于个人“利益”的博弈

贝贝在谈及读博原因时,指出“现实考虑啊,有读博机会当然来读博士嘛,你说我辞职来读个研,然后就随便跑到一个高校,最多做一个类似于网管一样的,那我还不如在原来的公司干呢”。晶晶则认为“既然读了就读到顶呗……因为我们这个专业读到硕士就是不是自己高不成低不就,就这个专业卡在这……”迎迎指出:“读书的机会还是挺难得的,还是读书比较好。”

2.对现实工作的不满

欢欢在硕士毕业后有过工作的经历。他指出“读了研究生吧,就还是有点情怀,但工作了就那种感觉,反正我在这也是做这种事情,工资也不高,也没有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到我未来三十年,我就想,有机会就读博吧”。

3.对未来工作的期许

所有研究合作者都表达了未来留在高校工作的意愿,这可能是激励他们读博的主要原因之一。

4.目标明晰

在五位研究合作者中,只有妮妮表示“我从研究生入学一开始就准备考博了”,目标性非常明确。其余研究合作者似乎则更多的是基于一种自身“利益”的博弈。

总之,基于本研究的合作者来看,跨学科背景教育学博士的跨考和读博原因可以总括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且内部动因的体现并不是十分明显,而外部动因的表征也趋于多元化,有来自家庭、工作、未来期许、以及自身博弈等多方面的考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已有的研究以及研究者的前见都认为,兴趣应该是跨专业以及读博的重要原因之一③,但是,兴趣在两种原因中都好像不是什么重要的原因。而且,根据访谈及实物资料的分析,研究合作者对于教育学的兴趣或关注更多的是在专业深造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五、结论与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笔者建构了跨学科背景教育学博士跨考及读博原因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诚然,每种选择的背后,都是一种“利益”的博弈。跨入教育学科,本身便有一种“利益”的期许,读博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谈论“跨学科”“交叉学科”“互联网+”等等时髦名词的今天,教育学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哪里?自己的理论基础在哪里?自己的学科视角又在哪里?为什么长期以来,对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质疑从未间断过?作为教育学科培养未来主力研究者的博士生群体,他们的动机背后,又体现了怎样的学科特性?跨学科的背景促进还是抑制着教育学的发展?

图1 理论框架

这一切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和探讨教育学的边界问题和教育学的人才培养问题。笔者以为,这两个问题关乎教育学未来发展,关乎跨学科背景的教育研究者的未来发展,值得进一步考究和论证。

(一)封闭与开放:教育学将走向何方

任何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对教育有发言权。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的学问,其本身就决定了其开放包容的特性。但是,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教育研究者需要在这片领土捍卫自己的主权。面对其他学科的质疑,教育研究者应该理直气壮,而非畏缩不前。[1]如果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竟不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有力,那么教育学的边界可谓被彻底打破。

相对较低的跨考难度为教育学输送了各类学科背景的青年研究者。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青年研究者在理解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时,多学科的视角提供了多种理解的途径,更容易实现学科的理论创新。但是,面对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缺失,也很容易被其他学科“带走”,完全从其他学科视角解读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

因此,厘清教育学的边界,讨论教育学的封闭与开放的程度,是教育学发展的重大前提。但就目前来看,教育学似乎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我们总在引入其他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实现“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又呼吁强化学科特征,形成教育学的学科视角。其实,“寻找边界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学者学科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教育学者学科立场的自觉和学科认同感的强化。”[2]因此,培养跨学学生的学科认同,是培养教育学青年学者的关键要素。

(二)应对“水土不服”:如何培养跨学科人才

从笔者在访谈过程中的感受来看,跨学科入门的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水土不服现象,甚至会感到痛苦。就贝贝和欢欢的个案而言,从实践出发,从教育实践中学习,或许是培养其学科认同感,帮助其顺利走过“过渡期”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有限的资料来看,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凝练思想,再从理论中寻求答案,进而发展理论,形成良性循环,是跨学科教育研究者进入教育学科、产生学科认同、发展教育学科的基本路径。

至于产生何种学科视角,倒是一个次要问题了。因为所有视角均建立在研究者丰富的个人体验和科学训练之后。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的视角就是类属于某个学科的。学科与视角,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跨学科背景的教育学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认同,而非强调某一学科视角。只要能找到一种方式,使他们产生共鸣,激发起学生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教育学便自然会得到传承与发展。

注释:

①根据本研究合作者的学科背景来看,跨学科均发生在本、硕之间,故本研究对研究合作者跨考及读博的原因进行了二维调查。

②为保护研究合作者隐私,涉及合作者心路历程的细节资料不在此展示。

③见张晶晶学位论文《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分析与研究》(2011)和肖潇学位论文《考研学生选择专业以及院校的动机研究》(2013)。

参考文献:

[1] 孙元涛. 教育学学科边界问题的再认识——关于“跨学科研究”的教育学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4):31-35.

[2] 姜晓强,孙元涛. 教育学“学科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实践建构[J]. 现代大学教育,2009(4):10-12+38.

(责任编辑 于小艳)

Why I Come Here——The Case Study of the Cross-Discipline Education Phd Students

LIU Yidong

Abstract:This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which is focus on the reason of cross-discipline education Phd students why they change their discipline and why they want to get the doctor degree.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asons what they change the discipline or get the doctor degreerelate to the inseparable from the personal,family and social factors, in addition, education discipline itself. The specialty of education discipline is that it is open to every discipline background student,because both the closed and the openness can co-exist in this discip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we need to find that where is the boundary of the closed and the openness of this discipline,and how to cultivate the cross-discipline students ? The issues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Phd students; cross-discipline; ca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6)02-0012-05

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刘益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