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未炜
(湖北省宜昌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体育与德智美劳的关系
王未炜
(湖北省宜昌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密切,体育教学中直接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德育又反作用于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
体育是一项复杂的有一定强度的动作行为,要达到运动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一定的意志力来战胜困难和克服阻力,那些体育成绩好、身体健康的学生,无疑与他们顽强、坚毅的思想品质有关。而勇敢、无畏,不怕苦和累的精神,又是学好体育和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条件。
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集体项目,要求学生服从集体指挥,相互配合,有助于锻炼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人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个人的行为一定要服从集体的需要。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接力赛等,无不以每个队员的表现为基础,这些运动项目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尊感。
当今的体育是世界性的,体育在全球竞技中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奉献精神,培育学生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品质。体育往往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学校体育正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鼓励青少年走出校门,冲出国门,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那些心灵美的运动员正成为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楷模。
另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无论在学校或是在社会上都能吸引学生,避免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阵地,正确的事物不去占领,歪门邪道就会乘虚而入。从这一角度说,体育是帮助学生在成才途中明确方向的指路明灯。
体育是智育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智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在体育的基础上,智育才能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教学还能进一步提高智育的效率,促进智育的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身体发育,形成智育的基础,而且对大脑进行刺激,直接锻炼大脑组织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知识的记忆功能。而思维和记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能力,是形成智育的先决条件。人的脑细胞要靠刺激才能激活和再生,人的言行既为大脑所支配,又对这些细胞加以利用和刺激。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体育锻炼的不断加深,将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灶,促进大脑不断增强功能。俗话说“脑越用越灵活”,就是这个道理。
体育运动是肌体直接进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活动,而学生在教室上课则是在进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活动。当任何一种劳动的时间长了,大脑就会主动抑制,产生疲劳,阻碍个体继续利用。因此,学生应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交替进行。体育活动是消除课堂上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如下课后活动一下身体,包括走路、谈笑等,是上好下一节课必不可少的肌体上的准备,只有让大脑不产生抑制,才能学进知识,并装进记忆里。而经常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更是调节大脑的有效方法。
同时,体育理论、体育文化的教育,直接是智育的一部分。体育的生理理论、卫生健康知识,从事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与体育有关的文化,本身就是智育,这就使智育与体育无法区分。
体育本身就包含着美育,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中,对人的要求除心灵美外,还要求形体美,不然就达不到体育的要求。因此,体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
体形匀称、姿态端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追求,人人都爱美,特别是健康的美。而要达到健美,就必须锻炼,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迅速发育时期,不锻炼,不运动,就不可能正常长高。反过来,通过体育锻炼又能使身体健康发育,达到骨骼强健、肌肉丰满、身材匀称。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动作准确,准确的动作就是美的动作。老师在教动作和学生在学动作中,无疑都是在进行动作美的传授、感受和接受。同时,老师还会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有些集体项目,老师可以通过表扬优良行为和批评不良行为,达到行为美的教育目的。
可以这样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也就是说,体育属于劳动的一部分。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体育则通过消耗体力来创造精神财富。
体育基本上是消耗体力的运动。田径、球类无不是大量消耗体力和体能的活动。其特点是时间短促,有节奏,要求个体有强大的拼搏精神。一般劳动是时间持续长、节律平稳或无节律,无需付出瞬间暴力。但从消耗体力和脑力来说,体育和劳动是无本质区别的。
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当今,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基本上是复杂劳动。体育要求受教育者除掌握基本动作要求外,还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动作,付出大量的体力,以求得技术的提高。这与社会上的复杂劳动也是一样的。
毛泽东说:“体育之道,配德育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体育之研究》)。马克思也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既是一项单独的教育,又是其他教育的载体。
刘晶.浅谈体育与德智美劳诸育的关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4(Z1).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