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波 邓文涛 高应军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甘肃 陇南 742500)
陇南特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叶金波 邓文涛 高应军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甘肃 陇南 742500)
特色农业是指资源条件奇特,区域特征明显,产品品质与众不同,消费市场特定的农业产业。甘肃陇南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独特优势,在政府的重视和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今后需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以市场为中心,加大营销力度,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量和质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陇南;特色农业;销售
甘肃农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低,农业发展缓慢,陇南在甘肃属于落后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尤为紧迫。甘肃农业基础相对东部和中部来讲比较薄弱,但甘肃省是农产品大省,地域狭长、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甘肃陇南的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全市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对本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对本市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农业,是利用一定区域内奇特的农业综合资源,开发出资源条件奇特、区域特质明显、产品品质与众不同的名优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而提供给特定的消费者的现代农业。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然、气候、环境、土壤条件和特定的区域位置;第二是产品资源的特定和唯我独有;第三是一定意义上的传统性、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其它区域的无法竞争。特色农业是相对的,创名牌、创优质、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充分开发利用便是特色;就市场而言,能够生产、供应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就是特色。
陇南特色农业历史悠久,在政府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近几年发展迅速。陇南地区武都的花椒和油橄榄、成县的核桃、康县的木耳香菇、文县的茶叶、礼县的苹果、两当的狼牙蜜、宕昌的中药材等均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效益。早在2012年时,陇南市特色农业在面积上突破973万亩,总产值逾84亿元,人均纯收入1735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高达56.2%,特色农业成为支柱产业。
陇南成县的核桃因其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品质优良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备受关注。成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有100多个核桃优良品种,在全国来说,是核桃生产的重点。核桃含油率在63—69%之间,富含18种氨基酸及钾、钠、钙、镁、铜、铁、锰、锌、硒元素,是地道的富锌、富硒产品。成县核桃面积达到50万亩1100万株,万亩核桃林带11条,千亩以上的核桃示范园60个,挂果树有489.2万株,未挂果树610.8万株;发展核桃专业村200个,核桃品种园、采穗园、丰产示范园12万亩,建成万亩核桃林带11条,人均种植核桃50株;三年来共完成核桃树嫁接换代500万株,良种率79.6%,全县实行了核桃适宜区的全覆盖。
2013年核桃坚果产量1.18万吨,产值3.54亿元,农民户均核桃收入7080元,人均核桃收入1770元,核桃已成为成县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2014年核桃坚果产量1.23万吨,产值4.29亿元,人均纯收入1988.8元,坚果产量占甘肃省总产量的1/4。“成县核桃”前后荣获中国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
奖、商业部优质银奖、甘肃省“十大名果”、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被国家质量认证中心评为“中国有机产品”,2007年成县获得国家授予的“核桃标准化示范县”荣誉称号。
成县闻名的大路沟核桃园2003年建成,总面积2200亩,是集核桃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示范、良种苗木生产、良种接穗采集于一体的核桃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全园共裁植清香、香玲、陇南15、陇南7-55等成县核桃主载品种4万余株,每年可提供良种接穗20多万条、产优质干果100多吨,经济产值达200多万元。该园为成县核桃在品种选育、嫁接换优、综合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依照成县核桃“规模化发展、品种化栽培、园艺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大路沟核桃园已实现了品种化栽培,正在进行园艺化管理。一是开展核桃标准化管理示范。通过实施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嫁接换优、整形修剪等标准化管理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单株核桃干果产量达到10kg,经济收入达到200元以上。二是开展核桃生态管理试验。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在园内悬挂杀虫灯、粘虫板、投放性诱剂,进行杀虫防病有效降低了云斑天牛、举肢蛾、果象甲、金龟子等害虫的虫口密度;三是开展核桃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的推广应用。主要将园区选育的新品种,试验的新技术,新药肥向全县推广应用以增加核桃管理的科技含量,整体提高全县核桃管理水平。
陇南特色农业在大力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以特色农业发展比较典型的成县为例,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规模效益和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2014年成县核桃坚果产量1.23万吨,产值4.29亿元,人均收入只有1988.8元,农户核桃收益偏低,尚未成为农户的支柱产业。很多农民只能靠外出打工来养家活口,核桃产业没有真正做大,未形成规模效益。成县核桃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的个体经营导致果农成本高,不具有价格优势。东部、中部农产品组织化程度较高,如湖北的香菇产业,菇农自发组织起来,一般十几户农民联合种植,降低了成本,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二)电子商务销售金额不高,传统批发零售方式仍需加强
以成县索池乡为例,到2014年8月出售各类农特产品8500多公斤,出售总额达28.5万元,最高利润率70%,其中微博销售310多笔,微信销售240多笔,淘宝网店销售1000多笔,其他方式销售70多笔。作为示范点重点扶植的“成县云雾山土特产馆”西洋樱桃销售量位居索池乡全部淘宝店铺之首,网店交易300多笔,金太阳杏100多笔,线下销售超过1000公斤,销售额达到10万余元。从索池乡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全乡通过微博、微信、网店销售仅为28.5万元,网上销售数额并不高,除去成本利润没有多少。成县红川镇甘肃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老板告诉我,他从网上卖猪蹄只卖了几十到几百元钱。
有的产品并不适合网上销售,因此网络销售这种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传统的零售、店面销售仍然是重要的销售方式,不能完全放弃传统,对电子商务销售要抱着一种正确的心态。
(三)嫁接、种植、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早采现象严重,不重视采后加工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上涨,农民栽了很多核桃树、花椒树、茶树等,康县的木耳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农民在栽树后往往轻视管护工作,幼树长势缓慢,周期长,效益低;成龄树没有很好的管护,病虫害防治都不到位,致使树体衰弱,遭受病虫危害,产品品质低。
由于果农受利益驱动,为了抢占市场,在果实还未达到成熟期时就提前采收,致使坚果产量和品质下降。采收后脱皮多采用堆沤法,去皮不干净,或用漂洗法,使果仁进水,不能及时制干,造成瘪仁、黑仁、霉烂仁较多。干燥方法以自然晾晒为主,如碰到阴雨天气,容易发霉;对坚果也不进行分级处理,各等级混装,由于采后加工技术简单落后,严重影响了核桃的商品价值。
(四)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名牌产品
陇南的很多农产品并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在外地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成县核桃,在南方新疆的核桃卖的比成县核桃好,名气也比成县核桃大,成县核桃售价偏低,利润空间小。品牌产品与非品牌之间价格差距很大,而且品牌产品远比非品牌产品能够吸引顾客。
(五)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不通畅
特色农业是一个高投入、长收益的产业。像核桃园从栽植到收益,要按标准管理5年以上才能见到效益,前期投入较高。香菇、木耳的载培成本也比较高,周期得一年,如果成活率低的话还可能亏本。从实际
情况看,农民的投入不足,如成县很多核桃园投入很少甚至不投入,导致效益低下。
(六)农民自身素质低,影响产业发展
农村里多半是中老年人,年轻人许多外出务工去了,这给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带来很大困难。这些中老年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市场意识,他们对现代化的工具不会操作,信息技术手段落后,落伍于这个时代,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畅融资渠道,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陇南市政府每年主办的成县核桃节、武都花椒节、礼县苹果展销洽谈会等节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对策。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训电商人才是对农户有力的支持,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可见,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今后政府要努力提升这些节会的实效,每办一次节会都要确实起到销售宣传的效果。
对农户农产品的种植要继续派专家对技术上提供指导,利用政府掌握的资源推广优良品种。优先安排支农资金,多方开拓资金来源,在贷款上给予帮助。农户贷款有信用社、农业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但农户贷款依然困难,需要加强银行和农户的合作,政府要搭建一个平台。同时加强农民自律,强化征信意识,和银行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
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是种植技术上进行培训,也要对农民进行上网培训、网上购物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发掘农民的智力优势。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龙头,政府要主动为他们排扰解难,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这些示范户将先进经验分享给普通民众,鼓励他们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提升规模效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陇南许多特色农产品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应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准,鼓励建立果农协会、合作社等专业互助组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资本,生产资料流通成本,增强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的能力。组织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民在生产和经营流通领域的组织化水准,提高竞争力。在一些农产品集中生产区,在农户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自行组织起来,成立生产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销售企业如近年来发展很快的电子商务协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广完善多种一体化组织模式,推进合同制、合作制、会员制、股份制等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营销一体化。
(四)在不放弃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探索电商销售新模式
零售业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销售渠道,全世界除了中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有我们中国这么欣欣向荣的网购,中国香港的零售业就很发达,传统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放弃。继续扩大零售业、店面销售。农民摆地摊卖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对接依然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销售方式。长距离贩运、批发这些传统的销售方式都不应放弃。
实施关系营销。陇南众多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可以消费掉相当大一部分特色农产品,既吃出了健康,也为农民吃出了财富。呼吁全社会都关注农民,呼吁众多的企事业单位与农民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探索电商营销新模式,扩大网购。陇南每个县几乎都成立了电商协会,大学生村官开了很多网店,政府派出许多大学生村官、政府干部到沿海接受电子商务培训,到全国各地学习,要更加发挥挖掘网络销售的潜力,努力使电商营销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五)增强品牌意识,抢占市场先机
良好的品牌能树立企业形象,吸引忠实的顾客,是企业的名片,当产品创名牌后,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企业家要有品牌意识,注册商标后要积极培育品牌,参与竞争,逐步创造出自己的名牌。企业家要提高市场意识,即使在现有市场中成不了第一,也应奋力率先进入细分市场,“快”比“好”更重要。抢占市场先机是指抢先深入人们的头脑,并非抢先进入市场,抢先进入潜在消费者的头脑要赛过抢先进入市场。我们做了某类新产品的第一后就要抢占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采取迅猛的而不是渐进的方式影响人们。
(六)推广优良品种,加强树体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
唯有实现良种化栽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一是推广核桃优良品种,如辽核4号、香玲、中林1号、陇南1 5号、晋龙2号等;二是按不同区域确定主栽品种,动员农户栽植优良嫁接苗,对低
产树、实生幼树进行高接换优;三是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推广,规范苗木管理,杜绝非法生产劣质核桃苗木;四是在核桃区生产基地实行规范化、集约化管理。
以成县为例,全县现有核桃树940万株,其中盛果期树230万株,初挂果树300万株,幼龄树410万株。对盛果期的核桃树加强管理,实施修剪、病虫害防治、高接换优、改良土壤等综合管理措施,使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初果核桃树和幼树加强修剪、施肥管理,使其健壮成长,提早挂果,产生效益。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用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来规范核桃生产过程,必要时也可对行业干预,规范农民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
(七)提高采收技术
要大力推广适时采收、迅速干燥的技术。康县的香菇采收技术是落后于南方的,香菇在长到一定时候就要及时采摘,再长大形状就不好看影响价格,在南方农民采收香菇后用自制的炕灶及时烘干,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引进到陇南来。核桃要在完全成熟后采收,采收后要迅速脱皮,用次氧酸钠溶液清洗,无烟烘烤。采用先进的设备,如智能电加热机实现完全智能自动化控制,温度和湿度精确控制,对核桃、木耳等农产品一次烘干,时间短,干燥一致性好。
(八)扩大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附加值
陇南的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农副产品深加工不但可以增加附加值,而且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成县的核桃加工成核桃仁、核桃油、核桃乳,销往沿海地区及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地区;苹果可以加工成罐头;甘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土豆的品质非常独特可口,深加工成薯片、粉条味道非常鲜美。
陇南市武都区是我国油橄榄基地,油橄榄保存面积约为全国的60%,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产值全国第一,2011年被评为“中国油橄榄之乡”,发展油橄榄深加工业潜力巨大。武都区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已建成11个油橄榄加工厂,油品加工厂9座,采用最先进的高速离心冷榨技术,具有年处理鲜果1万吨的能力,初榨橄榄油达到了欧盟标准和国家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近年来武都区不断提升油橄榄加工的水平和档次,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橄榄酒等9大类60多个产品,多次荣获全国全省金奖银奖。
武都区油橄榄基地面积现30万亩,计划增至50万亩,橄榄油产量突破6万吨,油橄榄产业总产值突破75亿。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干以胜等六位委员正式提交《关于加快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行原监事长车迎新表示要通过金融扶持助推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电子产品等途径助力。可以预见,今后陇南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前景非常广阔,政府可以和民营资本共同参与,通过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业来推动陇南农业的发展。
[1] 赵贵宾.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3,(10).
[2] 甘肃成县正在做大做强核桃产业[N].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2013-09-02.
[3] 周者军.陇南成县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纪实[N].甘肃日报,2015-10-19.
[4] 李曼菲.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与战略制订[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5] 白杨,张平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发展核桃产业纪实[N].甘肃经济日报,2014-08-24.
[6]王保平.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5,(7)
[7]李恒.陇南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北史地,2009,(4).
[8]王汝谦.发展行业协会,提高果品国际竞争力[J].果农之友,2003,(10).
[9]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郭兴贵.成县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9,(1).
[11]李曼菲.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与战略制订[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12]杨永坤.加快油橄榄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发展论坛, 2015,(6).
[13]王芳.陇南武都油橄榄产业发展纪实打造中国橄榄城建设产业桥头堡[N].2014-07-25.
责任编辑:苏一星
文字校对:荣 国
F327
A
1008-8539-(2016)06-0105-04
2016-05
2014年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陇南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成县核桃为例”(项目编号:2014LSSK02003)的阶段性成果。
叶金波(1980—),男,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