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骅市常郭镇中留中心校 吴英俊
作文教学中建立学生主体意识的探究
河北黄骅市常郭镇中留中心校 吴英俊
作文教学 主体意识 习惯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越发重要起来。写作能力逐渐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于倡导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表达真情实感,把教学训练的重心落实到学生自身,进而培养其写作兴趣,让学生敢写、想写、爱写、能写。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成功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读与写是作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读”是对知识的吸收,而“写”恰是对知识的倾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语文课内阅读,让学生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与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导,多利用画报、书刊等课外读物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课外知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结合实地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例如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变化与景物的变迁——春天里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夏季里荷塘月色的美景,秋日里天高气爽的开阔,冬天里银装素裹的妖娆。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其对美好事物观察的敏感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将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拔河比赛、书画比赛、故事演讲比赛等来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体验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的欲望和动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催化剂。为调动学生的猎奇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媒体形象、生动的优势,对图片、影像、录音等资料进行多媒体综合运用,让绚丽的色彩和迷人的画面唤起学生心中丰富的想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将现实生活中和各类体验活动中有意义、有价值的画面予以记录,添加相应的教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播放,确保写作内容更加充实、生动。
对于作文的修改,教师要改变以往“学生写作老师改”的批阅模式,强调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自我完善,而教师则在学生自我修改过程中予以引导和点评,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总之,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写作创造有利条件和空间,鼓励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自由表达情感,书写新颖创意,充分强调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