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应用

2016-03-02 09:34:17陈涛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反思教学实践

陈涛(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的应用

陈涛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的理念,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探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及反思。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实践;反思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问题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一、“学案导学”的提出

“学案导学”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学习活动,用以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设计一定的学习方案,实现了“教”和“学”的方式转变,教师由讲台走向了课下,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得以实现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设计“学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利用“学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高质量的“学案”是利用“学案导学”增强学习效益,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1.“学案”的设计要紧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重点难点突出,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案”的编制条理要清楚,让学生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学案”不能是整个课本知识的再现,应该包括情景、知识框架及教学环节与教学过程。“学案”的编写要体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规律,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内容针对性强,并提供探究的学习素材。

3.“学案”的设计要注意包含引导性的语言、探究性的问题,不能只是知识点的罗列,不能搞得像习题集。“学案”的编写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直接把操作步骤全部打在“学案”上,而是应该给予学生引导与提示,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关键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通过完成“学案”中设置的问题来学习知识。

4.“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案”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要注意了解学生学情,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学案导学”实际应用中的反思

通过对“学案导学”的实践操作,我们切身感受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把功夫下在了课前,避免了授课的随意性,课堂上有精力关注学习状态,随时进行点拨和指导。对学生来说,拿到学案后,对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很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合理安排,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进行自主学习,课堂容量大大增加。

但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失误及不足:

1.有时对学生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导致课前预习效果不太显著。如果对预习环节疏忽,导致收效甚微,对“学案”各个环节的操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大部分“学案”缺少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由于缺乏对小组合作的重视,缺少对各小组采取有效、及时的管理措施。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合作激情。

3.“学案导学”过多地注重了训练,而忽视了“概念”。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节课可能讲不了多长时间,更多的时间用来问、答、练、评,但这样可能忽视了对概念的突破和深层感悟,忽视了课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回归。

4.“学案导学”有可能会让学生部分“偷懒”。老师印制了学案,期待的是学生的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期望学生课堂上能积极互动,圆满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有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老师就会逼学生在这一学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但逼的结果,往往可能有的学生成了才,而有的学生可能就会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采取“抄袭”,因为每天的学习时间毕竟就那么多。

5.在课堂实际授课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案”“课本”和“多媒体”之间频繁转换,精力相对难以集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生事物的出现、发展都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我们看到了问题,才会努力想出解决的办法。

“风正一帆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案导学”模式将在课程改革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编辑刘青梅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反思教学实践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36:22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学案导学”之我见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32:37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