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 陈妙慧
以研促学的教研新模式探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莘塔小学陈妙慧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的改革和研究,“研究学生”已经成为了新的方向,任何教学设计、教研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去设计思路。我校数学教研组“研究学生,以学定教”的主题已经开展了两年,随着教研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
【关键词】研究学生二次备课同课异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直影响着我校的教育。因此,我校提出了“尚真”课堂的研究。这种课堂常常把自学、讨论、展示、检测融为一体,把教室里所有学生一个也不少地纳入知识学习与生命成长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也能够更加明确研究的主题和核心。下面是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活动中所总结的一些经验。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如果要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们要仔细斟酌学生的已有知识,根据他们的经验、兴趣等来设计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有个人进行教学设计,他很难把握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前,已经有了哪些已有知识,还未学习到什么知识,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难点。教研组内有各个年段的老师,大家可以互相提供各年段学生的知识层面,来帮助大家共同认识学生的已有认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做好参谋。
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明确提出:经常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学生,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题进行备课,但大多数教师还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设计,认为学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就怎样进行设计,却没有去向学生挖掘他们的已有知识结构,所以设计也就没有从学生出发,也就不能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有时候经过自己精心的设计,但上完一堂课下来却还是发现这里有点不足,那里似乎也不够完美。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根据第一次的备课和第一次的上课来完善我们的教学设计,即二次备课。通过二次备课可以改善我们在第一次教学时所发现的一些不足的地方,从而更好地为下次上课做好补足工作。
人有个体差异性,教师之间的教学也存在个别差异性。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学设计,给两位不同的老师上,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过:“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所以教师的经验、上课的形态等都对一节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有了前面涉及到的提前备课、二次备课后,以及教师们共同商量、探讨出来的优质教学设计,这节课能否上成功,就得看教师的课堂魅力了。下面就我们教研组开设的一次同题异构“体积和容积”展开讨论。
【第一次课堂教学简案】
1.实验一:体会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提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学生实验操作。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
2.实验二:体会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鸡蛋,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葡萄,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实验操作。
师:和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三:判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同学们看,这3个物体,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3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自由说,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三次学生的实验操作是任务不同、目标不同、层层深入的,先是感知物体是占空间的,然后是感知物体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最后学会判断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但是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存在三个问题:活动流于形式、学情把握不到位、提问不清。理清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第二次课堂重构简案】
一、课前预习检查并导入
师:课前的预习中,哪些地方是难以理解,打上了问号的?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初步感知“占空间”)
师: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是瓶里的水增多了吗?
二、实验探究,理解概念
1.感受物体体积的存在,理解物体体积的含义。
师: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你会联想到什么?
实验一:物体占空间。
(1)往装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一个石榴。
(2)认真观察,把所看所想记录下来。
①石榴放到盛满水的杯里后,我观察到了_______。
②思考: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实验二:物体占空间有大小。
(1)没放鸡蛋和葡萄时,甲杯和乙杯中的水面是_____。
(2)分别往里面轻轻地放入一个鸡蛋和一个葡萄。
①甲杯里放了_____,乙杯里放了_____。
②我观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现在两个杯里的水面为什么不一样高了?
3.小结回顾。
一节数学课要吸引孩子,靠的不是显性的、浅层次的快乐,而应该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思考的乐趣、数学交流的满足。在这次重构中,实验单的应用让学生的探索活动从表面的操作引入深层次的思考。实验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避免操作活动流于形式,更要避免学生忙于操作活动而缺少思考。
综上所述,新型的教研方式的研究主题必须是“学生”,我们要变“学科为本”为“学生为本”。“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建。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身经验,并将其“处理、转换”成科学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课上应该“真实”地开展学生的探索活动,而非“虚假”、形式地、看似热热闹闹地开展。这样,也许就离“尚真”的课堂不远了,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转型的成功也近在咫尺了。
【参考文献】
[1]李镇西.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M].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2001:35-38.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58-59.
[3]雄华堂,张晓东.学生心理指导调试手册[M].北京: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