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小学部) 秦永祥
为思维而教,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张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菀坪学校(小学部)秦永祥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训练是数学课堂的最大特色。思维是一种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把特定事物所引起的特定的暗示,贯穿到底并联成一体。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为思维而教”,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会学生学会思维,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训练课堂张力
1.现象扫描: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
(1)“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渗透。日常的数学课堂,依然能看到只带一本数学教材进课堂的老师(不是特级教师,也不是骨干教师,恰恰是一些青年教师),老师教的仅仅是教材上的例题与习题,教学过程没有经过精心设计,课堂没有拓展与延伸,老师站在“教”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学”,制订教学目标时,只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机械程序式的“灌输”,忽视了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新授知识,不少老师采用的方式是“灌输”,以往是“人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引进课堂,“机灌”成为主流方式,很多老师上课就带一个u盘(有的课件还不是自己设计制作的),更有甚者带的是一张与教材配套的光盘。可以想象,学生在机器的统一指令下学习,只能成为答题的操作员,最多是做题的熟练工,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何谈思维能力的提升?
(3)“整齐划一”的训练,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审视当下的数学课堂,“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随处可见。小组合作是老师的“惯用手法”,只要老师一说“下面开始小组讨论”,学生马上围坐起来,轮到汇报交流时,往往成为少数几位出色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课堂上“齐步走”的情况比较突出,即便学生有独特的想法和意见,若是偏离了教师的预设,老师一定会想尽办法将学生拉回自己预设的轨道。这样的课堂,学生缺少了感悟和发现,缺少了思考和表达,缺少了质疑和思辨。
2.原因分析:学生的数学思维怎么了?
(1)教材“束缚”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绝大部分依赖于课本。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精心“加工”,拿来就用,即所谓的“教教材”,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看不到教材以外的丰厚的数学世界。教师的视野决定着学生的视野。教师能把“死知识”教“活”,学生才能把“死知识”学“活”、用“活”。
(2)预设“禁锢”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很多老师会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甚至有些老师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作了详尽周密的计划,更有甚者将哪一个问题让哪一位学生回答都做好安排。这样的设计是基于成人的立场进行预设的,学生的学习完全是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内进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也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因为他们不需要动脑思考,只要用耳朵和嘴巴来配合老师“表演”。
(3)屏幕“蒙蔽”了学生的“数学慧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课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学生的眼球被一段又一段的精彩画面深深吸引,课堂上“生活味”浓了,“数学味”却淡了。学生观察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很难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背后的真相。
1.跳出教材学数学,提升思维的高度。如在学生学习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课标的要求是“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材上未出现形如a-x=b这样的方程,而在练习中却出现了12-x=5这一方程。学生出现了以下三种解法:
针对学生出现的三种解法我组织学生交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我是运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12。(没等说完,很多学生立马举手持反对意见)
生2:如果x=17,那么代入方程检验,12不够减17,所以这样解肯定不对。(生1点头意识到自己错了)由于这个方程不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我是利用口算得到答案,只要想12-()=5就行了。
生3:其实生2的方法就是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来算的。(师补充:也就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生4:我觉得可以用等式的性质,先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加x,方程变成12=5+x,然后两边交换位置又变成5+x=12,再次运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再同时减5就行了。
追问:听懂的同学请举手。(陆陆续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看来还有少数同学不太明白,谁再解释一遍?
生5:这里先后两次用到等式的性质。第一次两边同时加x,第二次两边同时减5。
追问:12=5+x变成5+x=12的理由是什么?
生6:根据加法交换律。
真没想到!以往不曾注意的一道习题居然在交流碰撞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大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的情感,思维得到升华。与时俱进,与“生”俱进,跳出教材,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较好地实现了“用教材教”。
2.走出“预设”析“生成”,挖掘思维的深度。如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题:如下图,一面靠墙围一个梯形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0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的掌握情况。题中直接告诉了梯形的高,而梯形上、下底没有直接给出,但通过篱笆的长可以知道上、下底的和是40-14=26(米),再根据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直接用26×14÷2求出梯形(即花坛)的面积。而在组织交流反馈时学生的做法却完全超出我的预设:
方法1:40-14=26(米)10+16=26(米)(10+16)×14÷ 2=182(平方米);
方法2:40-14=26(米)12+14=26(米)(12+14)×14÷ 2=182(平方米);
方法∶3:40-14=26(米)26÷2=13(米)(13+13)×14÷ 2=182(平方米);
……
显然,学生的思维还仅仅停留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层面上: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上底、下底和高,三者缺一不可。当已经知道上下底的和之后,还是要假设出它的上底和下底,然后才能代入公式求面积。
学生的思维不禁让我陷入了思考: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学时,到底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与“上底”、“下底”和“高”三者都有直接关系,还是与“上下底之和”和“高”有更直接的关系?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目的和作用何在?
当教学概念、法则、公式等一些所谓的“死知识”时,我们习惯地认为就应该把它们“教死”,让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永远是“死知识”,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永远都是“死方法”。学生的真实“想法”向我们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缺失!
3.透过现象“寻”本质,凸显思维的效度。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下面的一道练习题:如图,要求判断∠1和∠2的大小。
由于受两个角的特殊位置的影响,不少学生会被误导,看似∠1将∠2包含在里面。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这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角的大小的含义,角两边张开的程度决定了角的大小,而不是由其他非本质因素所决定的。小学数学图形知识的教学应基于直观,但不能受限于直观。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等活动中,思维从有限迈向无限,由具体走向抽象,源于直观,又超越直观,学生的思维才有发展的空间。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发生着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台上“津津有味”地讲着,告诉学生“这个概念”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公式”应该怎样记住,“这道题”应该运用什么知识、什么方法解决……似乎老师讲得很全面、很透彻,但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接受”和老师的“传输”并不成正比。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教学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经历、体验、思考、创造,才能让教师的“教”真正顺应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