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音乐专业中职生合唱训练方法研究

2016-03-02 02:18阎红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音准合唱团声部

阎红

(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非音乐专业中职生合唱训练方法研究

阎红

(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兰州730050))

合唱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职学校合唱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笔者多年指导合唱经验,就如何在非音乐专业的中职生中开展合唱训练,提出自己的建议。

非音乐专业;合唱

众所周知,合唱训练是校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内开展合唱训练,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展现校园文化风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其集体主义思想、挖掘其歌唱潜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所设置有音乐(声乐)专业的职业学校在合唱人才的选拔和排练上会有很大的优势,合唱训练工作会更加容易展开,排练效果也会更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近年来,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省、市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和安排下,以每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为契机,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合唱比赛活动,为达到提升学生素质、以赛促教的良好效果。这一赛事得到各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在以往的比赛中,我们选用的合唱队员均是来自学前教育专业的女生。她们服从指挥安排,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声音统一、视谱能力较强、热爱表演,所以我们在市、区级的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可是多年的合唱指挥经验使我体会到:我们组建一支合唱队的初衷很美好,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合唱队的训练次数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只有到了比赛前才集中开展合唱训练,这种看似是为了比赛而开展的合唱训练,与合唱队组建的目的相违背。纵观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第一条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公平的获得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作为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的老师,能让更多中职生接触合唱,从而热爱音乐、获取快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是有意义的事。所以从前年起,我尝试在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学生中选拔人才,开展合唱训练。但事实是,合唱队从组建到开展训练,并不顺利,排练的效果也一直不理想。这个规模为76人合唱团,招收男生比例占总人数的30%,就我校专业设置来说,这30%的男生要选拔自除学前教育专业之外的其他非音乐专业。入校前,他们或因学习成绩较差、或行为习惯不良,容易被老师忽视或打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入职校后,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生活盲目、懒散,整体素质偏低。这些孩子不容易服从管理,音乐基础薄弱,给合唱训练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结果往往是大家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良好的合唱训练效果。我在队员们中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是否爱唱歌”、“是否有参加合唱的经验”、“是否有器乐演奏经验”、“是否视谱”、“是否自愿参加合唱训练”等方面,以此了解学生在入学前音乐能力。通过问卷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不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他们中的部分人参与积极性高涨,但不识谱不会唱,还有一部分人不重视合唱训练、不想唱,有畏难情绪。这会给合唱训练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在非音乐专业中职生中开展合唱训练,经过三年的摸索、学习、研究以及实践,我将自己的方法总结为:

一、人才主体性培养

让学生了解积极参与合唱训练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参加合唱训练的优越感。挑选好的合唱队员,有利于提高合唱队的排练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合唱队的稳定性。老师在推荐或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选出音质较好、音准准确、节奏感较强且有一定表演欲望的学生作为合唱队员。对于积极性高涨,但音准、节奏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后期欣赏音乐、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来培养和提高。

二、聆听优秀合唱作品

合唱是人声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合唱音乐对每一个学生非常重要,老师应该多创造机会,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作品,以此让学生养成聆听的好习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这里推荐几首优秀的中外少年合唱团演唱代表曲目。例如:杨鸿年老师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演唱的《水母鸡》、《八骏赞》以及深圳百合合唱团《I will follow him》、《岁月流声》、日本郡山市立郡山第二中学的《手纸》等等。好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感受合唱给人带来的美妙动人的境界,这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聆听的过程是学生音乐视野拓展的过程,合唱是实践、欣赏,也是启发,在这样不断的启发和实践中,队员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三、实践性训练

在训练合唱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由简到难分层次性的开展,难度由浅到深,合唱曲目的选择由简到难,训练过程要以好带差、以老带新,让水平参差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不断摸索、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以达到学生音准正确、声音规范统一的歌唱,突显唱出合唱作品艺术性的优势。

1.声音的统一。声音的统一是衡量合唱团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统一的声音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发声训练获得。我国早期的合唱受苏联影响较大,以高、大、强、整齐为主要特点。倾听前苏联合唱团的演唱会发现,他们的声音很强、整齐,但是缺乏美感。近些年的合唱趋势是慢慢向高位、轻声、直声、音色靠拢的演唱特点转移,具有代表性的是杨鸿年老师的“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用轻声唱,用直声唱。有人认为,直声演唱没有表现力.其实合唱中,声音位置越高、共性越多,个性越少,直声演唱使声音更加融合。不要一开始就进行歌曲的训练,在做准备活动时,从基础的牙关节训练开始,教会学生提面罩、开口腔、打牙关,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学生使用呼吸的能力。在平时合唱训练中我们会发现,对于没有歌唱经验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会用呼吸歌唱,主要反应在:唱起歌来没有劲儿,声音发虚,或者总用嗓子歌唱。训练气息时,先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歌唱的状态,体会胸腹式混合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是由于吸气时扩张两肋骨和下降横膈膜,使胸腔扩大,增大了气息的容量,可以要求学生气息保持尽量长一些,少吸气。呼气时依靠腹肌的力量产生控制气息的能力,使音域扩展,声区统一。接下来不妨先集中训练一个阶段的发声练习,练声不是程式化的,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我们在制定练声曲时首先思考要通过练声曲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根据男、女声的声音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比如,男声音域较低,让男生练习mu的发音,不要用强声训练声音,对于每一句的高音,不要过于重视或者害怕,用扎马步来唱高音,一定注意声音的统一;与男声相比,女声音域更高、更宽广,但由于声带条件差别大,声音个性过于明显,会很容易造成女声个性多余共性,影响了整个合唱的统一性,我们在发声练习的选择上,可选用以哼鸣、yu为主的三度移调练习展开,逐步向五度、八度递进。从一个声部向两到三个声部再到四个声部延伸,建立声部的层次感,让学生体会多声部的和声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演唱多声部合唱的兴趣。在之后的合唱歌曲实践中,也把发声训练作为到每一堂合唱课的必唱环节,不断加深、巩固。

2.音准、节奏正确。音准也是衡量优质合唱团的重要指标。非音乐专业的合唱队员一般不具备视谱能力,在唱单声部旋律时音准还能坚持,可只要遇到二声部、三声部或多声部合唱,就会出现跑调现象。训练合唱,教师要教的东西有很多,但音准绝对是被放在首位的。合唱的队员必须形成较好的音高概念,才能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从而进行正确的演唱。良好的音准来源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但更多的是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建议指导老师以五线谱教唱歌曲,因为五线谱形象、直观,是功能性最强的乐谱,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音高概念,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从基本音阶教起,反复训练音阶的上下行,巩固学生音高概念,以钢琴为辅助乐器,从单音模唱到旋律音程和和声音程的模唱,要防止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聆听钢琴的习惯,小声练习。难度由浅到深,提高学生音准。特别注意有些男声低8度的演唱,教师一定给予及时纠正。可以借“柯达依手势”来辅助训练音准,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把音高的高低关系有空间感的具体表现出来。它的优势是帮助孩子熟悉对音高的掌握。学生注视着手势的变化,想着各音的正确位置及口形,把音准确地唱出来。由于声音只是听觉的形象,而没有视觉形象,如何将听觉变成视觉,从而准确掌握。通过手势位置的高低变动又能将音高的细微变化表示出来。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关于节奏训练,一些音乐教育家给我们提供的很多先进、成熟的方法,例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律动等。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我们在乐理、视唱练耳训练的同时,加入奥尔夫节奏律动练习的环节,能增加合唱训练的趣味性,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

3.合唱曲的选择、学习及艺术表现。歌曲学唱的第一步是选好歌。现在网络发达,各出版社出版的合唱曲集也不计其数,想要获得合唱资源非常容易。但是教师要从这么多资源中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合唱队员的歌曲并不简单。其原则就是难度适当、体裁新颖、要有想法、有创意。教师可大胆尝试用由优秀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曲或带有明显地方方言特色的歌曲,例如:由谷建芬老师创作《思念》,湖南民歌《花大姐》改编的合唱曲都是很有特点且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作品,能够使学生演唱积极性高涨。另外,不要试图要把每一位合唱队员培养成为优秀的歌唱家,过分追求声音的共鸣、高位置,会使学生觉得太抽象、难以理解。合唱的魅力就是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唱法或形式,而用统一的人声去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带给欣赏者不一样的音乐体验。所谓统一的声音是指在真声基础上,使用头声发声,又称为高位置歌唱。训练头声要求学生学会弱唱,在歌唱时,时时提醒学生“收”着唱,但心里想着强,因为以“弱声”为引导是获得高位置声音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终极目标。对乐句而言,句尾要轻收,多声部合唱均向女高声部音色靠拢。在演唱合唱曲时,必须将音乐感情表达和美的音质放在首位,要把歌曲唱的优美、动听,使听众感动,通过歌声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和愉悦。

4.嗓音保护与积极评价。根据中职生生长发育、年龄特点,他们中大多数已经进入了为期2年到2年半左右的变声期的中后期阶段,声音接近成人的音色。合唱训练中,有的初学者过分使用喉部发声,捏嗓唱;有的近乎于喊叫的声音(特别是男生);有的声带与气息配合不好,起音撒气发虚或用力过猛,出现爆破音;还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宽、厚的声音故意压低舌根,或向喉部吞咽等。这些不良的发声习惯会给声带、喉部带来负担,引发喉部不良生理反应,严重会导致咽喉部病变。所以引导合唱队员正确使用嗓音,注重声音的保护是每一位合唱指导教师的责任。我们应该掌握的原则是:尽可能用轻声、假声来歌唱;根据歌唱者的声音条件、音域音高来划分适合的声部;安排变声期的学生坐在一个区域等。另外,教师作为合唱团的一员,担负着合唱队的组建、训练、指挥、协调等职责。更重要的是能针对学生在合唱时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表现、要做出及时地、准确的评价。我们发现,在合唱训练初期,学生问题最多,教师能较容易的发现学生歌唱时的错误,及时纠正。而随着学生合唱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声部的加入,歌曲难度的增高,一些小错误就会被隐藏起来,不易被人发现。教师要靠敏锐的听觉发现各声部之间出现的微小问题,并提出来加以改正,及时为学生总结,教导学生面对失败要善于找出不足及原因,以便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进。对于学生在歌唱中取得进步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要知道:老师的一个肯定眼神、表情,都能带给学生无限的动力。

总的来说,在这些毫无音乐基础的中职生中开展合唱是有难度的,但也有它特有的优势。比如:这些孩子可能入校前没上过音乐课,不识谱,进校后所学专业又与音乐完全不沾边(我们学校不开设音乐公共课),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我们在校园里总能看到戴着耳机安静的听音乐的孩子们,他们更加需要一个途径来抒发对音乐、歌唱的热爱,那么合唱队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他们会更为虚心的接受老师的指导建议,积极练唱,在这样的学生中开展合唱并取得成果,会更有成就感。在毫无音乐基础的学生中开展合唱训练是任重道远的事,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成功,合唱老师应该始终牢记组建合唱团的初衷,放下功利心,在校园里播撒合唱艺术的种子,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合唱的快乐。

[1] 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 房思钊.合唱指挥的基础与实践[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2006.

[3] 韩瀚.杨鸿年合唱教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3).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伯恕

G712

A

1008-8539-(2016)05-0108-03

猜你喜欢
音准合唱团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毛茸茸合唱团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