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主席提出应将古诗文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然而因为古诗词写作背景遥远、古今表达有别,古诗词一直是公认的教学难题。2015年11月14日,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学会举办的“辩课进校园”之“诗意润泽课堂”古诗教学研讨活动在中华路小学举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与本土青年教师同课异构《长相思》,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现场评讲,与会代表即兴辩课,展现了破解古诗词教学难题的智慧。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如何导入学科知识?如何营造古诗词的意境?如何认识古诗的本质?本期“现场”栏目将带您回到活动现场,一探究竟。
研究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其中一个主要的办法是向名师学习。王崧舟老师这堂课《长相思》,我在很多地方讲课时都讲到,但当时是基于看的材料,没有现场听过课。我是从材料中去想象他的课,然后用我的方式,想办法去复原他的课大概的样子。这是第一次听,和我想的比较接近,感觉比我想的还要好。
古诗词教学定位
我非常同意王老师的观点,古典诗词的教学包括文言的教学,感受古人的情怀是最重要的一个落点,最重要的一个取向,是教古典诗词最根本的追求。古典诗词的教学其实就是要链接学生和诗词,需要在教学中一步步让学生去感受、明白。
古诗词教学策略
复原一下王崧舟老师的课。从“乡愁”入课,回到结束部分,也是思乡的情感,这是入课和结课的部分。他的课堂有以下两大亮点。
(一)加入知识元素,引导学生朗读
第一个部分是朗读。先请学生朗读,然后他评价“非常投入!”“字正腔圆!”“读得认真!”这是学生的一个起点。
教的第一个点是“更”,“风一更,雪一更”,让学生理解字义。让我们再回忆王老师讲“更”的小片段。
第二个点讲的是“聒”,“聒碎乡心梦不成”。实际上是文意的串通,再让学生读。接下来,讲词是一种特殊的诗,合辙押韵,讲的是“韵”的部分。然后,讲词的特点,从“韵”和“顿”及“长短句”这几个方面来讲。王老师的课是通过学生反复读来贯穿的,但是我们能看到学生每一次读它的落点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学生每一次都是从新的收获中去读。
第三个点讲什么是“韵”,讲什么是“押韵”。看看王老师是怎么讲“韵”的这一小段:学生凭着感觉找韵脚,其实“行”“程”“更”是有押韵的同韵感的,所以开始几个学生都将“行”与其他两个字连在一起。王老师让学生用笔圈一个、圈一个、再圈一个……找出是押eng韵。如果再延伸一点,可以把eng韵和情感的关联再强化。然后,再讲“行”的古韵,“行”在古韵十三辙里是押韵的,在现代诗歌里也是押韵的。我们讲诗歌时有个词叫“韵味”,做一个狭窄的理解,就是关注押韵的字所传递的情感。再让学生读,这次关注的是韵,学生读出韵味,才会产生一些联想。
现场1
师: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个词,也许大家立马就能知道“更”指什么。有一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半夜三更”,半夜就是三更,三更就是半夜,这里的“更”和什么有关?
生:这里的“更”是指半夜。半夜风也来了,雪也来了,把梦都刮碎了。
师:他发现了一个关键的信息,这里的“更”和半夜有关,和晚上有关。其实,“更”是古时候一个记时间的单位。晚上的时候,一更大约两个小时。时间长不长?(长)谁来读一读?把这种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才读了半更。再长一点。
生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不错!这里可不仅仅只有一更,而是一更又一更。风雪歇掉了吗?停止了吗?没有,这一个晚上就在风雪交加之中,很长、很长。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准备,“风一更,雪一更”起……
现场2
师:真好!《长相思》是一首词。其实,词就是诗。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诗。既然词是诗,它就跟诗一样,比如说都要合辙押韵。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这首词哪些地方押韵。
……
师:孩子们,怎么非要把“行”和“成”“灯”“声”扯在一块儿呢?你们把这些字圈出来。来,拿起笔。山一程的“程”韵母是什么?一起说。(eng)“水一程”的“程”韵母是什么?(eng)“夜深千帐灯”的“灯”,圈,韵母是什么?(eng)“风一更”的“更”,圈,韵母是什么?(eng)“雪一更”的“更”,圈,韵母是什么?(eng)“梦不成”的“成”,圈,韵母是什么?(eng)“无此声”的“声”,圈,韵母是什么?(eng)所以,这些字都押什么韵?都押eng,押的是同一个韵。来,我们一起读一读。把韵脚拖长了,读出押韵的期待和味道。准备,起。
……
师: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啊?你发现什么了?
生:第二句有四个押韵字,而第一句只有三个。
师:对,这是问题。按照下面这一段词的话,上面这一段好像也应该都有四个押韵字。它好像只押了3个。其实,这是古音和今音的差别。孩子们,其实在古人的用书当中,“行”轻韵,前面我们画的“eng”韵 ,它们可以互通。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押的是同一个韵。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还是你们来读韵脚,好好体会一下这首词押的一韵到底是不是都是“eng”韵。准备,起。
师:真好听!当所有的韵脚都被我们的期待满足的时候,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很美的味道。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词,它是一种特殊的诗。所以,它跟诗一样,也要押韵。但是,正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诗,所以它和诗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词是用来唱的。大家知道唱歌需要定一个什么?(定一个调)因此,写词时也要定一个调,这个调就叫(词牌)。我们这首词有一个词牌,这个词牌叫作《长相思》。(学生读)没错,《长相思》是词牌,诗会有题目,词有时有题目,有时不需要。像这一首词,它的词牌其实也就是它的题目。
师:你们再仔细观察,词和你们熟悉的诗相比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1:我认为诗的格式和词的格式不一样。诗的格式是整齐的,字是对齐的,词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而且像作文一样,还有空行。
师:第一,她发现有空行的现象;第二,她发现和诗不一样,诗是整齐划一的,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紧有密。所以,词又有一个别称,叫作长短句。这就是词和诗不一样的地方。
师:词有换行和空行,而且,通常词会分两段。第一段叫作“上阕”,也叫“上片”,第二段叫作“下阕”,也叫“下片”。同时,词和诗不一样。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紧有疏,所以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节奏。来,我们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试着和诗读出不同的节奏来。自己放开声来读一读。
……
师:越读越有味道,我们不会忘记它的韵脚,也不会忘记把韵脚拖长了就有味道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词有外部的停顿,比如:上阕与下阕之间、句与句之间以及我们刚画出的四处停顿。把所有的这些都融合到一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长相思》,预备起。
生齐读。
师:最后三个字,最有讲究。好像要停,但却没有停,这叫“余音绕梁”。你听,(师范读)我们一起来读,“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第一个部分,我的理解就是知识的角度,从字的理解到韵到长短句到停顿(词的停顿、句的停顿、句内的停顿),让学生去读出味道来。其实这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不断读出味道来,另一方面是老师在指导学生读时不断加入一些元素,这些加入的元素就是知识。我们讨论情感取向与知识取向的关系,其实这两者是不矛盾的。第一,文化的传承和对古人情怀的感受是学生学的这一面,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第二,怎么样去逐渐加深理解、感受,怎么样让小学生和古人情怀相贯通就需要老师教,这是老师教这一方面。
(二)营造画面,让学生内心与诗词相通
第二部分叫学生默读、评注,办法差不多,但王老师的落脚点不一样。切口处一个是“身”一个是“心”。我们看到他不是简单讲“身”“心”这两个字,他从“身”去延展,让学生看到画面,不是看到一点画面,而是将整个诗词画面联系起来。
大家可以看到王老师的一个办法,一个学生讲完站着,一个学生讲完站着……其实六个学生的画面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意境。有一个细节,王老师问:“水在哪里?”一个学生说“在船上”,另一个学生说“在桥上”。“在桥上看到什么?”有个女生说“静止不动”。王老师从这里讲到了“风一更,雪一更”,冬天结冰,这种画面继续生发,不断延伸。学生反复读,画面不断延展,不断和学生生活相链接,继续生发,再反复朗读。怎么读诗歌呢?诗歌就是画面的联想和连贯,这样才会让学生的内心和诗词相通,才能和古人的情怀相通。
现场3
师:《长相思》这首词大概在讲些什么,能懂吗?我提两个问题,考考各位。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在这首词当中,作者纳兰的“身”在哪些地方?(板书:身)
生1:我觉得是身向山海关的意思。
师:作者是身向着山海关的路上。请站着。作者的“身”还在哪里?
生2:作者的“身”在关外。
师:作者的“身”已经到了关外,请站着。继续想象,作者的“身”还可能会在哪里?
生3:我觉得他的“身”可能会在帐篷里。
师:哦,在军营的帐篷里。请你也站着。他的“身”还可能在哪里?
生4:我觉得他在风雪交加的雪山上,因为他在的地方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雪。
师:哦,他在雪山上,他可能在被大雪覆盖了的崇山峻岭之上。好,请站着。再想,作者的“身”还可能在什么地方?
生5:我觉得作者的“身”还可能在故乡。
师:请注意,作者的“身”在哪里?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你觉得在哪?
生5:我觉得在故乡中。
师:孩子,请你读一读词的内容。(生读)在哪?
生5:我觉得在山上。
师:刚才有同学说过了,在大雪覆盖、大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之上。“水一程”呢?你能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吗?他的“身”可能还在哪里呢?(学生思考)你不会和我说他在水里吧?(生5没回答)好,请你再听听旁边同学的回答。
生6:我觉得还可能在船上。
师:在船上。对了,船行进在河上,身在船上。来,你来形容一下船行在怎样的河流之上?
生6:水流湍急的河上。
师:哦,水流湍急的河上。除了身在船上之外,作者要过河、过水,他的“身”还可能在哪里呢?
生7:我觉得他可能在桥上。
师:顺着桥上往下看,你看到了怎样的河水?
生7:静止不动的河流或者急流。
师:选一种。
生7:静止不动的河流。
师:为什么选静止不动的河流?(生7没回答)没有理由?直觉吗?其实有理由。那是在风雪交加的时候,在什么时候?哪个季节?(冬季)那河水什么样了?(结冰了)这就是静止不动的河流。看,女孩子的直觉就是这样准确!
师:孩子们,一起看。我们的课堂里站着了六位同学,来,继续发挥你的想象。这六位同学就是六个点,把这六个点连在一起,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将士们翻过了崇山峻岭,又通过了冰冷的河流。来到山海关外,准备行军。
师:很好,不是准备行军,而是正在行军当中。是的,他看到了一条行军的路线。那就像纳兰的“身”经过的地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一座窄窄的桥,他经过了一条崎岖的路。而此刻,他的“身”就在军营的帐篷里。帐篷之外,风雪交加。孩子们,坐下来。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悠远的意境之中。)
所以,王老师讲“身”和“心”,让学生讲“故园”。这里王老师有非常高超的教学艺术,他会营造一些画面,包括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比如背景音乐。尤其是王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具有画面感,营造画面让学生从“心”感受画面,再回到“身”,回到“碎”,回到现在所在的事情,回到一开始所讲的乡愁。
高超教学艺术与背后的教学原理
这堂课学习王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大的方面是两点。第一,学生朗读,老师加进一些元素,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新的收获。第二,让学生内心与诗词相通,老师想办法让学生去营造、产生一些画面,把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画面连贯、丰富起来。王老师的课很厉害,虽然有的东西其他老师学不了,比如王老师的学养、境界及雅致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当然也不必硬要学,但这两招我们可以学,用好这两招就能有效地把中华文化基因植入学生脑海。
向名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分析背后的基本教学原理,能有效提升教学技艺。以王崧舟《长相思》为例,我们知道古典诗词怎么教。第一,诵读。第二,情感的感受、想象。我们老师要在读时加入知识的元素,让学生明白字的意思和词具有传情的特点,词本身具有的抑扬顿挫、曲折有致的节奏感。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情感,通过朗读、想象、体会这首诗的情感。老师就要帮助学生营造、生发他们所能想到的情境。如果我们明白了这样的教学原理,我们的做法是很多的。王老师有他的才华和特色,如果你非要照搬王老师的课,学得泛泛,可能就会被动,永远达不到王老师的课堂效果。如果从原理上讲,这个课可以上出多种样子和精彩,风格不同,场面不同,但你让学生所学到的至少应该和王老师所追求的一致,让学生更深地理解知识,感受古典情怀。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以及王荣生教授讲座的实录由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提供,本刊编辑黄瑞加工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