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玲
(绥德县辛店中学 陕西榆林 718000)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
郝玲玲
(绥德县辛店中学 陕西榆林 718000)
传统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采用“满堂灌”,是教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对号入座,学生则一字不漏的记下。尽管这种传统的教法有它的优势,但整个中学阶段几十篇文言文用同一种方法,套同一个模式难免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导致原文、译文的分离,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呢?
兴趣 朗读 方法 积累 赏析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必须用激情去感动大脑,培养对课文的兴趣,从而满腔热情地去读它。找寻自己与作者之间的相通点,缩小自己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培养自己对作品的喜爱之情,即用心灵去解读。在读中去领悟、体验、揣摩,加深对课文关键词的感知,挖掘文章中潜藏的美,让课文中的精彩来打动自己,从内心深处培养对文章的爱,然后怀着激情去品读它。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我就对学生讲,假如让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兴趣,因而就很有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结果学生就谈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及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1]
朗读法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注意的传统教学法。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而文言文比现代文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学生也愿意读。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从而形成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诵读需与会意密切结合,疏通文义;例如在背诵《出师表》时,要抓住诸葛亮由谈论形势到三条治国方针的提出,由叙述21年来的经历到“出师”战略目标的提出,由归纳各方面的责任到全篇主旨的点明这条行文线索,做到灵活记诵。
教好文言文除了平时要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方法外,更要因文设计教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它应与现代文教学一样,教无定式,但又有法。这是因为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是丰富多彩的。比如诵读的形式除了集体诵读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以影视作品示范朗读,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完成形象的再创造。在讲解文言知识时应与分析课文相结合,在理清文章结构、主旨的同时指出知识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倒装句式。这样学生就能温故而知新了,记忆也较深刻。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就采用了“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懂句意;三读,赏析文句,读出感情;最后,评价思想,读出心得。在学习时,学生再也没感受到诵读文言文的重复性,反而觉得老师的设计具有层次性,有意思,因而就愿意参与,如此,课堂活了,学生收获也颇丰。
古文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培养出自主阅读部分文言文的能力,这个目标不能仅靠老师的课堂讲解完成,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养成积累文言文典型的用词、用句的基础知识的良好习惯。例如前文中讲到罾的名词作动词的手法,老师在详细讲解课文里的知识后,可以结合之前学到的名词作动词手法进行对比和小结,例如《童趣》的鞭数十里鞭指代鞭打,《三峡》的每至晴初霜旦里旦指代霜降,《陋室铭》的有仙则名里名指代出名等加深学生对该手法的记忆。在没有类似手法总结的时候,老师可以自行补充,以学生的加深理解为上。久而久之,学生会自主养成对比记忆、常常总结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还会自发地制作表格用力积累各类生僻字词与特殊句型的用法。[2]
在大部分人眼中,文言文是古代的通用语,除了借古通今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总是带着应试的压力,或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在学。虽然有所成绩,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古文是现代文的前身,因此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如出一辙是有灵魂,有艺术性的。老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古文语感与审美,理解文言文遣词造句的艺术性在什么地方,从而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自发地开始对文言文学问的探索。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文言文的学习正是叩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门扉的前提与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注意结合古人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与文言文课文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积累文化底蕴的同时了解历史,理解古往今来文人豪客思想火花的迸发,明晰大时代背景下各时期文言文的风格与思想展现才是文言文教学任务的最终目标。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积极探索,勇于改革,从而教学生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如此,文言文教学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1]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期刊论文]《出国与就业》,2011年闫云芝
[2]初中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13年 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