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荣
(天津市东丽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 300300)
开发利用地方特色课程资源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张纯荣
(天津市东丽区教师进修学校,天津30030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立德树人”根本导向,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力求使国家课程校本化、生活化,突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一方资源浸润一方人”的教育目的.
(一)基于课程标准,挖掘课程资源
适切利用地方特色课程资源,教师首要任务是正确解读教材,揣摩、分析编者的教学意图,依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单元目标要求,制定好课时目标.教师再依照课时目标需要,选择与教材内容对接的地域资源,达到地方资源紧紧依托教材、优于教材的目的.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土地养育着我们》这一单元中的《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学习内容.解读教材时,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和单元目标“知道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确定好课时目标“通过新旧餐桌对比知道农业科学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实践活动、资料交流过程中探究家乡多样的农业技术;通过资料欣赏感受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师再从目标的需要出发,结合所在天津市东丽区农业资源优势,到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无瑕生态园区、华明复垦农业园区采集温室技术的素材,到欢坨村无土栽培西红柿基地采集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整理、加工,与教材中的相关农业技术相对接,形成了课堂可用的有效课程资源.
(二)深入实际生活,丰富教育内容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从儿童的观点看来,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在校外所得的经验;同时,在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这就是学校的那种隔离现象,就是把学习和生活隔离开来.由此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是广阔的教育情境,教育是为了儿童生活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对于品德教学来说, 生活是学生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自觉践行道德行为的一种最好的途径.以生活为途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不会淡化或削弱德育的功能,反而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生活视角,使开发出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融合,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有效依据.
在《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学习前,教师让学生带着调查表利用课余时间随父母去一次农贸市场买一次菜、到所住的附近菜地看一看,有条件的学生到农业科技馆去参观一下,并记录下所见所闻.学生在课前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自觉地走进社会、感知社会,了解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以及农业技术的改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言之有物,心中有情.
(一)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实现育人目标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容易忽视本土祖辈留下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丰富,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1]因此,教师要勤于创设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发展.
例如,《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涉及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活动中衍生的艺术形式等教学内容.教师以家乡人传统节日欢庆中形成的家乡剪纸文化为突破口,深度利用本地区特色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情境,达成教学目标.首先请学生从熟悉的学校剪纸社团活动谈起,了解剪纸作品使用的工具和制作方式,接着邀请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人介绍剪纸的历史,而后跟随剪纸传人一同体验剪纸、观看大郑剪纸在上海世博会上备受欢迎的视频.以上活动激活了课堂活力,使本土资源在课堂上实现最大效益,学生家乡的自豪感、继续传承大郑剪纸艺术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通过实践,感化学生心灵,将学习目标落到实处、细处.
(二)传授间接经验知识,增长学生见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目的在于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体验感悟,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课程资源随手可获,但这样放任四海皆准的课程资源只能是针对学生的普遍认知,具有片面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应为教学服务,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生活需要,凸显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因此,教师要勤于撷拾本土特色资源,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教材《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前,教师依据 “了解当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种类” 这一学习目标,走遍本区的多处农业基地,搜集具有典型性的当前农业科技的相关资料(大棚温室技术、无公害技术、规模养殖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拍照、录视频、访谈种地的工作人员等,将学生看似熟悉但又没深入了解的资料带进课堂,引发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思考、发现,在思考发现后内化为热爱家乡、建设更美家乡的情感,初步建立家乡人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技能的训练、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多样的教学方式.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的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有效开发地方特色资源,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萃取问题点,激活学习活力
为了在教学时将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地方特色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有发展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前,教师要充分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水平、已形成的情感态度,明确学生的需要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点.在课程资源选用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关键问题进行组织教学,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例如,《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一课教学中,教学地点选择了学校楼间的 “传承民间文化、弘扬大郑剪纸” 特色校园文化专栏区,并把《花开纸上》的校本教材、学生社团活动的剪纸作品有序摆放其间,形成了一个开放、特色的学习空间.学生们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交流、感悟着家乡传统文化,使课堂生活化,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家乡的主人.在对家乡传统艺术发展情况的交流中,增强了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树立了传承传统艺术的责任意识,使课堂教学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二)拓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课程改革充溢着新的生命活力,丰富了教育内涵,进一步彰显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核心素养的培养,依赖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立足学生主体,抓住问题关键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德润心灵的目的.开发与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会使学生更关注身边的学习资源,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更主动关注,乐于探求,实践应用.
例如,在《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一课学习时,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梳理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究的关键点.学生带着问题,采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用iPad、照相机、手机等设备,在参观、体验、访问过程中拍照、录制视频资料,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劳动生产技术差异感受到科技改变了农业,现代农业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间的互相分享,不仅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且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教科书,更是我们认识生活、社会的一扇窗户,感受生活、社会的一锦囊.善于开发与利用地方特色课程资源,深度融合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让品德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七彩舞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9.
(责任编辑: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