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中有虚 化虚为实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谈

2016-03-01 15:38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边塞诗缺水柳树

邹 清

许多老师在教学“虚实结合”这一类文本时,容易把“实写”和“虚写”的文本割裂开来。特别是教学“实写”部分的文本,总是忽略其“实中有虚”的特点,只知其“实”而不知其“虚”。

从学生的阅读需要来看,纯粹“实写”的文字,学生一般容易理解。而“实写”中插入的“虚写”部分,对学生而言往往是“陌生”的,在阅读中迫切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领。

从文本的表达而言,“实写”中插入的“虚写”部分,往往是对“实写”部分的升华,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映射,它决定了整篇文本格局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阅读文本时只知其“实”而不知其“虚”,颇有买椟还珠的味道。

因此,文本“实中有虚”的“虚写”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无法忽略,也无法逃避。

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篇课文时,采用“化虚为实”的教学策略,成功化解了文本中的两个教学难点。

教学片断一——体悟行走在青海高原的“悲壮与苍凉”

(全班交流“实写”青海高原环境的句子。通过问答、朗读、想象等多种形式,体会青海高原的辽阔、荒凉。)

师:这是我们读着这些描写产生的感受。作者陈忠实来到青海高原,见到这样的环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生:他的心头“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

师:“悲壮”是什么意思?

生:悲哀而雄壮的意思。

师:那“苍凉”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觉得是看着青海高原那种苍茫的景色,心里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

师:行走在青海高原,作者的内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凄凉伤感的情绪呢?

生:因为这儿的环境实在是太荒凉了,一点生机也没有。作者看着看着,心里就觉得难过,觉得孤单和寂寞。

师:是啊,面对这苍茫的天地,人是这样的渺小,这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产生一种伤感凄凉的情绪。正像诗人陈子昂所描绘的那样(屏幕出示陈子昂的诗句)。

生:(齐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怆然”二字表达的情绪,跟陈忠实此刻在心头弥漫的“悲壮与苍凉”,非常相似。让我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体会。

师:青海高原地区,是我们古时所说的“边塞”。自古以来,多少热血男儿,在这荒凉之地驻守着祖国的边疆,甚至战死沙场,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此刻,你想起了哪些有名的古典边塞诗词呢?

生: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师:是啊,“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多么的悲壮啊。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是啊,“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多么苍凉啊。

师:你能把这些诗句代进原文诵读吗?(学生诵读)

师:同学们这样一读,这种行走在茫茫边塞的悲壮与苍凉之意就更浓了。

作者行走在青海高原之上,眼前所见尽是苍茫与荒凉,一种“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油然而生。这种“悲壮与苍凉”的情愫,与见到那株神奇的柳树产生的敬畏、惊叹、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写柳树的“神奇”做好了铺垫。因此,引领学生体会这“悲壮与苍凉”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种“悲壮与苍凉”的情愫,对于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虚幻”的,离学生的现实世界是非常遥远的。如何引导学生实实在在感受作者的这种情愫呢?

在教学中,我分四步走:

一是化“直感”为“语言”,让学生以自己的直感谈谈“悲壮”与“苍凉”的意思。这样的直感是粗浅的,是学生试图去感受作者内心的第一步。这种直感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会从字词的表面去探索,更会结合青海高原具体的环境描写去感受。可以说,学生对青海高原的辽阔和荒凉体会得越深刻,就越能感受到这种“悲壮和苍凉”。

二是化“一境”为“多境”。结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学生试着进入“天地悠悠”的情境,感受那种“怆然涕下”的情怀。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这种陌生化情绪的共例,懂得在苍茫的天地面前产生这种情绪并非偶然。学生在多个情境面前展开想象,产生共情,对这种“悲壮与苍凉”的理解逐渐深入。

三是化“留白”为“实例”。作者说“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但他却没有写出具体的古典边塞诗词来,这在写作上是一种“留白”。于是,师生一起把熟知的边塞诗词补充出来。结合古典边塞诗词,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具体感受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产生的特殊情绪。这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将“古典边塞诗词”具体化的同时,也就是将“悲壮与苍凉”具体化的过程。

四是化“虚幻”为“可感”。把相关诗句带进原文并诵读,使原本“虚幻”的难以捉摸的情绪化为可以直接感受的声音,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与前面描写青海高原环境的词句形成互文,悲壮苍凉之意呼之欲出。它弥漫在作家陈忠实的心头,也弥漫在了教师和学生的心头。

教学片断二——体悟“锻铸”背后坚毅顽强的精神

(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师生交流这一株柳树的外形特点,然后重点学习“锻铸”一词。)

师:“锻”是什么意思?

生: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烧到金属变软,然后用锤子反复敲打。

师:是啊,用锤子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敲打,这就是“锻”。“铸”是什么意思?

生: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新的器物。

师:在这个过程里,原本普通的金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你联想到哪些成语?

生:我想到的是“千锤百炼”和“百炼成钢”。

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百炼才能成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齐读这两个成语。

师:读着这两个成语,你体会到“锻铸”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生:这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生:这是一个获得新生命的过程。

师:“锻铸”在文中是一个带有比喻色彩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锻铸什么?

生:是“高寒”和“缺水”锻铸柳树。这一株柳树在青海高原“高寒”和“缺水”的环境中生长,这种“高寒”和“缺水”对于这株柳树来说,就是一种“锻铸”,就是一种“锤炼”。

师:你说得真好。青海高原寒冷到哪种程度呢?

生: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多度。

师:青海高原缺水到哪种程度呢?

生:一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月不下一滴雨。

师: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面对这样的“高寒”和“缺水”,这棵柳树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长得更加高大,更加粗壮,更加坚硬。这样的过程就是——锻铸!

师:此刻,透过“锻铸”这个词,我们不仅看到了这株柳树“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外形,更看到了它怎样的一种精神?

生: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从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

生:一种特别顽强的精神。它从不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在高寒和缺水中不断成长。

师:是啊,正是“锻铸”这个带有比喻色彩的词,让我们体会到这株柳树的形神兼备。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细细品味这株柳树与众不同的“形”和“神”。

原本用于金属的“锻铸”一词,为什么可以用在这一株柳树身上呢?它给这株柳树赋予一种怎样特殊的精神色彩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找到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与金属锻铸过程的相同之处,并把此彰显于学生面前。

这个过程,我也是分四步走:

一是还原“锻铸”的本义。"锻铸”在文中是个抽象的词,我们还原它的本义,就把这个抽象的词语变得具体实在。这为学生理解“锻铸”一词给这株柳树带来的精神色彩做好了铺垫。

二是提炼“锻铸”的特性。我们由“锻铸”金属的过程,联想到成语“千锤百炼”和“百炼成钢”。通过这两个学生熟知的成语,进一步彰显“锻铸”这个词背后潜藏的意义。学生也对“锻铸”一词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三是生成“锻铸”的新义。作者把“锻铸”一词用于一株神奇的柳树身上,带有比喻的意味。理解这个带有比喻色彩的新义,是教学的关键。此处,师生结合课前搜集的信息,理解青海高原“高寒”和“缺水”的特殊环境给这株柳树带来的“艰苦”和“漫长”的生长历程,这与“锻铸”一词原来的特性正好吻合,自然而然就完成了从本义到新义的转化。

四是升华“锻铸”的意蕴。作者在文中使用“锻铸”这个词,并非偶然。它和柳树“高大”“坚硬”“苍郁”等外形特点浑然一体,无形中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精神品质的赞美。透过“高寒”和“缺水”的严酷,透过“锻铸”这个词所自带的“漫长、艰苦”的特性,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这株柳树面对磨难的顽强和不屈,坚韧和伟大。

可以说,“锻铸”这个看似细微的词语,为学生从柳树神奇的外在走向令人敬畏的内在打开了一条特殊的通道。这正是“实中有虚”这种写作手法特殊的魅力,也正是“实中有虚”中“虚写”部分在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边塞诗缺水柳树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柳树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河西走廊断想
会治病的柳树
柳树的春天
边塞诗概念小考
论王维的边塞诗及其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