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珊
新常态下工科学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为例
□吴晓珊
新常态下,党中央及相关部委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工科学院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本文从新形势下实践育人的哲学依据、工科学院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和成效反馈几个方面探讨实践育人模式的路径方法。
工科学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探索
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就是说,“无德无才”是 “愚人”,“有德无才”是 “君子”,“有才无德”是 “小人”。德才兼备是社会对学生素质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
新常态下,党中央及相关部委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全国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实践育人工作,积极调动整合高校及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探索和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从而大幅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作为典型的工科学院,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也是该哲学体系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全部认识活动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存在的。高校实践育人的观点,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育人理念。实践育人,以教育活动的实践性为逻辑起点,是现代教育与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是高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 “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理论结合实践为主要手段,采用课堂内外、高校内外的实践载体,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理性认识和感性认知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一种育人方法。因此,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教学活动中某一个特定的环节,而是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实践育人能够使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基于此种认识,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突出的工科学院,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工科人才。
实践育人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实际运用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我提升与朋辈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开展各类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导向性、综合性实践活动,从而将专业知识、社会责任、感恩之心等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特质,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通过开展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型实践。如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教育活动等。第二,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开展的专业知识型实践。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攀登计划、三下乡等。第三,鼓励大学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志愿服务型实践。如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第四,引导大学生接触、适应社会,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的职业生涯型实践。如勤工俭学、职业生涯规划与体验等。具体到工科学院本身的特质,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就应当首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开展的专业知识型实践。
如何在培养和提高工科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构建实践育人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实践育人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制度保障,是构建实践育人机制的基础要素。2007年机电学院成立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由学院领导统筹协调,定期召开会议,全面地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实践育人总体规划。由专业教师直接指导,将实践育人和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结合起来。同时,制定 《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管理规定》 《学生科技创新中心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实践育人机制的运转提供切实有效的规范指导和制度保障。
第二,重视教师的多方联动,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教师是实践育人至关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问题,只有教师从根本上意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才能进行有效的多方联动,真正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一方面是发挥政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科创中心的建设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另一方面发挥专业教师的力量,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力量,一位党员教师对应指导一个学生科创团体或科研团队,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第三,创新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搭建实践育人的广阔平台。实践育人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推进实践育人的项目化管理,拓宽实践育人的平台。机电学院科创中心立足专业特色优势,围绕 “工程师+技师+教师”三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一手抓覆盖面,一手抓重点。学院内以学生科创中心为基地举办各专业竞赛,以少部分学生带动大部分学生参与比赛,在比赛中营造氛围、夯实基础。通过院内的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和优秀项目进行优化,选送参加 “挑战杯”、创业大赛、节能减排工业大赛等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比赛的动手过程中发掘优秀的项目和想法,进一步完善后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将实用新型专利运用到比赛中去。
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育人机制的良好运转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面临的 “课堂上入脑,离了课堂就流脑”的难题,能够将实践中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行为养成等问题与专业教育统一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在提高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做到知行统一,成长为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机电学院科创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赛促学,以学促优。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机电学院科创中心的学生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7项,取得国家级奖项约60项,省级奖项100项以上。科创骨干在校期间同时身兼学生干部、党员等多重身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注重为同学服务,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且自动自发地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回校担任校外导师,不计报酬地帮助学院师弟师妹提升自我。这种良好传承的延续,为学院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原动力。
[1]吴刚,高留才.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2013,(8):13-15.
[2]李晓明,马静,汪小平,李成军.医学院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9):621-622.
[3]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3):7-9.
[4]毕晓光,龚宇.实践育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重要途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6):101-104.
(编辑:王春兰)
G712
A
1671-0568(2016)23-0111-02
吴晓珊,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