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条件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6-03-01 14:38□金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实效性载体思政

□金 瑾

微信条件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金 瑾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但是,作为重要的新兴载体,微信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广大思政教育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规避风险,从而大大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微信;大学生;思政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其中,微信作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代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微信作为新技术的重要形式,在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在此,笔者在分析思政教育载体的特征的基础上,对微信条件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研究,继而探究应对措施。

一、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

微信、微博是推进当代中国进入 “微时代”的两大驱动力,利用微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成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方向。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并与其他传统思政教育载体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教育主客体间的交互性

在传统思政教育中,教育主体往往居于主导地位,教师一般通过课堂教学、谈话交流等方式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政教育,难以实现与教育客体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微信成为思政教育载体之后,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主体可以通过微信向教育客体传递信息,同样,客体也可以利用微信技术与主体回应交流,使得双方能够深入地交流;微信技术的存在还赋予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使得教育主体更具亲和力。此外,教育主客体之间交互关系的形成,还有助于教育双方实现位置转换,即在微信条件下,教育主体会成为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也会成为教育主体,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性。

2.教育客体更具针对性

微信成为思政教育载体后,教育主体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新兴技术对特定个人或者特定群体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大大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作为对传统思政教育载体的重要突破,利用微信进行个性化的思政工作有助于学生个性需求的充分满足,推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利用微信开展思政教育,教育客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状况接受教育信息,这不仅节约了教育资源,还可以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

3.教育方式日趋多样化

微信成为思政教育载体后,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来获取多样的教育信息。在微信涵盖信息之中,文字、图片、语音以及小视频等都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形式将教育元素的内容传递给教育客体,从而使思政教育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也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形象生动的环境之下获得知识、升华思想乃至于净化灵魂等。

4.教育信息传递的快捷性

微信成为思政教育载体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迅速有效地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微信传递信息的快捷性便大大凸显出来。如,2014年12月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故之后,部分上海大学生十分恐慌,这时学校通过微信向大学生传输信息、安抚情绪等,使他们能够顺利从突发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使得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双重影响

1.微信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一,微信深度拓展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平台。针对微信传递信息的特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提高了思政教育的生动性与形象化,还使工作方式得到创新与发展。这实际上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在新媒体中的深度拓展,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第二,微信提高思政教育者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微信条件下的思政教育因交互性特征大大提高了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程度,这既是微信平等性、交互性特征所引发的,也是深度契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结果。通过微信,教师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想状况,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微信丰富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微信因具备信息多元化、传递速度快等特点极大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得思政教育具有了海量性的资源,不仅提高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还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实效性。

2.微信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诸多挑战

第一,微信构成对大学生认知能力、价值判断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挑战。微信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科学性、逻辑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合度等难以甄别。“信息爆炸”式的传播速度,极大考验了大学生认知力、判断力。

第二,微信构成对思政教育者综合素养以及教育地位的重要挑战。微信的交互性赋予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在提高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同时,也打破了教育者的权威,从而使得教育者在宣传、教育以及解释等方面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地位等。

第三,微信构成对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挑战。这既包括微信交流的私密性给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带来的挑战,又包括学生对微信方式的过度依赖给高校课堂教学的挑战,还包括微信因用户激增使得信息环境恶化而提高了教育环境的复杂性等。

三、微信条件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措施探究

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针对微信给大学生认知能力、价值判断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带来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合理确定教育内容:以提高大学生信息识别与分辨能力为基础,引导大学生合理筛选与过滤微信带来的各种信息;引导大学生采取正确方式将个人观点与态度,通过微信进行传递,实现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创造者、传递者的角色转换,在坚守社会责任意识、遵守社会道德约束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创造、传播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利用微信中的信息,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量、价值判断能力等,从而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走向全面发展之路。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来说,则是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这包括专门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积极挖掘思政理论课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元素,深度拓展专业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点;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氛围;积极组织开展校园媒介素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微信平台发起的各种活动等。

2.加强微信条件下思政教育者队伍建设

思政教育者需要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这既是微信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又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题中之意。对此,思政教育者需要从理论上加强对媒介素养的认知,从而提高对微信的认识度;需要在实践中多操作,在实践中强化应用微信处理信息的能力;需要积极走出去,通过参与学术会议、讲课比赛等形式强化与其他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沟通交流等等。

加强队伍建设不仅仅包括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队伍的建设,还包括组织一批师生共同参与思政教育微信平台团队的建设,这支团队应当由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以及各个学院不同教师、学生组成,在知识结构以及工作能力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推进思政教育微信平台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建设一支思政教育微信平台团队旨在建设良好的校园微信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将微信平台建设走入院系、进入班级、融入宿舍,从而通过微信实现思政教育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机统一。

3.营造良好的微信使用环境

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从战略层面认识信息网络的安全与净化问题,并以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引导。2014年2月27日,国家成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强化了对微信使用的监管力度;2014年8月出台的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要经过实名制、资质认定等流程审核才能使用微信。政府需要对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加以关注,并可根据实际状况将政策规定上升为法律法规。

从运营商层面来说,需要加强自主监管力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微信的健康发展,这主要包括从设立信息举报机制、官方辟谣公众号以及公共号的商业营销行为等方面进行技术监管,从而推进微信公共平台以及 “朋友圈”信息环境的净化,实现微信的健康发展。

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这包括强化与运营商的合作,实现互助互利;加强校园微信舆情监管力度;引导学生加强对微信使用的自我管理,这需要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充满社会 “正能量”的微信达人等方面,来引导全校学生科学使用微信等等。

[1]郭志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理论视野,2015,(1):84-86.

[2]车车.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1):123-128.

[3]季明,高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江苏高教,2015,(4):114-116.

[4]简洁.微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0):47-49.

[5]王森.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编辑:王春兰)

G712

A

1671-0568(2016)23-0131-02

金瑾,硕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大学生就业管理与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实效性载体思政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