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唤醒生命活力
——新课程背景下活力课堂的打造

2016-03-01 08:23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陈人珊
新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活力探究评价

□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 陈人珊



让课堂唤醒生命活力
——新课程背景下活力课堂的打造

□ 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陈人珊

核心素养在学校层面的落实主要依靠课程重构与课堂重建,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从师生的课堂表现中便可窥见。走进三亚市第九小学,浓郁的海洋气息迎面扑来,走进三亚九小的课堂,蓬勃的生命活力无处不在。

一、活力课堂提出的背景

1.教师观念转变。从“学科教学观”转向“学科教育观”。通过研究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指标是什么,如何建构课程内容,怎样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育人效能评价,切实引领教师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回到“育人本位”,共同解析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得每一节课都朝向育人需要这一终极目标上来,让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落地。

2.教研方式转变。从指导“研教”转到引领“研学”,从“指导如何教”走向“指导如何研究教”,“引领教师研究怎样学”,给予教师如何研究问题的具体指导。一旦开始从“研学”的角度研究教学,就要回答学生“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就会回到“一个完整的人”成长的角度,以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科教学的本质,提炼学科教学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教研要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开始,设计出梯次递进的教研主题,使教师对学科教学的理解系统化、层次化。

3.课程结构改变。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课程,重视以学生自主经验体系为核心建构内容知识体系。如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语文课程,本着大阅读观、大语文观、大教育观的思想,不仅注重一个课时的教学,而且关注一个单元的教学效果,建构与之相应的大单元教学体系,遵循整体性原则来组织教学,用“单元主题”统领整个教学流程。

结合学校的“水滴”课程的构建,我校提出了与课程理念相融通的“活力课堂”。

二、活力课堂内涵的理解

活力课堂的本质是容纳开放,价值引领。它应是多元的、目标明确的课堂,是从实效——高效——活力的梯次推进。

对学生而言,“活力”是学生天性的自然流露,解放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彰显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活力课堂应该是自由、愉悦、自主、探究的。

对教师而言,“活力”意味着魅力,意味着教师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激情。活力课堂应该是倾听、尊重、宽容、智慧的。

对课堂而言,“活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生命场;“活力”是学习力,是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活力”是感动力,是师生情感交融、生命引领的暖流。活力课堂应该是开放、分享、合作、生成的。

三、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校确立了“让海蓝浸润生命”的办学理念,因而定位海洋文化所承载的活力课堂本质特点:容纳开放、质疑探究、自主合作,据此构建了“双主体联动,四模块教学”课堂模式。

双主体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引导、点拨和评价,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同伴交流与合作。双主体联动体现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互动、联合,是师生,是同伴,教与学在课堂中相融相长,绽放活力。

四模块指课堂实践中的四个环节:预学分享、导学探究、总结评测、拓展实践。这是一个学校的课堂教学纲领性结构,第二个与第三个环节是活力课堂实施模式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独特学习个性品质的必经之道。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实施中各学科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对这个课堂结构做出适当调整,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学科模式的构建,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总模式下创生出来的更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流程,这样各学科的课程价值更能淋漓尽致的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如语文组的单元整合式主题阅读课、说文解字识字课、阶梯作文指导课等。但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承载所有类型的学习,或者所有学习者的风格。因此,我们鼓励教师以模式为引领,一模多法,形成个人风格,为实现理想课堂提供科学导航。

四、活力课堂的实施路径

1.研课——丰富学习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我们一直用基于单元背景下的三点一体主题研课模式来引领教师研读教材,丰富学习内容,精准定位学习目标,优化教学策略。(1)知识点。知识点的挖掘就是琢磨教材的第一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经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的解析,尽可能地捕捉到一切显性的、隐性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补充,精心重构。(2)训练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训练的落实。研究训练点,就是将老师们的各种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比较、筛选,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研究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在研讨中优化教学策略,重视方法的指导和实践,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同步确定课堂评测题,保障教学检测的科学性。(3)拓展点。结合学科的特点,在单元背景下,围绕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单元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落地生根,促进学生对情感的内化,唤醒学生的感动力。

我们采用三轮研课制:一是教师个体钻研教材,独立出“个案”;二是学科年级组集体研究,形成“共案”;三是教师在这个共案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二次研课,拿出“详案”。三轮研课达到对课堂活动各个环节的有效预设。

2.上课——组织教学活动,释放课堂活力。

预学分享。活力课堂的第一轮展示就是分享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由地将预学中的收获、思考进行交流、分享,共同讨论、研究预习中碰到的问题和想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期间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是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关注学生独特的学习思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为学生搭设学习支架,并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开展分层学习。搭建分享平台,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

导学探究。“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组织调控学生探究活动时,要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探索新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如演示、表述、辩论等,对探究思路、过程、方法、结果发表自己(或小组)的独特见解,提出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学生的“导”主要是在其各抒己见时,互相解答,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培养学习力。这样,教与学的角色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不停地变换,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乐学勤思,真正释放每一个生命体蓬勃的学习活力。

总结评测。评测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落实学习目标的方法,也是一个对知识探究的过程。这个模块主要是学生对当堂所学进行整体回顾,加强知识的前后连贯梳理和纵横交互整理;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精选典型题目,适量、分层地让学生进行限时练习的学习实践活动。目的是摒弃题海战术,废止重复无效劳动,当练则练,练必深透,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落实教学目标。

拓展实践。“课堂见真功,课后有余功”。课后的拓展是活力课堂的延伸。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既是对课内学习的巩固,又能探索新知,开拓更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3.反思——沉淀教学思想,提高专业素养。反思,是教师课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高速跑道,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教育更贴近生命。我们强调一课一反思,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学习的状态、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总结,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老师,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沉淀、清晰、深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教学风格,永葆生命活力。

五、活力课堂的评价策略

1.评价原则。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强调在真实生活情境下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包括某一具体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那些真实的生活活动、表现或挑战。

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历程;二是评价既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过程,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

发展性原则。(1)学生的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强调以人为本。(2)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静态、常态因素,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注教师积极自主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

生成性原则。强调对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评价,教师能将课堂上有意义的情境化为教和学的资源,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和独立的思维及自身的感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追求多维、灵活、开放、动态的课堂教学。

2.评价内容。

教师的教。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整合、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四方面来评价。

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愉悦,在各个学习模块中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有所收获。

教学效果。综合课堂教学整体情况,结合课堂检测结果,针对目标的达成及学生表现进行定性定量的教学评价。

3.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对其进行记录,并加以整理和分析。重点观察还包括评价者事先与教师拟定评价重点,如重点教学策略、重点课堂生成处理运用等,在随堂听课中有意识地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观察。通过课堂观察,及时地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

量表评价法。量表评价法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课堂调查法。一是随堂检测,包括年级统一的课堂检测和随机出题检测。这可以了解学生对当堂学习的接受情况;二是微型问卷调查,向学生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学习活动你是不是乐意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愉快吗?”“老师讲的课都能听懂吗?”“你对这堂课满意吗?”……

生命需要活力,课堂需要活力,探索更需要活力。只有真正唤醒学生的内在生命活力,才能够实现“让海蓝浸润生命”这一办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活力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活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