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欣赏音乐的金钥匙

2016-03-01 07:27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袁妍
新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乐曲音乐思维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袁妍

给学生一把欣赏音乐的金钥匙

□江苏省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袁妍

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然而又有多少人能领悟到经典音乐的精彩和迸发的情感呢?一场交响音乐会,台上中外经典的曲目和音乐家们精湛的演奏赢得了阵阵掌声,但是台下一些年轻的大学生时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时而走来走去、旁若无人。很明显,这些孩子对交响乐不感兴趣或者说是听不懂。这让人感到莫大的悲哀。从小学一年级音乐课上就有音乐欣赏内容,到了高中更是纯粹的欣赏课,但是这十几年的音乐课学习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音乐,就连最起码的欣赏礼仪都不懂,这不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吗?

一、聆听的习惯,打开音乐之门

如在欣赏乐曲《荫中鸟》时,老师并没有马上揭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并说出音乐描写的是哪种动物,复听时再让学生感受乐曲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第三遍欣赏时让学生想象音乐描写的场景,并感受有多少种鸟儿的歌声,并根据乐曲和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小故事。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听”的水平逐步地提高,更重要的是养成了用心去聆听的好习惯。音乐不是简单的音响的组合,不是音符的相加,而是一颗美丽心灵的跃动,只有用一颗同样敏感的心灵去倾听,才可能触摸到音乐的真谛。在每次听音乐时教师都应提出听的要求,培养学生对乐曲的关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体验音乐,产生通感,获得听的快感。

二、知识的构建,提高音乐素养

当学生第一遍欣赏音乐时,首先第一感觉是好不好听、喜不喜欢。要让孩子们从“好听”或“不好听”的这种感性的主观认识逐步提升到“为什么好听”或“为什么不好听”的理性的客观认识。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也是学生读懂音乐的关键。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让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表现了……然后老师非常高兴地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此音乐形象的要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音乐给人欢快或优美的感受?

音乐情绪的变化、体裁的变化等都渗透着音乐要素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的起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疏密、力度的强弱及乐器的音色、和声的色彩等,能逐步提高学生耳朵的听辨能力和对音乐的分析能力。

三、联想的培养,塑造音乐的思维

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促进作用,而且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地获得。雨果说过:“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节奏,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它可以从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

四、经典的涉猎,积淀音乐的文化

学生生活的周围充斥着各种音乐,但他们并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也没有宽阔的音乐视野,只有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优秀的作品,他们的审美情趣才会不断提高。就像吃过更好吃的食物,你才会辨别这类食物的优劣。学生应该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特别是欧州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不论在题材上、创作方法上、形式上、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上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例如:名家之作的歌曲《魔王》、《鳟鱼》、《跳蚤之歌》、《伏尔加船夫曲》;经典民歌《重归苏莲托》、《北国之春》、《星星索》、《我的太阳》;贝多芬的《命运》、《田园》、《合唱》及钢琴曲;肖邦的《波兰舞曲》、《夜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和狼》;贝多芬的《合唱》、《命运》、海顿的《惊愕》、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威尔第的《茶花女》、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这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音乐华章,曾经激励感动过多少代人呵!

人们在欣赏一部陌生的音乐作品时,一开始听到的音响可能是一片混乱,但随着一遍遍的欣赏,你会觉得音乐逐渐熟悉起来,音乐的旋律就像流水一样倾泻,音乐的每一个细节变得越来越明朗。音乐好像在和你讲述着他的故事,娓娓道来。在音乐中你可以感受到快乐、痛苦、忧虑和激动。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日落》前我反复听这首作品,慢慢地,我逐渐感受到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寂静、宽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伟大,感受到了音乐家对大自然地歌颂和热爱。那壮观的日落仿佛就在眼前,我仿佛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赞美的呼喊,音乐就像从我的胸中流淌,我感受到了澎湃的激情并随之窒息、宣泄最后又回到了平静。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聆听,哼唱旋律,观看科罗拉多大峡谷日落的画面获得体验,引导学生想象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

听音乐不难,但听懂音乐、爱听“高雅音乐”是需要音乐知识的建构、音乐文化的积淀、音乐素养的形成。随着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听懂音乐的语言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事情了。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们应该在音乐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掌握这把解释音乐奥妙的金钥匙,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提升良好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乐曲音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音乐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音乐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