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县教科局
澄迈县教科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纪实
□海南省澄迈县教科局
近年来,澄迈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三县一地”(生态现代化建设县、新型工业县、休闲低碳旅游县和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取得明显成效。
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澄迈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取向,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布局结构调整,“两基”水平全面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现有公办完全小学以上中小学85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制学校7所,小学60所;有公办幼儿园26所在校学生62129人,其中高中6322人,初中15323人,小学52361人;在园幼儿20221人。澄迈县先后获得教育部关工委颁发的“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先进集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市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取得良好成绩
1.门槛条件基本达到要求。
(1)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定办学标准要求。根据《海南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对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5个方面60项指标进行评估,全县83所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达到省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2)规范化学校建设达到指定要求。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县级规范化学校要达到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的90%,其中要有10%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至少有一所省一级学校。目前,我县县级规范化学校有76所,省级规范化学校8所,省一级学校1所。
2.校际均衡状况良好。根据《海南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65和0.55。据初步测算,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际均衡状况:小学校际间差异系数和初中校际间差异系数均小于0.5,达到国家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县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1.做好一个规划。澄迈县的农村小学有着村村办学的历史,完全小学、教学点几乎村村都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本地区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人有学上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有的地方2.5公里已经不算远距离;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口逐渐增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的生源逐渐涌入城市,农村学校严重萎缩,有的学校已经成为空壳。到2014年初,全县有完全小学学校170所,不足100人的有112所,不足50人的有66所。面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状况,在实施《澄迈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同时,教科局组织了计财、人事、电教、体卫艺、基教、督导等岗室人员,对全县学校进行全面调研摸底。经过一个月细致的工作,逐校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地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澄迈县创建规范化、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确定全县创建标准化学校83所,并保留了不宜撤并的教学点。
2.抓紧两个“抓手”。
(1)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完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加快设施建设,改善办学环境。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15.0389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全面消除辖区校舍安全隐患问题。投入配套资金1.58亿元,加快推进学校功能室、运动场地、校容校貌、校园文化等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二是完善功能配备,提升教学手段。从2012年开始,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要求,共投入资金1.12亿元,新购计算机5708台,多媒体(电子白板)602台,装备各种实验室103间,其中科学实验室59间,物理实验室12间,化学实验室13间,生物实验室19间。75所学校均配备一套体育设施和器材设备,并建立音乐和美术教室。全县办学条件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全县中小学拥有计算机7205台,其中教师计算机2801台,中学生计算机2125台,小学生计算机2279台。配备公共多媒体教室29间,全县中小学图书总藏书量为108.01万册。
红岗中心学校乐溪小学原在学生人数约100名,改善办学条件后,学生回流,人数增加到130名;金安中心学校搬迁新建后,学生由原来的400多人增加到了700多人。当地学校环境改变了,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回流了。
(2)以规范化学校创建为抓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按照《海南省普通高中(完全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海南省普通初级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海南省普通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澄迈县教育督导部门本着以督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优化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着力推进学校规范化管理。一是推动学校章程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各学校开展了章程制订,以此总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二是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理清办学思路,设立了学校的“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注重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如,实验小学举行的“每周一专题”主题班会课活动,自活动实施以来,深受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得到省、县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各学校学生的礼仪教育等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三是确立学校文化主题,按照“让每一个角落都成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花草树木都育人”的思路,在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上狠下功夫,加强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建设,着重打造书香文化、廉政文化、立德树人文化,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四是创设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中小学都结合实际,挖掘学生潜能,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县二小组织25个社团,民间八音、象棋、书法等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推进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全县出现了相互竞争,争创省级规范学校的热潮。2014年,澄迈中学被评为省一级甲等学校,县三中、思源实验学校、加乐中心学校、老城潭昌小学等4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学校;2015年又有白莲中学、爱心学校、县二小、永发中心学校等4所被评为省级规范学校。到2015年底,我县已有2所完全中学被评为县一级学校,有75所中小学被评为县级规范学校。通过规范化学校创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出现好转,学生回流。如潭昌小学通过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办学质量提升,深受当地群众好评,驻地官兵子女纷纷回流,愿意就近上学等。
3.抓好三支队伍。
(1)抓好校长队伍。通过省考县用的形式从全国招聘三名中学校长安排到澄迈中学、县二中和思源高中担任校长。建立校长岗位竞争上岗机制,提拔一批政治思想过硬、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学校领导。启动校长轮岗工作,对部分学校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每年举办或组织校长参加培训,努力提高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领导决策、驾驭和执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抓好督学队伍。澄迈县贯彻《教育督导条例》实施教育督导,按《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琼督[2012]7号)和《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督学责任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琼教督[2012]10号),县教科局任命了18名专职督学,把全县中小学校分为六个督导责任区:县城责任区、永发责任区、加乐责任区、中兴责任区、福山责任区、老城责任区。责任区督学实行督学每月四次定期巡视制度、每月二次定期例会交流汇报制度、督导结果公示和限期整改制度和督导工作考核制度。明确督学责任,履行督学权利和义务,规范督学工作,积极推进全县中小学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引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抓好教研培训队伍。澄迈县设立“澄迈县师训中心”,配备了从幼教到高中教育研训队伍,目前,师训中心有47人从事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每个教研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实验“责任田”。这支队伍有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校长,有特级教师,有各科骨干教师、有教坛新秀等,是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专业队伍。他们负责对全县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力量。
4.实施“三项工程”。
(1)科学实施布局调整工程。坚持适度集中、扩大规模、优化资源、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相对集中办学、适度收缩校点、扩大办学规模、实施寄宿制管理等措施,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目前,全县共撤并初级中学6所、小学93所,形成1所高中,2所完全中学,14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0所完全小学和部分教学点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
(2)积极实施学前教育工程。坚持从规划、政策、资金、项目四个方面,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来,共投资近2亿元,新建金江中心幼儿园等2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9000个,提高了我县学前教育水平。
(3)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澄迈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抓住薄弱学校改造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项目,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15.0389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全面消除辖区校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