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茶马古道
——对《德拉姆》和《茶马古道》的对比分析

2016-03-01 01:37邱俊熙西京学院新闻传媒系陕西西安710123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

邱俊熙(西京学院 新闻传媒系,陕西 西安 710123)



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茶马古道
——对《德拉姆》和《茶马古道》的对比分析

邱俊熙
(西京学院新闻传媒系,陕西西安710123)

摘 要:电影技术和电视技术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技术,虽然同样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但是针对同一题材,二者在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着眼于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纪录片的比较分析,以我国著名的文化景观茶马古道为对象,分析电影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对茶马古道的呈现特点,由此探寻二者在创作上的不同。

关键词:茶马古道;电影纪录片;电视专题纪录片;视听语言

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条源于中国川滇,途径西藏,最后至不丹和尼泊尔的民间商贸道路。至今还有马帮穿过茶马古道,进行货物的交易,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蔓延,茶马古道的传统运作方式也正在被现代的技术所取代。

茶马古道的名称来自这条道路上的贸易。由于高寒的高原气候,生活在西藏等地的人们没有蔬菜可以食用,他们需要食用一些植物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产于云南的普洱茶能够进行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而不变质,易于保存食用,因而受到了高原人民的欢迎。身处内地的人们,由于战争和运输的需要,也需要高原地带的良种马匹来方便人们的生活,茶马交易由此产生,茶马古道也由此建立。而生活在茶马古道沿途的人们,也会通过这条路进行一些其他物资的交易。

茶马古道由于其壮丽的风景和神秘的文化,被拍摄成了多部影视作品。就纪录片而言,有田壮壮导演于2004年拍摄的110分钟的高清纪录电影《德拉姆》,云南电视台2006年拍摄制作的8集纪录片《茶马古道》,2008年韩国KBS电视台和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韩版6集,日版2集),还有美国在2009年拍摄的英语纪录片《最后的盐道》。在这些纪录片中,享誉最高的还属《德拉姆》和日韩合拍的《茶马古道》。前者属于记录电影,后者属于电视专题系列纪录片,因此它们各具不同特点。本文主要对这两部关于茶马古道的纪录片进行对比分析。

二、《德拉姆》和《茶马古道》

《德拉姆》主要记录了茶马古道怒江流域段马帮及在此区域内的原住民生活。影片摄制组沿着马帮的路线游走,从云南怒江丙中洛开始拍摄记录,直到西藏察隅察瓦隆为止;主要通过采访典型的原住居民,来记录茶马古道沿途的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原住民的生存形态。[1]

相比《德拉姆》,日韩合拍的《茶马古道》在古道“路程”的连贯性上可能不及前者,但是在广度上,其已延展到西藏边界的尼泊尔、不丹等国。

日韩合拍的《茶马古道》共6集,分别为《朝圣之路》《路因茶而生》《消失的王国》《喜马拉雅盐道》《盐井盐,女儿辛》《最后的马帮》。这六集电视纪录片主要记录了茶马古道沿途生活的人们的生存方式,它以茶马古道沿途生存的原住民为切入点,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全程跟踪拍摄具体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他们的故事。一集一个主题,向人们剖析茶马古道原住民的日常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其中也融合了茶马古道延续千年的民族、历史、宗教与文化背景。

三、《德拉姆》和《茶马古道》的差异

(一)视角的差异

《德拉姆》主要是选取了怒江沿岸的一些具有故事性的原住民,通过采访这些与茶马古道的历史息息相关的人们,来获知茶马古道两侧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茶马古道的过去和现在。同时,兼具采访跟随马帮的运输情况,以及茶马古道上的自然风光。

《茶马古道》则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主题思想。它每集都具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这个主题来提出问题、呈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就是根据主题来确定采访对象和跟拍内容,而且问题的关注点比较基础,却是观众所必须知道的。例如,第二集《路因茶而生》就是通过回答茶马古道的由来,以及普洱的制作、酥油茶的制作等详细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由来与历史。以这样的角度作为纪录片的切入点,也是与日韩团队的外来背景和其一贯的纪录片拍摄制作理念有关。

相比于《德拉姆》立足于本国文化,针对本国观众,对于茶马古道历史的简略介绍;《茶马古道》则通过对茶马古道的了解和认知,来向外国观众介绍茶马古道的“曾经”和“现在”。所以,对于茶马古道的很多背景信息,需要向观众一一说明。而《德拉姆》对于已熟知茶马古道历史的中国观众来说,新奇的、不一样的茶马古道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二)影片的视听呈现方式不同

从画面和拍摄角度来说,《德拉姆》的画面优美,拍摄的茶马古道风光壮丽唯美,而且多采用长镜头、大全景。长时间静默地向人们呈现出茶马古道的风光,而身处其中的马帮,在画面中慢慢地移动,给人沧海一粟的感觉。与此同时,对于人物的采访,对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的呈现,也尽量会选择全景,呈现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透过这些长镜头,画面的时间流淌和画面里的动作时间同时进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茶马古道的原住民如何细致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怎样进行着自己每天的生活,可以看到一个原生态的茶马古道自然环境。

《德拉姆》通过长镜头,忠实地向我们记录着茶马古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德拉姆》中,固定镜头的使用是其一大特色,不管是在片头,马帮从丙中洛出发,镜头记录着从自己身旁走过的马帮,还是在影片最后,西藏察隅察瓦隆的自然风光,它都是用固定镜头来贯穿影片的始终。使用固定镜头,除了给人画面稳定的感觉之外,还给人一种节奏平缓的感觉,片子用不紧不慢的节奏向我们展示出茶马古道上的生活和跟随马帮的旅程。

相比《德拉姆》,《茶马古道》的镜头和画面语言较为平实,中近景较多,对每集中的故事主角的生活和日常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拍摄,还有对行走牛马的跟拍。这样的茶马古道是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它就像一部说明书。例如,在第一集《朝圣之路》中,该片就对朝圣者的使用手套的制作进行了细致的拍摄,各个镜头之间衔接流畅,准确地展示了制作的过程。再如,第五集《盐井盐,女儿辛》中,本片对盐井村落加纳村民加诗永郡制盐田、挑盐水、晒盐、收盐、贩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和介绍,为人们详尽地介绍了盐井村落原始的制盐过程和生活方式。

通观整部片子,《茶马古道》的节奏和《德拉姆》一样,都是属于舒缓偏慢的。画面节奏的呈现原则,其实是对拍摄地人文气质的隐性表述,这与本片镜头所对准的地区有关。茶马古道所经之地是中国的川滇藏地区中工业化社会较少渗透的偏远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古朴,生活节奏慢。不仅如此,本片主要想展示的,也是当地人对工作的专注细致,对信仰的虔诚,以及一种安于生活、不争而平静的生活态度。因此,慢节奏与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性质密切相关。其实,慢节奏也可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可以静下心来,细致地感受茶马古道的环境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以及其日常生活。

在《德拉姆》中,同期声和配乐是唯一的声音,整部影片没有解说词和画外音。同期声大多来自采访对象的自述和画面收音,如在开场段落中,马蹄触击湿漉漉地面的“哒哒哒”声,长时间地延续在宁静的清晨小镇;邮递员脚踏自行车在路上缓缓地前行所传出的“嘶嘶”声,也是长时间地在山间土路延续,直至邮递员的身影在画面中消失。而影片的配乐是极其“淡”的,只有单一乐器的演奏,且音乐舒缓、音色简单。这样的背景音乐也恰到好处地配合了本片所要传达的情绪。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结尾的3分钟时间里,没有画面,只有黑屏搭配的3分钟音乐,给观众以余味的空间。

相比《德拉姆》,《茶马古道》的声音元素是比较全面的。但是,通过声音来放慢片子的节奏,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不同的是,《茶马古道》的声音处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同期声响度控制,先用前一个镜头展示与被拍摄对象有一定空间距离,然后利用这种延续下来的空间错觉,合理压低动作同期声响度,记录保留一定的近次反射声,使得单个声音产生一定的延续,且弱化了单个声音的节奏。二是利用配音,配音语速放慢,语句点到即止,较多地使用短句,且短句与短句之间的时间差较大,使得画面较长时间处于一种声音静默的状态,不使观众在理解画面时分散注意力。[2]

四、结语

由于制作团队和纪录片类型的差异,《德拉姆》和日韩合拍的《茶马古道》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丰富的茶马古道。两片的结尾也对茶马古道的命运做了不同的预测,《德拉姆》认为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还将继续,但是《茶马古道》的最后一集《最后的马帮》中,行进的商队因远处开山筑路的轰隆声而停下脚步,预示着现代交通工程将改变茶马古道艰难的贸易。

毋庸置疑的是,茶马古道在货物交易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和宗教的交流。现代工业势力范围的扩展,虽然会改善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千百年来固守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也会逐渐消解。因此,在这种传统的商贸形式还存在的时候,记录它的行进路程、运作过程以及沿途两侧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重要的人文意义。而这也无不在彰显着影像的魅力,影像的魅力就在于记录和保存,这是影像自20世纪20年代进入我们生活以来,对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波.媒介形态中的茶马古道——比较纪录电影《德拉姆》与电视专题系列纪录片《茶马古道》[J].新闻知识,2011 (10):76.

[2]张涛.《茶马古道》的影像处理[J].视听从横,2010(3):109.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97-02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舌尖上”的百家情
试论电影“渲染”的方式及功用
从小说影视化浅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异同
简析电影《红气球》的艺术化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对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