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克 李玉成 李静宇 裴晓溪 李法良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0003
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
许文克 李玉成△李静宇裴晓溪李法良
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09—2015-09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仅接受rt-PA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接受rt-PA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将2组治疗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为(12.99±1.42)分、ADL评分为(56.27±9.21)分,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DA为(5.64±0.72 )U/mL,Hcy为(7.95±1.64)μmol/L,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后脑保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急性脑梗死,是指供应脑部的动脉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瘫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致死率高的特点,也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2]。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后引起体内氧自由基增多,而导致脑组织损伤加重,而急性脑梗死后由溶栓治疗的再灌注后引起大量氧自由基产生,造成脑组织二次打击,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所以在溶栓治疗同时减少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3]。依达拉奉是新型强效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并发挥作用,在清除氧自由基的同时抑制脂质过氧化,达到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4]。本研究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入选标准: ①年龄 18~80 岁,不限男女;②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5];③发病4.5 h 内的首次脑梗死急性发作患者,曾患脑梗死但无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者;④经头颅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的脑梗死影像学改变者;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4 分者;⑥满足溶栓治疗适应证者;⑦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者。
1.1.2排除标准: ①年龄<18 岁或>80 岁者;②脑梗死多次发作者;③近期服用抗凝药物且国际标准化比值(NIR)>1.5;48 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④3个月内患者有颅内出血或者严重头部外伤史;⑤2 周内行外科手术治疗者; ⑥血小板计数<100 000/mm3;⑦治疗前SBP>180 mmHg 或 DBP>100 mmHg(1 mmHg=0.133 kPa),血糖<2.7 mmol/L者;⑧脑梗死发作时伴癫痫发作者;⑨3周内有消化和泌尿系统出血者;⑩近期心肌梗死、妊娠及其他溶栓治疗禁忌证者;依从性不佳,不能遵医嘱用药者;不愿接受溶栓治疗,或者接受溶栓治疗但不愿参与本;⑩进展性脑卒中及治疗期间再发脑卒中者。
1.2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09—2015-09收治的 113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男38例,女 19 例;年龄38~76岁,平均(53.28±9.66)岁,发病至治疗时间 1.5~4.2 h,平均(2.85±1.26)h,SBP (145.32±20.38)mmHg,DBP(81.25±11.68)mmHg,血糖( 6.08±2.65)mmol/L。对照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 40~74岁,平均(52.34±10.82)岁,发病至治疗时间 1.6~4.0 h,SBP(146.35±16.68)mmHg,DBP (82.12±16.02)mmHg,血糖 (6.41±2.53)mmol/L。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血压和血糖水平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0.9 mg/kg静滴,最大剂量为90 mg,其中 10%在1 min内静推,余静滴1 h,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 h 严密监护,溶栓治疗后24 h内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4 h后无禁忌证者使用阿司匹林200 mg,qd。常规内科治疗,包括降糖、调脂、控压、对症处理与并发症防治,并予改善循环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20 mg,qd)、阿司匹林肠溶片(第2~7天,200 mg,qd;第8~14天,100 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针30 mg静滴,bid。2组疗程均为14 d。
1.4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治疗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和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评分ADL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 SPSS 18.0 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功能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氧化应激水平治疗前2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DA、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s)
±s)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由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水肿、炎性反应、兴奋性毒性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7-8],形成因严重的完全性缺血而出现脑细胞死亡的中心坏死区和因有侧支循环存在而有存活神经元的周围缺血半暗带的脑梗死病灶。虽然在缺血早期损伤组织血流灌注恢复后,部分脑细胞尚能恢复正常脑功能,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可脑细胞缺血、缺氧缺血半暗带形成后血流再灌注时,释放大量自由基,加重生物膜的过脂质氧化,加重脑神经的损伤及脑水肿,从而出现一系列可产生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针对这一机制,利用抗氧化剂防治再灌注损伤已被证明能有效方法[9]。MDA 和 LDH 是较为常用的细胞损伤评价指标。MDA 是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严重程度,又间接反映了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后损伤的严重程度[10]。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中间产物,它是反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指标,过高水平的Hcy在体内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促进了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对组织细胞造成损害,危险度随Hcy升高而增加,Hcy轻度增高可使脑梗死发病危险性增加2倍[11]。
依达拉奉的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其化学结构说明其脂溶性高,易到达脑组织,是一种有效的脑组织保护剂。目前认为依达拉奉保护脑组织,防治脑梗死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脑缺血后单胺类物质的代谢,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 (2) 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脑缺血后组织损伤及延迟的神经细胞死亡/凋亡有保护作用; (3)抑制铜和LDL的氧化,上调一氧化氮合酶(eNOS) 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生物学作用[12-13]。
综上所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采用溶栓药物联合依达拉奉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4参考文献
[1]Wu X, Li Z, Liu X, et al. 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15(8):461-468.
[2]Shinohara Y,Inoue S.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neuroprotective agent edaravone for noncardioembolic cerebral infarction [J]. J Stroke Cerebrovase Dis,2013,22(5):668-674.
[3]Miyaji Y, Yoshimura S, Sakai N, et al. Effect of edaravone on favorabl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largevessel occlusion: subanalysis of rescue-Japan registry [J]. Neurol Med Chir (Tokyo), 2015, 55(3): 241-247.
[4]Wada T, Yasunaga H, Inokuchi R, et al. Effects of edaravone on early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J]. J Neurol Sci,2014, 345(1/2):106-111.
[5]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Van Swieten JC, Koudstaal PJ, Visser MC, et al.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handicap in stroke patients [J]. Stroke,1988, 19(1):604-607.
[7]Juurlink BH,Paterson PG. Review of oxidative stress in brain and spinal cord injury: suggestions for pharmacological and nutri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ies[J].J Spinal Cord Med,1998,21(4):309.
[8]Norenberg MD,Smith J,Marcillo A. The pathology of human spinal cord injury: defining the problems[J]. J Neurotrauma,2004,21(4):429.
[9]李晓,罗晨禹,杨拯,等.番茄红素抗氧化应激效应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32.
[10]Kumagai N, Okuhara Y, Iiyama T, et al. Effects of smoking on outcomes after acute atherothrombotic stroke in Japanese men[J]. J Neurol Sci, 2013, 335(1/2): 164-168.
[11]徐伟峰.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 和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790-791.
[12]姬莉,沙瑞娟,刘夕珍,等.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77-379.
[13]严庆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66-67.
(收稿2015-10-19)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2-0038-02
通讯作者:△李玉成,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423004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