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健 侯雯玲 汤红娟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
周健健 侯雯玲 汤红娟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201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时至今日,该项目已开展五年,获批项目近三百个,涉及中外优秀哲学、社会学、文学、历史、经济等近二十门类学科,为我国优秀文化作品的海外传播做出了较大贡献。本文采用统计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项目类型分布、项目负责人、地域分布等几个方面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进行了探究,通过调查项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解决方法。
社科基金;学术外译;交流
随着国际间合作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大力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在此背景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一批外译项目应运而生。国内各大主流媒体认为这是我国十多年来对外文化传播事业的巨大成就,从内容范围到参与机构都有了长足进步。在学术外译项目快速发展,文化传播和翻译出版事业得到更多新的机遇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外译项目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类别之一,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于2010年设立。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推进中外学术交流,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主要资助以下五个方面:①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优秀成果;②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优秀成果;③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发展变化、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优秀成果;④有助于国外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成果;⑤研究人类共同关注话题、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有助于参与世界学术对话、反映我国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成果。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要资助中国学者在国内已出版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等8种翻译优秀成果。
3.1 统计情况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数据统计,以2010年-2014年,通过结合具体调查项目,形成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共批准学术外译项目立项281个,其中2010年13个,2011年41个,2012年74项,2013年67项,2014年86项,立项项目呈逐年平稳上升态势。(表一)
3.2 学科类别数量
2010年-2014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批项目涉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文学,历史等学科门类20项,其中马列·科社1个,哲学 35个,政治13个,理论经济32个,应用经济22个, 法学 20个, 国际问题研究 13个, 社会学22个, 体育1个, 民族问题 1个, 宗教 6个, 中国历史32个, 世界历史 2个, 考古 3个, 中国文学25个, 外国文学 1个, 语言学4个, 管理学 7个, 教育7 艺术10个(表二)。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四个领域共占全部项目53%,从中可以看出,“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学科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口学、党建政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未出现在项目中,后来的申报者可以把这些领域作为研究目标。
3.3 项目研究人员中与机构
通过梳理2010年-2014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项目的负责人和机构发现,项目负责人为个人的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项目负责人为单位的均为重点出版社和211、985高校。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211,985高校人才优势突出是项目参与的主力军,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普通高校和社会组织机构参与到外译项目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较大。
通过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翻译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学术外译项目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家的资金,政策,资源的支持下,吸引了不少外译人才,机构的参与,改善了以往译文质量不佳、种类匮乏、选材老旧等问题,也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好评。但在这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海外优秀的文化传播实力相比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 非985、211高校和社会机构参与度严重不足
通过整理近五年来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发现,目前,外译项目研究参与的主体是985、211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社会组织、非985、211高校参与度严重不足。这种研究体制会带来较大弊端。首先,由于收到高校研究人员教育背景与学术兴趣的影响,外译项目中,绝大一部分立项项目都是学术理论问题,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导向的咨询型研究严重不足;其次,由于参与者来源十分狭窄,会造成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成果互享方面难以形成高效的学术协同合作;最后,由于参与单位都是在政策、资源、人才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申报项目难度较低,长此以往,会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形成外译项目申报垄断局面。
4.2 小语种项目较少
据统计,除了汉语和英语,法文、西班牙文、俄文、德文、日文等语言使用人口均超过一亿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都是比较庞大的外译接受群体,但纵观“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二百多个获批项目,95%以上研究者的选题为中英文本外译,只有寥寥几个研究者选定小语种为研究方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专门从事小语种专门研究的人员机构很匮乏;其次在于小语种扶持力度较弱、投入不够,难以保证研究人员和机构开展相关工作,造成对小语种研究人员机构缺少吸引力。
4.3 缺乏对海外读者接受心理的考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有部分方向选题没有充分考虑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过多的强调译者主体性,把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等同于读者想要了解的,造成部分外译项目的成果不能被海外读者接受,甚至反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和负面影响。
4.4 研究热点冷热不均
在所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获批项目中,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占了半壁江山,这一现象有利于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也容易造成研究面过窄,对学术知识面的拓展不利。对于人口、民族等“冷门”学科领域的支持,既有利于学科门类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海外读者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开展五年以来,广大高校研究人员积极参与,成果斐然,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普遍好评,我国长期以来译作不被重视的情况得以改善,但中华学术外译工作仍旧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满怀对美好未来期望的同时,要深切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准则,让更多优秀译作参与进来,共同谱写中华文化外译工作的华丽篇章。
[1] Munday,J.2012.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M].New York: Routledge.http://fz.people.com.cn/skygb/sk/
[2] 孙致礼.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1997 , (2):10-12
[3] 李雪涛. 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几点思考[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1
本课题由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cjj2015012)
周健健(1989-),男,江苏省响水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侯雯玲(1991-),女,山东省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
G40
A
1672-5832(2016)06-0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