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林
一、古诗应该教什么
1. 诵读是根本。古诗文字少而意深,单音节词多而韵味长,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达到辨音识字、明义晓理、积累语言的目的。其次,教诵读是古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性决定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其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才能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三学段都明确地提出了诵读要求,我以为诵读必须贯穿古诗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要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二是读出节奏,读出停顿、韵脚,读得有板有眼;三是读出内容,通过读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诗句想要凸显的意思;四是读入画面,通过诵读在脑海里映现诗句所描绘的或静止、或流动的画面,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五是读出情感,通过对诗人的生平、背景的了解,明白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流淌。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诗意加深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 疏言是基础。所谓“疏言”就是疏通句子大意。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障碍主要在于特殊的诗歌语言、生疏的字词、古今词语差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调”“补”等方法,理清一般的句子顺序;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可借助图片、简笔画或提供关键的字词意思,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大意。如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只要提供“翻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等词的意思,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3. 意境是重点。对小学生来说,感悟诗的意境,就是读诗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如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可以这样设计:
师:诗写的是夏天的暴雨,如果让你画一幅夏日西湖骤雨图,你觉得好不好画,为什么?
生:一首诗画一幅画,很难画出来,这一首诗是流动的画。
师:如果一个场景是一幅画,你眼前出现了哪几幅画面?从这首诗中找答案。
生:可以分为雨前、雨中、雨止、雨后几幅画面。
生: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画面是乌云滚滚;雨中是“白雨跳珠乱入船”,画面是大雨倾盆;雨止是“卷地风来忽吹散”,画面是风来雨住;雨后是“望湖楼下水如天”,画面是雨过天晴,水天一色。
生:前三幅是动态的画,最后一幅是静态的画。
4. 情感是提升。诗人写诗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要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就要“知人论世”,就要了解诗人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只有在了解诗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读懂作品;在读懂作品之后,反过来又进一步认识作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反映自然界风雨变幻莫测、但这个变化和诗人个人的坎坷经历、官场无常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补充诗人的背景资料,如一位老师这样教学:
师:诗人写景往往是用来表达情感,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高兴,因为诗人用“珍珠”来形容雨点。
生:苏轼是书画家,一生爱墨。所以,从“墨”字也可以看出他喜欢、很欣赏这场暴风雨。
师:其实,当时的苏轼正遇到人生中的暴风雨。他本来是为皇帝起草文件的大臣,因为某种原因,他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的呢?
生:苏轼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
师:这场“暴风雨”把他的忧愁冲得一干二净了,“卷地风来忽吹散”。哦,原来“我”的人生是“望湖楼下水如天”。
5. 表达是目标。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教学古诗,首先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欣赏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品析“翻墨”“跳珠”“乱”“卷”等词的妙用,鉴赏诗人在写雨来之前、雨到之时、风来雨止、雨过天晴时用词的精巧。体会“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景象及“未”“乱”“忽”表达的迅捷。其次,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1)有一个炒股的人,昨天用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形容股市行情;今天,他又用了“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你知道这个股市涨跌是个什么行情呢?(2)你的同学今天考试考得不理想,你准备用今天学的一句诗来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二、小学古诗怎么教?
1. 古诗教学要深入浅出。深入浅出,简言之就是教师钻研得深,而呈现给学生的却是浅显易懂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将文本读厚了,钻研深入了,文本把握才能深刻,目标确定才能有深意,互动话题才能有深度。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教师首先需要深入把握古诗的规律性知识。例如这首诗的平仄、停顿、韵脚,诗句的起承转合在朗诵、表达意境方面的作用。其次是要深入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醉”书是被美景陶醉,还是酒后迷醉?作者想借雨景抒的是什么情。第三是关于这首诗的妙处赏析,字词的妙用,修辞的妙用,对这场雨的“大”“快”“急”的特点描写,以及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画面构成,需要老师去阅读关于这首诗的鉴赏类资料。浅出指的是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线索分明,学生学的时候心中十分明白,感觉学起来很简单。例如在教平仄时,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读,先是学生读前四个字:黑云翻墨——师:未/遮山,读完整首诗,教师告诉学生“诗讲究平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发音要长,仄声发音要短。”第二次反过来。前四个字老师来读,后三个字学生读。对于平仄的知识,现在的学生是没有基础的,可以通过模仿、试读、配合读,学生就兴致盎然了。
2. 古诗教学宜比较阅读。传统的古诗教学多停留在一节课学习一首诗,实际上,古诗课文一课多为两首诗,且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一堂课学习一首,看似任务比较明确,学生容易把握,实际上却忽视了教材的编写意图,降低了学习的要求。把两首古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对比赏析,不仅能读出这两首诗的异同,从中深入品味古诗内涵,还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与品味古诗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诗为例,初步了解大意之后,可以让学生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从“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卷地风”和“六月”“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等词句,感受到两诗都是写夏季的西湖景色。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也会发现“翻墨”与“跳珠”,“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这些词句对仗工整的特点。在不同点方面,学生也能说出“如果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个电影片段;那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两首诗的侧重点是一动一静”,“一首写雨过天晴,一首只写晴天景色”。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