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
有没有一种阅读,能让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会读书,读有用的书;让学生乐读书,读一生的书?
我在彷徨中寻找,在徘徊中求索……终于,我找到了,找到了可以让书香四溢的地方,我把教室变成了“书香乐苑”,让思想在教室中生长。
2006年,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带着42个同学开始了六年的语文之旅。怎样让这些识字量少的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书籍上来?有人说,学生最先看到的是什么,他就会变成什么。我坚信:埋下阅读的种子,一定会收获浓浓书香。
早上,在教室播放优美的伴乐儿童诗朗诵,一句句美丽的诗行在教室角角落落流淌,也流淌在同学们的生命里;阅读课上,带领他们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一个个古典故事在同学们中间流传;活动课上,让同学讲故事或者玩“跳跳诗”活动;中午时间,到教室读故事书,有时故意戛然而止,任由他们争论和猜测……每一次活动,都是一粒粒阅读的种子,看似无意的安排却成效显著。一年下来,同学们喜欢讲故事、背儿歌,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读书,阅读的种子开始发芽。
第一次家长会,我精心策划倡导儿童读书的专题讨论。我把同学们读书的情景拍成照片给家长看,把我和同学们的读书故事讲给他们听,把同学们爱上读书后的变化展示给家长看,家长认可了我的做法,一致决定成立“书香乐苑”,由他们捐赠书籍,开始班级共读、亲子共读。
除了读书示范,读书交流课上,我还把学生做的读书笔记拿出来比一比。每个节假日,学生的读书笔记后,常常会附着家长共读的感受,我会把每一份作业拍成照片发到QQ群中,让所有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年轻的父母拿起书籍,重温年少时的读书时光,全家的阅读热情被唤醒。
就这样,从绘本读到童话,从故事书读到科普书,从童书读到似懂非懂的小说,读书为同学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书一套一套摞起来,一排一排摆开去,窗台上满满的放不下,我们又定制了书橱。有一天,书橱里摆不下了,一位家长提议,何不将我们阅读完的这些书籍传递给其他年级、其他班级的同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套套带着家长爱心、带着同学友谊的书籍,到全校十几个教室去“串门”。阅读原来可以接力,爱心以这种方式传递。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读整本书,我像辛勤的老农,在阅读方法这块土地上耕耘,收获了与学生共读的很多好办法。快速浏览读、畅快淋漓读、心灵相通读、展示交流读,四种读书模式让同学们在文字间徜徉忘返;推荐读物课、阅读方法指导课、个性阅读课、展示交流课、阅读欣赏课,五种基本课型将整本书阅读落实得淋漓尽致。
在“书香乐苑”里,同学们有老师与家长的引领,有共读的书,有共读的时间,有科学的方法指导,有交流碰撞的场合,有深入人心的激励措施,他们乐此不疲,在读书过程中爱上了语文课,喜欢读书、谈书,喜欢记录与创作。他们创作了自己的习作集,积极参加各类诵读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各级各类习作比赛中获奖。
我知道,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我知道,教师对学生读书的影响很重要。我很幸运,我和同学们拥有一间属于我们的“书香乐苑”。我愿做一名艄公,伴着同学们的欢笑,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理想在教室里生长,让“书香乐苑”伴随每个同学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云门书院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