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宇
(重庆日报,重庆 400010)
从重庆日报“两会”报道看地方党报积极创新
商 宇
(重庆日报,重庆400010)
摘 要:对地方党报来讲,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重头戏,不管是省级“两会”还是全国“两会”,都是对报道水平的一次大检阅。近两年,重庆日报“两会”报道在坚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同时,努力拓展报道思路,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报网融合,着力创新报道手段和方式,增强报道的互动性、可读性和冲击力,传播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重庆日报;地方党报;两会报道
当下,互动体验式消费成为最热门的营销方式,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这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参与性,让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了很好的互动体验效果,在接触、感知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产品、品牌。同理,报纸的互动式报道,让读者与新闻之间也能产生良性互动,使读者有参与感,在交流互动中增强读者对新闻的关注度,进而提升新闻的影响力。
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在互动报道上下了不少功夫,从栏目设置到报道形式,让尽可能多的报道能够互动起来、让新闻更有看头。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创新性地开设了“我为两会点个赞”互动栏目,在报纸和微博上同步推出报道,报纸网络互动,线下线上互动,受到读者和网民的好评,进一步扩大了重庆日报的影响力,受到中宣部表扬。2016年全市“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又在微博上开设了“重庆两会·有话好好说”话题,登载网民看政府工作报告的精彩点评,两三天时间,话题阅读量就突破十万大关。正是通过这种互动栏目设置,使各方增加了对重庆日报的关注度,有效提升了重庆日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在报道方式上,重庆日报采取代表委员会内互动、京渝两地会外互动,以及跨省市省级党报联动、跨媒体联动、本报特刊版面与日常版面互动等方式,增强了报道本身的互动性、可读性和冲击力。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精心策划了“3·5”雷锋日,“尹明助学·爱洒四方”爱心大行动。“尹明助学·爱洒四方”爱心大行动是重庆日报以感动重庆年度人物尹明为旗帜发起的全市性资助贫困学子活动,全市有12家单位加入了去年的爱心大行动,社会影响广泛。参加全国“两会”的重庆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尹明助学·爱洒四方”爱心大行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并就扩大爱心行动影响力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此,重庆日报两会特刊采取“京渝互动”的形式,用大半版篇幅刊登了“尹明助学·爱洒四方”爱心大行动在代表委员中产生的反响,与重庆本地开展的活动遥相呼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是在去年“两会”报道中,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的部署,重庆日报用一个整版,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为总栏题,采取省级党报互动和与人民网互动的形式,围绕同一主题进行集纳式报道。在省级党报互动中,重庆日报联合湖南、湖北、上海三地,就如何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引擎,邀请四地政府官员、专家介绍情况和提出对策;同时,重庆日报与人民网开展“对话长江”第二季互动,邀请3位专家进行互动对话,就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解答。报道在几个省市同时刊出引发共鸣。此外,重庆日报还从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视角,在2015年3月11日头版头条位置强势推出用信息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报道《翻越千山万水,唤醒沉睡资源》,报道从代表委员的亲身经历和讲述中,挖掘信息化改变我们生活的故事,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这是重庆日报主动打破会内会外限制,以及特刊版面与日常版面区分,在“两会”期间强势推出深度主题报道的尝试,为两会报道增添了新元素,增强了传播效果。
重庆日报在报道上的创新实践给人以启迪。特别是进入全媒体时代,随着报网融合的深入发展,互动报道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
过去,传统的纸媒上文字新闻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图片、图表长期以来处于一种“配图配表”附属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图片、图表的地位逐年攀升,在报纸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面对的是海量信息。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的阅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些简洁、明了、清晰的信息往往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图片、图表为主要内容的,能够直观形象传达信息的图示新闻逐渐开始从“配角”向“主角”转变。进入全媒体时代,如何在报纸版面上探索全符号传播的方法,力争使信息传播更直观、更有效,成为媒体人的共识。
重庆日报近年来特别注重全符号传播,努力推动新闻可视化,要求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全符号传播的意识,让新闻图文并茂,使读者能够悦读易读。先举一个日常报道的例子,2015年11月5日登载于“重庆新闻”版的头条新闻“2014年重庆市妇女发展情况——妇女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只是一条比较简单的新闻,但这条新闻通过将“社会保险参保、就业能力、低保水平、残疾女性就业”几个指标通过图示一包装,数据一目了然,一下就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增强了说服力。而在2016年的全市“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在全符号传播的运用上进一步提升,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部采用图示的方式进行解读:其中“政府工作报告览要”两个版,“一图看懂政协工作”和“一图看懂人大工作”各一个版,这种全符号传播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相比往年用大版面文字摘登的形式,这种用图表、示意图等集成的表现形式,要清爽得多,也更加吸引人,而且重点突出,一看就懂。不论是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回顾总结和“十三五”发展目标,还是人大、政协工作2015年做了什么和2016年要干什么,通过图示这样的全符号传播,将以往要用大段文字才能表述清楚的事实,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悦读易读,受到各方好评。
当前,应对全媒体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传统纸媒正在努力变革求新,不断丰富传播形态,满足日益变化的读者需求。而大量运用图片、图表、二维码等全符号传播,通过直观的表达方式,让新闻可视化,这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变化,也是传播理念的转变,通过让信息更简洁、更清晰、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来有效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赢得读者的喜爱。
全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报网融合发展是传统纸媒需要下大功夫研究的课题。而在实践中,推进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开展融合报道,正成为各媒体的主攻方向。在最近两年的“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全方位尝试报网融合报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2015年全市“两会”开始,在会前报道上,重庆日报就通过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热线电话向市民征集“两会”民生话题。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日报又在重庆日报门户网站推出“2015全国两会”专题,配合重庆日报做了“重报圆桌会、京渝互动、两会解读、图说两会、两会直通车”等板块,发布文图稿件近百篇。通过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全国两会新闻,通过重庆日报微博,每天发布全国两会新闻,将重庆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与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与网友进行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2016全市“两会”报道中,重庆日报报网融合报道进一步发展。“两会”召开之前,重庆日报网站运营部就提前筹谋,与报纸采编一线多次协商、策划,制定报道方案,以加强纸媒和新媒体融合:拟定网站主题,开设看两会、明任务、写新篇三大栏目,开辟“网抓活鱼”、“网事干杯”等子栏目,将两会消息、观察、代表委员热议,以及精彩短小的两会特写、小通讯等通过新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在微博上及时快速地发布两会消息,还开设“重庆两会·有话好好说”话题,同时印上二维码,让读者网友看政府工作报告,扫二维码写精彩点评,赢千元红包。此外,微信也提前介入两会日程,制作大量符合新媒体传播的符号,比如图解政府工作报告、一图读懂市人大工作和市政协工作等,让读者网友看图就明了这次两会的重点内容。
在报道方式上,重庆日报新媒体也努力创新。微信方面,制作720°全景图,展现两会会场全景;开设“说一说”栏目,邀请代表委员和市民进行评论;举办“有话好好说·市民读政府工作报告”活动。这些栏目活动,都受到了读者网友的积极追捧。特别是对政府工作报告采取制图方式,引用大量图形元素,将长达2.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浓缩为图表,方便读者阅读。据统计,“两会”期间有关政府工作报告这条微信稿件的阅读量破万,创下重庆日报微信时政类报道历史纪录。网站方面,在首页的第一屏重点突出两会专题,并用剪纸的形式勾勒出重庆五大功能区域、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图示,短短几天,网站关于两会的专题报道点击量就突破80万人次。此外,由于会前纸媒与新媒体部门间的联动商讨,新媒体编辑与纸媒一线采访记者实现了无缝对接。纸媒一线记者将印有重庆日报新媒体的网址、二维码等带到采访工作中,积极推广重庆日报的新媒体,让代表委员第一时间看到重庆日报网、微博微信对两会的报道。
融合报道,丰富了重庆日报“两会”报道形式,拓宽了新闻的传播渠道,让传播格局立体化,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全媒体时代,融合报道渐显锋芒,但也才刚刚上路,尚处于浅层融合,相信随着报网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融合报道将从浅层融合逐渐迈向深层融合,推动新闻的复合传播。
参考文献:
[1]杨凤娇.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2014中国时政报道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7):143-145.
[2]张海燕.地方报纸“两会”报道创新管见[J].新闻世界,2010(9):42-43.
[3]杨晓洲.全媒体覆盖多层次服务——大众报业集团全国两会报道创新[J].新闻战线,2015(7):23-26.
[4]朱帆,闫修彦.大数据时代报纸时政新闻的可视化探索[J].传媒,2014(6):27-29.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209-02